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之本质:如何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

日期:2012-10-22 浏览:394 作者:吴春芳 来源:品牌中国网

  定位是一种认知。它以心智为基础,基于竞争与策略,打造品牌的一种工具或方法论。定位的目的和作用在于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实现一种与众不同的品牌差异性。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政坛竞争中,获得选民支持、获得消费者认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关乎政治竞选的成败,它关乎商业竞争的成败。----因此,对定位进行基础性研究,秉持规律与方法,实现与众不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陈长军说:学习定位要坚持“明确概念、转变观念、敬畏规律、坚实原则、掌握方法、了解工具、熟读案例”的原则。可以说是研究定位方式的高度概括与总结,阐述非常精准、到位!----我想,如果真正理解这几句话的意义,就如同理解了定位的全部内涵。那么将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不可阻挡!

  有人说:定位的目的和作用是推动品类的成长。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或误导。作者认为,定位的目的和作用就是为了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实现一种与众不同的品牌差异性。这是定位的核心思想,因为定位是基于心智。----如果说,当一个产品、一件商品、一项服务在其商业竞争中,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那么它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其产品或商品只能是最原始的等价的物物交换,根本不能体现其品牌价值。因为“品牌溢价、利润率、市场占有率”是定位准确的结果,是定位准确后的“副产品”,是品牌成功塑造的唯一性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自从《定位》理论进入中国10多年来,本土的一些营销人士对定位的理解还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朦胧状态中,处于一种“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之状态中。特别是中国本土的一些营销影响力人士,对于定位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似曾相识、飘忽不定,甚至片面曲解定位。他们把目标当定位,把产品的核心价值当定位,把企业的愿景当定位,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当定位。------同时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把“批评定位、否定定位”作为突显自己与众不同、与之对抗、实现差异化的一种工具;他们为否定而否定,为批评而批评。其“用心”可见一斑。----在部分定位影响力人士中,存在“定位门派”思维,为自己的一些小九九而失去客观性。基于宣传的需要,为突显与众不同差异性的需要,推波助澜,过度强调、夸大、渲染“品类思想、聚焦思想、定位思想”,误导定位爱好者。我认为这同样是一种学术腐败,这同样是一种学术上的道德“沦陷”!

  定位博大精深,实现定位枝繁叶茂。----我在微博上也评论说:在某种程度上,定位限制创造性思维。定位概念、定位口号只是系统配称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正是部分营销人误解定位、将定位泛表面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有部分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定位,以为《定位》单本就是经典,以为读了一本或几本定位方面的书籍就了解了定位的全貌。这是一种误区!

  定位方法论之核心思想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都遵循其一套运作模式、运行规律与之相适应。电的产生遵循磁场的运作模式和运行规律;日月星辰遵循宇宙的运作模式和运行规律。----同理,打造品牌同样需要遵循定位方法论之核心思想与之相适应。因此,掌握定位之原理、遵循其规律、把握其原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基于对定位的理解,作者将对其理念、思想、方法论作如下阐述,仅供参考!

  1、首先,定位方法论之核心在于:忘记品牌,思考品类。以心智为基础,或开创、或对立、或关联、或攻击、或错位、或突显核心优势与专长、或重新定位。其目的是为了制造、突显差异,实现与众不同!----这就是定位方法论之精髓。

  品牌之间有品牌间的敌人(竞争对手),品类之间有品类间的敌人(品类对抗)。因此,准确界定品牌间的敌人,品类间的敌人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关键的事情。它关乎打造品牌的效果与效率问题,它关乎企业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它关乎品牌策略方向是否正确、是否偏离方向的问题,它关乎品牌配称是否到位、是否形成合力等问题。

  界定品类的核心方法在于,确定品类的参照系或者说是坐标对象。这样才能体现/突显品类的层次感和品类目标的参照性。它们可以是对立、错位、细分、关联等多种不同的品类表现形式。这也是成为第二品类思想方法论之核心思想。

  李兆其老师在微博中评论说:只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蛇遁草莽,才能万类霜天竞自由,每个品牌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空中是鹰的优势和天堂,但那不是鱼儿所擅长的。老虎临渊羡鱼,不如找到一片自己的山头自立为王。干燥恶劣的环境骆驼能轻松挺过去,但是蛇需要找到潮湿的长草的有足够食物 。----这就是品类战略思想,核心是寻找品类错位,拉开足够的品类距离,实现品类差异化。阐述的非常精准、明确。

  寻找定位(方法论)有两条主线,即成为第一和成为第二。----特劳特之区隔的9种方法都可以纳入此“菜单”中。也可以纳入作者提出的定位的两种类型中,即产品属性定位与非产品属性定位的“菜单”中。这样的话,相关概念及方法论的运用就非常的简单、明了,更具层次感、逻辑性!其思维将更加开阔,有一览众山之感。

  2、其次,对于单一品牌来说,首先必须确立广义的品类,然后明确进入消费者心智的定位概念(基于特性、特征的品类概念),以此形成品类化或者品牌化的系统配称与整合传播,实现心智认同。比如:海飞丝属于“洗发水”的广义品类,“去屑”属性属于基于特性、特征的品类概念。-----苹果“家用电脑”是广义电脑细分品类,“领导地位”是属于基于特性、特征的品类概念。

  3、第三,定位遵循客观思维,摒弃主观思维。

  定位是一种认知,这种认知是建立在消费者客观基础之上的。定位最忌讳主观思维、固执思维、教条思维。因此特劳特提醒我们:学习定位,然后忘记定位。

  莫言说:我有一种感觉,我现在被放在了社会的显微镜下,我看到这个人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叫“莫言”的写作者,而我自己,反倒变成了一个旁观者,站在旁边,看到大家指指点点、纷纷评价,这样的机会可谓千载难逢,我必将是受益终身。-----这就是由外而内的客观性思维。不掺杂任何个人的主观思想。非常的朴实、真实。

  需要提醒的是:相当部分企业太过于专注现有的产品、技术,产品名称,毕竟孩子是自己一手养大的。反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能以全局性眼光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不能以品牌的角度,定位的角度看待系统配称,值得警惕,需要重新反省与检视。

  有人说,定位不是神话!---是的,定位根本不是神话,而是基于心智的老百姓常识性思维、常识性概念、常识性语言。正因为简单、明确,正因为平淡无奇,所以才有效、接地气。因为定位跟消费者心智认同产生关联。需要消费者认同它,接受它,否则产生伪定位。----定位才是真正的老百姓语言。

  1、 最后,定位遵循基于心智的,由外而内的全局性思维。

  全局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抓住重点、总揽全局、泾渭分明。----全局性思维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思维视角:

  第一、 全局性思维包含了物理属性的全局性思维视角(如:山川、河流、大海、湖泊、溪水)和心理属性的对立性或独立性的全局性思维视角(如:传统与现代、时尚与古板、新与旧以及安全、速度、驾驶性能等错位思想)。----换句话说,全局性思维视角包含了广义品类的全局性思维视角和基于特性、特征品类的全局性思维视角。

  第二、 全局性思维同样包含了基于消费者心智的直观判断(包括基于自身优势、核心专长的战略定位)以及抓住事物本质特征或利用未来趋势、当前趋势的全新性思维视角。相关案例解读如下:

  (1) 2012年4月6日,奥朗德以51.9%的支持率当选法国总统,这并不说明奥朗德有多大本事,而是欧债危机下法国人不满情绪的正常发泄。----这说明了应对消费者观念,理解现实,象鱼一样思考的重要性以及时机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定位是基于心智、由外而内的全局性思考方式。

  (2) 台湾总统马英九的成功当选在于抓住了陈水扁政府“贪腐成风,失业人口上升,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人们荷包缩水,执政无能”这样的一种态势与认知而取得总统竞选的成功。这同样不能说明马英九有多大的能力,水平有多高。而在于把握了机会与趋势,利用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政府不满情绪的正常发泄,即用选票来表达对陈水扁政府的不满。这同样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全局性思维模式。

  (3) 当美国民众对于小布什政府“到处惹事生非,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外贸出口持续恶化、伊拉克驻军遥遥无期、国家形象受损”等现状表达强烈的不满。于是奥巴马顺应了美国人民的意愿与诉求,适时提出了“美国需要改变”的竞选主张,取得美国总统竞选的成功。----奥巴马的成功当选,说明了顺应潮流,把握趋势,以及由外而内的全局性思维,获得美国民众心智认同的重要性。

  (4) 在美国,人们对于美国生产的轿车的看法不是很可靠。于是日本丰田利用这一认知,适时推出了具有可靠性能的丰田汽车,在竞争激烈的美国汽车市场取得了成功。这也是一种基于消费者心智、由外而内全局性思维的结果。

  (5) 大众汽车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小型车,“想想还是小的好”的定位诉求是个绝妙的办法。它把世界上第一辆小型的甲壳虫与美国大型车区隔开来。大众汽车的成功,同样是一种泾渭分明、总揽全局,全局性思维的结果。

  (6) 英特尔的成功在于看到了芯片的未来前景,舍弃当前的全部业务,单一专注于电脑芯片业务,成就了英特尔。---同理,诺基亚同样遵循英特尔的模式,成就了诺基亚“世界手机之王”之美称。----同理,与台式电脑相比,笔记本电脑是未来趋势。

  (7) 监控趋势:未来趋势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品项:健康的趋势、品类细分的趋势、老龄化的趋势、电子商务的趋势、注重环境、环保、安全的趋势等。

  (8) 莫言说:他永远超越不了像托尔斯泰、雨果等国际文学大师,他告诫: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吴春芳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