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家具标杆企业

日期:2009-10-23 浏览:115 作者:饶润平 来源:品牌中国网

  中国家具行业到底有没有标杆企业,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争议的话题。但家具行业如今确实涌现出了一批在某个领域做得非常有特点、成为许多其它企业效仿、追随的领先型企业。而且,这些企业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种健康的盈利模式,或者说,一套成熟的战略经营管理方式方法。

  在寻找和开发这些标杆案例时,笔者无意中注意到,曾几何时,《21世纪商业评论》在家具行业作过相同的努力。其时,他们选择了联邦、吉盛伟邦、金海马、台升作为解剖的对象,并得出了最后的反思:“从对这四类企业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阻碍它们破解中国家具市场的1%难题的因素中,有着共同的问题。每一家企业都欲求做大,但其做大的途径往往首先是通过开拓新的市场,或者进行品牌延伸,或者开辟新的经营领域,而不是将手中已经掌握的市场做到极致。”“在中国本土家具产业标杆困境中,最主要动因可能就是缺乏商业灵魂和企业家精神的凝聚,缺乏以此为价值观演变为热忱的商业行动和创造。”也许是站在业外人立场,反思整体上是批判性的。当然,批判依循的标准基本上是西方式的。考虑到中外商业环境差异带来的不适应性甚至抵触性,笔者以为,反思虽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建构性不足。

  如今,笔者又开始了家具行业标杆企业的第二次找寻之旅。作为业内人士,笔者案例开发的基本立场是建构性的。诚然,按照西方管理学标准,所有家具企业都不能称为标杆,因为它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如果是出于现实性、建构性态度,我们又会发现,家具行业中的许多企业已经有了自身的鲜明特点,并且其经营实践已慢慢有规律可循了。这是一个可喜的端倪。它至少意味着,以上企业目前即使还谈不上完全意义上的标杆企业,但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却是标杆的,或者说,它们至少已经具备了“准标杆”的意义。

  同时,由于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局限性,我们并不一定要以之作为本土家具企业标杆案例评选的标准,就好比我们不能把“专业化”作为对坚守“商者无域”价值观的李嘉诚的批判标准一样。事实上,如果考虑到中国文化、营商环境的特殊性,家具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本土式的标杆企业。当然,这些企业的标杆性还不明显,处于模糊性状态,需要我们去挖掘、整理、总结和提升,并不断地传播。

  在国外,企业案例开发已经非常有组织、有规律了:有专业的人组织,专业的人研究,结合专业的管理思想与理论,把它写进了大学教科书,写进了知识群体的认知结构,也写进了新闻记者的潜意识,进而通过跨国文化交流,漂洋过海。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人今天脑海里的很多所谓的西方管理思想,其实是西方企业的一种洗脑结果。也就说,企业案例开发的过程其实也是企业案例营销的过程,不过,即使这样,也实属正常。西方国家百年来不断向我们输送“自由、民主、平等”等普世价值观,你能说得清楚,他们是出于“睦邻友好”目的,还是“营销”自己的企图呢?其实,过分纠缠于这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不论是出于哪种意图,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只要是科学的,只要是相对的真理,就是对我们有益的,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受西方案例开发或者说案例营销潮流影响,中国一些先进行业的案例开发也已经进入觉醒期,如家电行业的《格兰仕商道》、《低成本为王》、《华为真相》,乳品行业的《蒙牛内幕》等,都为涉案企业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学习型标杆案例形象,同时也为涉案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近观家具行业目前的态势,目前确实有一批家具企业,其经营管理方式可圈可点,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甚至形成了某种模式。如我们通常说及联邦,会首先想及其一把联邦椅能够卖上上十年;说起四海,会首先想及这个企业像阿里巴巴,老板占股比例低,管理民主;说及锡山,会想到它是世界上的国际性户外休闲家具企业,是“隐形冠军”;想起斯帝罗兰,会想到这个倡导时尚家具、整体家居的企业,在市场上总是卖得特别跑火;想起新红阳,会深切地感到,这个平民主义式的企业,由于是真正地站在最广大消费者利益的立场,俨然成了中国家具行业未来的希望;想起慕思,会想到这个企业的创意特性,通过“健康睡眼”概念或者说需求创造,短短几年内就成了中国寝具市场领跑者;加上力盟的进一步印证,你会发现,家具行业其实并不仅是传统行业,它离创意产业真的仅是半步之遥;而如果你对红星美凯龙有印象,你会发现,其实家具企业并非不可以做大做强,当然,红星美凯龙给人更重要的启示可能是怎样做大做强,怎样能够做到可持续性……

  本书实际上是在做着这样的努力,试图对这些企业进行深入挖掘,找出其规律性的模式。若然,不失为家具行业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同时又为涉案企业与外界作深度交流沟通,作了莫大的贡献。需要强调的是,本书标杆案例的开发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客观、科学态度,尽量摒去“营销”的意味,或者说“嫌疑”。我们只寻找一些经营管理上能够形成一定模式的家具企业,而不仅仅是大企业。所谓模式,是去掉了诸多变数之后的常数间的有序组合,具有可预期的规律性以及学习的示范性和标杆性。虽然很多大企业一般都会多少形成一定的经营管理模式,但对于那些完全靠机会主义牵引的大企业来说,却仅仅只是有自己的特点,而没有自己的模式,这种企业是不在我们关注的范畴的,这是笔者案例开发、采写所坚持的原则。

  ——本文摘自《家具非常道》

  饶润平:产业观察、品牌策略专家,新闻方向硕士。早年从事过教育工作,后进入企业,先后服务过格兰仕、TCL、五叶神、金圣等企业和品牌,同时参与创办过品牌类专业媒体、家具行业媒体,现为广州绿橙营销传播机构高级顾问、副总经理。著有《低成本为王》、《家具非常道》等书籍。邮箱g_rpyao.student@sina.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品牌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转载请标明---来源:品牌中国网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饶润平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