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企业如何闯关成功?

日期:2011-06-20 浏览:361 作者:于斐 来源:品牌中国网

  中国的化妆品其实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不知咋搞的,这两年不断有美白、保湿、抗皱、紧肤之类的化妆品遭遇困境和最终夭折的消息传进我耳朵,刹时,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一幕幕许多老板当时的宏图大略和壮志豪情来。他们其中有的认识过有的不认识,如今,一切都是烟消云散,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原本雄心万丈的企业或产品在老板自我感觉良好的导引下,投入了几十、成百、上千万的广告费,仅仅当了回媒体的打工仔,在市场上连几簇浪花都见不到。可惜啊,可惜!其境遇既发人深醒又有让人同情的地方。但话又说回来,市场做砸了也怪不得别人。你去强调客观就是推卸责任的表现,主观方面的原因才是真正导致产品死亡的重要原因啊。

  有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面临共同的市场阵痛和产业严控,用焦头烂额、愁眉不展、灰心沮丧来形容那些正处于痛苦煎熬中的老板此刻心态一点都不为过,要知道,化妆品行业从当初人人皆知的朝阳产业变成眼下的遭殃产业实在是不堪回首的事,如今行业仍然正加速进入行业规范阶段,同时多年以来行业内部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利润不断稀薄,整体行业在政策的洗礼下进入洗牌阶段,胜者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经销商都在战略上寻求新的突破,环境决定了企业只能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有人预言: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壮、最聪明的企业,而是对外界环境感知度、最适应的企业。

  在此背景下,化妆品企业纷纷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而营销模式的转变是经营模式转型的重要课题。以往化妆品企业的营销模式——“披洋皮、找明星”模式,即花巨资做广告,然后拉动化妆品经销商进货,通过流通企业进行化妆品的销售,厂家对终端的维护只是服务于广告下效果保护性因素,而这种运作模式在行业泛滥导致的同质化使得消费者目不暇接,必然带动边际效益的递减。

  同时在越来越市场化运作的新环境下,扎实的渠道和终端运作将变成化妆品企业新的营销竞争优势来源。化妆品行业相比较其他市场化较为充分的行业而言,在渠道的运作和终端的维护都缺乏思想、理念,营销模式到人员技能的准备。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认为:“如果厂家和经销商不走提升、整合、竞合之路,化妆品行业的严冬到来会更快。”这是一种发展趋势。

  综观中国的化妆品企业,历尽千辛万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产品为什么前仆后继的接连遭遇死亡呢?

  于斐先生认为,关键是许多老板并不真正懂得营销,否则的话,事情就不会这么被动和糟糕。

  营销到底是做什么的?许多老板也很困惑。为什么和自己同样的产品甚至潜意识中并不如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反而红红火火,老百姓象发了神经、吃错药、着了魔似的一个个热烈的追捧,而自己多年的心血结晶养在深闺无人识?难道仅仅只是别人有钱打广告,而自身没有实力这么简单吗?

  正如我们耳闻目睹一些产品卖得好一样,其实说白了,就是营销做的好,策略对路,方法得当。科特勒教授认为在企业发展中营销所肩负的主要责任,就在于让公司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主要动力与技巧应该着眼于“需求管理”。意思是什么呢?说简单点,也就是企业要在追求公司目标时,对需求的程度、时机与组成要素给予程度发挥影响力。鉴于此,我们的许多原本不错的产品为什么被做死了,其实说穿了就在于你围绕营销精髓缺乏“三个没有”:一没有战略;二没有资源;三没有创新。

  说起战略,对于许多化妆品企业老板来说,或多或少都能讲出一、二,实际上都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没有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理性审慎的对待。相反倒是主观的随意性极强,而许多产品经营良好的企业呢?都是根据目标找方法。许多人都会明白目标制定不是拍拍脑袋,几个人凑在一起议一议就达成目标了,它需要把大量时间花在试图建立消费者需求程度上。要根据市场需求的时机与组成要素因时因地的予以调整。就象科特勒教授认为的那样,把重心放在建立市场需求的挑战上,意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达到争取顾客、留住顾客、增加顾客的目的。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