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重组蒙牛的五个关键命题

日期:2009-07-08 浏览:352 作者:娄向鹏 来源:品牌中国网

    蒙牛终于又“出事”了!

    当然,这次的主角不是三聚氰胺,而是中粮集团。中粮联手厚朴基金以港币每股17.6元的价格投资61亿港币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成为蒙牛第一股东。蒙牛再次成为酷热夏季的一大社会热点。

    抛开纷杂的事件评论和猜测,大家关注的无非是以下几个命题,谈谈我的看法。

    命题一:蒙牛到底差不差钱?

    蒙牛的官方答案是不差钱!

    事实上来自蒙牛2008年的年报也显示,2008年蒙牛债务权益比率为36.5%,去年这个数字还只有4.5%。另外,2008年蒙牛必须在一年内偿还的未偿还银行贷款高达17.287亿,而2007年这个数字也只有1.832亿元。蒙牛2008年亏损4.617亿元。

    据悉,目前,乳业企业销售量多未恢复到三聚氰胺危机前水平,但营销与广告支出却大增。仅今年一季度,蒙牛在广告方面就投入5.26亿元,同比增长20.4%。为了重塑形象,这些投入还将持续,奶站建设也需要投入大笔资金。

    原中国奶协常务理事王丁棉认为,蒙牛此举背后是巨大的资金压力。据他观察,在三聚氰胺事件和“OMP事件”的双重打击之下,蒙牛资金缺口高达20-30亿人民币。

    如此看来,蒙牛的确是有点粮草不足。可能只是不愿公开说明罢了,以免对市场信心产生不良联想。遇到这么大的灾难,差点钱也很正常,这一点,我们应该可以理解。

    命题二:蒙牛为什么没有选择外企?

    其实,蒙牛早已不是纯粹的中国公司,其上市主体是开曼注册的外资公司,股东结构是全球的,当时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是以摩根为首的三大外资机构。准确地说,蒙牛应该是在中国创办并且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外资公司。只是在心理和感情上,我们一直把它视为中国公司。

    对此,牛根生明确表示,中粮和蒙牛的交易是处于两公司战略的考虑,并非为避免外资收购而决定合作。

    牛根生称,在心理上完全没有避外的想法。之所以不选择国外企业是由于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有水土不服的情况,有可能收购以后对中国的消费者不理解,服务不到位,效果不好。“对得起对不起中国的消费者是我最在意的。”牛根生说。

    我相信老牛的话。一方面是生于此、成于此,说没有感情是假话,还要考虑社会和消费者的心理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外企控股后,很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娃哈哈、光明都是前车之鉴。况且蒙牛曾与世界奶粉巨头丹麦阿拉有过不和谐的合作经历。

    再者,牛根生和宁高宁如此好的个人交情,也是很重要的合作基础。

    所以,蒙牛这次放弃外企,也是合情合理的。

    命题三:中粮是资本投资还是产业投资?

    问的再直白一点,中粮是为了操纵资本、从股市拿钱,还是进行实实在在的产业投资?当然,最好的投资是鱼和熊掌兼得。

    不过,据我的了解和判断,中粮的主导思想应该是产业投资。宁高宁曾在很多场合公开表白中粮的目标就是打造全产业链的粮油食品企业。全产业链是宁高宁今年提出的新战略,包含了从田间到餐桌需要经过的种植采购、贸易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养殖屠宰、分销物流、食品销售等众多环节。而蒙牛正是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补充。

    正如宁高宁所言:乳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入股蒙牛是高起点进入乳制品行业的良好契机,有助于中粮集团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做大食品品牌,实现价值链前移并带来更大成长空间。同时,投资蒙牛能进一步丰富我们现有产品品类,介入更多与中国经济成长和中国人生活消费增长相契合的相关领域。中粮集团的实力和信誉优势与蒙牛在乳制品行业的品牌优势和营销经验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有利于为中粮集团的投资创造更大的回报。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