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扭曲的网络营销还能走多远?

日期:2011-05-18 浏览:1079 作者:娄峻峰 来源:品牌中国网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新媒体除了带个人们的日常所需信息外,还犹豫网民基数大、传播广、传播及时、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等优势为企业带来了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众多企业也从以前的平面媒体、电视、广播媒体,开始转战互联网,网络营销一时间成为各个企业日益重视的新兴营销热点。众多企业纷纷设立网络营销部门,或者委托网络营销机构进行网络上的新尝试,随着网络营销的逐步深入,众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企业的网络营销要的是一次网络上的还是永久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为了一时的声名鹊起还是为了长久的品牌塑造?

  网络营销=网络炒作?

  作为新兴的一种信息媒介,在网络刚开始蓬勃发展的初期,网民对网络充满了好奇及获取好奇结果的欲望,在特定的网络传播条件下,出现“某某姐姐”“某某艳照或视频”等一夜成名的事件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的结果是不一定每位炒作者都能成名,必然结果的出现在于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及窥探欲,至少能完成一次成名前的曝光。但在一系列的门事件等被一一揭露后,人们再看到类似的事件只会付之一笑或当做茶余饭后的笑点。但就是这个被认为“必然中的偶然结果”已将让众多企业沉浸在网络炒作中不能自拔。

  网络营销=网络炒作?这个等号的划分背后就在于某些所谓知名的网络营销专家,以简单的手段鼓吹控制多少网站、操纵多少论坛、发帖、顶贴,一种没有创意的简单技术性工作造就了众多所谓的网络“知名红人”,也让众多在炒作下没能成名的人饮恨网络。

  这些网络炒作与品牌有什么关系?能真正促进品牌的发展吗?

  先看看王老吉的网络炒作吧。在全民关注大地震的时刻,王老吉利用高额的捐款数额,网络上的炒作事件引爆了国人对王老吉的热情,利用全民的焦点和国人的公民社会情感道德高涨的绝佳时机,用网络炒作这根导火索引爆了其营销,也成就了其老大的地位。这种炒作既有当时网络成功的社会背景和企业背景,又有当时特定的网络特点,不具有完全的模仿性,但以炒作为营销主旨显然不是个案。看看目前众多新产品的上市网络营销吧,不是拿一个负面的切入点进入,就是硬生生的发帖、顶贴,再就是拿某某门、某某爆料,妄图去引起轰动来进行炒作,可想而知最后能达到的效果了。

  再回顾下那个所谓的某知名品牌的“红本女”事件炒作,本身事件就是硬生生造出来的,再将产品强硬的植入,产品属性、品牌属性和事件的贴合度等未能达到一一契合,能实现多大的轰动效应?顶多是博得一时的眼球,至于卖不卖货那是后面的事情了,起码在新品上市时先博得一个炒作的彩头。负面的炒作原点、强硬的产品植入、再加上持续的炒作,难道这就是网络的事件营销?这种所谓的网络营销实乃营销的悲哀。这样的炒作对品牌的塑造也绝对不会有促进作用,昙花一现的炒作正是品牌的梦魇。

  联想到我们最早的网络红人“某某姐姐”,成名已经很多年,但一直没能有什么突破,转型面临着尴尬,问题在哪里?就是在于事件本身就是炒作出来的,没有本质的炒作内涵,虽然也到处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的,知名度高的不得了,说起来呢人人都知道,但连个三流的明星都算不上,实乃炒作上的成功和现实中的巨大失败。

  看看天涯和猫扑上的标题,“惊爆”、“惊现”、“某某女”、“偷拍”等一系列事件的炒作都是从负面出发的,都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设下的“迷局”。在网络刚开始兴起的时期这类形式的炒作还能一起轰动,现在呢?则是见怪不怪,也只能再搞点“艳照”此类的事件来炒作了,“KAPAA女”、“海运女”、“兽兽门”等就是此类炒作的典型。

  从此点看来,从网络上的持续炒作已经是在网络营销上累积的一种冲动,变为网络操纵已经成为网络营销头号的杀手,此类恶意炒作的典型对于品牌的美誉度提升和忠诚度转化并没有现实的意义,于是,在网络炒作之外又有了新的网络营销“科目”,被扭曲的网络营销也开始担负着将品牌和行业拖入泥潭的境地。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