终结中医:所谓“名人”的“娱乐营销”

日期:2007-05-08 浏览:253 作者:李海波 来源:品牌中国网

    近日,由腾讯网发起的“今日话题”中,纠集了一帮所谓“名人”,发动了一场号称“终结中医”的运动,声称“中医的理论核心是伪科学”,“中医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其荒诞论调可称其极无耻,亦可看出其极无知。

  作为一名职业策划人,我一直在冷眼旁观这些所谓“名人”的娱乐表演,不论是木子美的“下半身”写作,还是“芙蓉姐姐”的热辣POST。因为人们物质生活丰富之后,是需要一种“娱乐”精神来调剂和消遣的,这也是娱乐经济大行其道的原因。但是,看完了这些所谓名人大言不惭的鼓吹“终结中医”的论调时,我却再也难以“坐山观‘愚’斗”了,不禁想从一个职业策划人的角度,来剖析这场号称要“终结中医”的带有阴谋性质的“娱乐营销”策划内核。

  在“眼球经济”时代,人气就是财富,各种各样的“作秀”、“表演”已演变成为现代策划的重要策略,无论是从芙蓉姐姐、后舍男生、超级女生、好男儿的火热,还是从郭德纲、易中天、于丹的成功,我们都真实的感受到了娱乐化精神正在成为新时代策划的风向标。在这种精神的推动下,不甘寂寞的政治家和企业家也扮演起“娱乐”作秀的领先角色,“卖什么偏不吆喝什么”正在成为策划的至理名言。美国总统小布什可以在访问中国时骑自行车“秀”一把自己,俄罗斯总统就能够在访问中国时以空手道黑带高手的身份与少林寺武僧过招,卖房子的潘石屹在长城脚下让人设计出十几栋别墅,却偏偏说自己不是“卖房子”的而是“搞艺术”的,公开申称自己是章子怡式的娱乐人物。

  但是,假如一本正经拿“学术权威”压人,动不动就就给人“扣帽子”、“揪辫子”、“打棍子”的所谓三板斧“名人”,居然也开始玩“娱乐营销”了,也学起了“不卖什么偏吆喝什么”,这实在是让人觉得除了可笑之外,还总有些极不舒服的感觉。

  粗略看了一下他们的“终结中医”的“驴调”,不难发现这场“闹剧”中的阴谋策划技巧。

  概念炒作:紧扣“帽子”号(嚎)天下

  人都是有攀比心的,尤其是对于象何阼庥、方舟子这样擅长“没事找势”的“名人”,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没有了他们的奇怪“声音”,不要说他们自己倍感寂寞,连我都觉得不太正常了。为什么呢?因为时代进步了,环境转移了,一切都在娱乐了,策划的格局也就随之发生演变,讲三国大故事的易中天火热了,讲论语小故事的于丹也走红了,这些现象,多多少少让某些不甘寂寞的“教授”们眼红心热,欲一比高下,争个雌雄。

  但是,每个人的成功走红,都有其核心的因素,即他们的品牌个性,或曰“人生生态定位”。对于一辈子只会“扣帽子”、“揪辫子”、“打棍子”三板斧的某些“名人”来说,象易中天那样去讲讲故事走红,自己也没那水平和智慧,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再说这也有违自己坚持的“反伪科学”的“品牌定位”,搞不好就“得不偿失”,“老马失蹄”了。那么,该怎么办才能继续吸引全国网民的眼球,达到“哗众取宠”的策划效果呢?

  经过一番“密室”之谋,三板斧“名人”们,终于抓住了当前处于尴尬地位的中医这个传统国粹,准备在不影响自己品牌定位的前提下,继续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反到底”。于是,“反伪科学泰斗”何阼庥、“科学斗士”方舟子、“中国中医废医论倡导者”张功耀,还有那专门研究“西方哲学”的安希孟教授,联袂上演了这场闹剧,抛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概念——“终结中医”!在此概念下,首先扣下一顶帽子“中医的核心理论是伪科学”(何祚庥语),然后根据这个帽子得出“中医危害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王功耀语),最后得出“中医还用得着保卫吗?”这个结论(安希孟语)。

  一方面给自己戴上一顶“冠冕堂皇”的帽子,另一方面给“中国中医”栽上顶“十恶不赦”的帽子,在那专门研究“西方哲学与基督教”的安教授满文“痞”论里,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一直在饱受中医的“欺骗”和“折磨”,终于到了我们这一代,等到了安教授这个“救世主”用西方医学来拯救我们了。

  多么高明的“概念炒作”呀,多么美妙的“名”人“冥”言呀,差点让我对三板斧“名人”们“终结中医”的神圣使命肃然起敬起来。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