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薪酬危机”看格力价值取向

日期:2014-04-21 浏览:373 作者:刘步尘 来源:品牌中国网

  每个企业的价值取向都有四个维度,即:国家,投资者,消费者,员工。到底哪个或者说哪些维度是最重要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回答。

  我认为这四个维度无轻重大小之别,应该“排名不分先后”。但是,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往往把这个四个维度放在不同的位置上。

  也有人认为,企业价值取向是五个维度,企业自身(包括经销商)也是价值取向之一,他举例说,有的企业不惜克扣员工工资甚至偷漏税,实际上体现出企业将自身利益置于员工及国家利益之上。

  我认为,企业自身利益属于企业向内的价值取向,而我今天要讲的是向外的价值取向,即,企业和外界发生关系时涉及到的几个利益主体,企业将它们分别放在了什么位置上。

  说说最近大家比较关注的格力电器。

  4月16日,时代周报报道,2012年格力董事会换届之后,格力公司领导就压住格力电器中层干部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年终奖金迟迟不发,直到2013年下半年终于发放下来了,但大多数人的奖金却被大幅缩水。不仅如此,董明珠从广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高调挖来了被誉为“警界新星”的原处长陈伟才,作为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总裁陈伟才,因为多次为员工争取奖金等利益,“也被董骂了许多次”。还有,格力企管部于2013年6月份下发的通知,则给公司所有干部下达了年销售10万元的任务。干部推荐选购公司产品金额将与干部年终绩效挂钩,占个人绩效权重10%。

  媒体在报道格力“薪酬危机”事件时,甚至使用了“血汗工厂”这样的表述方式,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富士康以及几乎同时爆发“薪酬危机”的格兰仕。

  但是,止于4月18日上午12时,格力电器官方仍未就报道作出任何反应。

  继2013年9月中旬在北美市场召回除湿机之后,格力电器今番再次陷入舆论危机漩涡。

  这几天,媒体关于此话题的采访多数被我拒绝,雪球网友关注这个问题的提问我也未做回复。为什么?一则在我看来,格力电器仍是中国最好的少数家电企业之一,大家要多爱惜它;二则要说薪酬就必须分析格力电器企业战略,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与其说不清楚发生误解,还不如不说。

  实际上,在前几天雪球网做格力一季报球友访谈的时候,我也回避了关于格力潜在风险的话题,当然不是刻意隐瞒什么,而是觉得这个话题既严肃又沉重。

  格力是个明星企业,董明珠本人也是个明星企业家,自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尤其发生了这样的危机事件。因此,我决定较为系统地分析一下这个企业,让大家更清晰、更全面地认识这个企业,当然也包括这个企业潜在的风险。

  2013年,格力实现营业总收入1200亿元,同比增长19.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46.53%。这个业绩堪称惊艳。

  2014年一季度,格力电器业绩堪称惊天地泣鬼神,预计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20.03亿-22.70亿元,同比大增50%-70%,远超市场预期。

  有趣的是,惊艳的业绩一直没有推高格力电器股价,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格力电器股价被低估。这是为什么?我也不懂。

  实际上,和格力电器2013年盈利同时超百亿的,还有纳税。这个数据被大多数人忽视了。盈利超100亿,连续几年中国家电行业第一,这让董明珠在家电行业大佬们面前倍有面子。的确,海尔号称“中国的家电企业”,2013年实现营收超过1800亿元,整个集团盈利尚不及格力电器。

  出色的盈利能力,体现的是产品竞争力,按2013年财报数据计算,格力电器净利润率为9%(108亿元/1200亿元),这个净利润率甚至赶上了华为,说明格力空调卖得贵还有人买,这是很了不起的。

  我们来看看四个利益相关方在格力的位置。

  对待国家:纳税额在格力电器年报没有体现,据悉,格力电器连续12年中国家电行业纳税第一,2013年超过100亿元,这是董明珠在珠海市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格力电器在多地有投资,因此,董明珠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当地政府主要领导接机、陪同。

  纳税,是格力电器最乐意对外讲的,它代表格力电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相比之下,格力电器的同行要逊色一些,虽然格力电器并不是中国的家电企业。

  对待投资者:格力电器对待投资者同样不薄,董明珠多次说过“格力电器只对投资者负责任,不对投机者负责任”的话。2013年7月3日格力电器公告,2012年度股东分红将实现“10股派10元”,刷新历年来分红纪录,令格力电器成为A股市场最慷慨的公司。时代周报称,格力电器以总股本30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0元现金,整体分红规模超过30亿人民币。据记者了解,在此之前,格力电器年年实现分红,其2011年的分红方案是每10股派5元,分红金额超过15亿,而据记者统计,自1998年至今,格力电器分红总数超过80亿人民币。

  因此,格力电器被称为“中国家电行业投资价值的企业”。

  但是,媒体有此解读:据统计,董明珠6年来仅从格力电器获得的分红收益就超过4800万元,按今年4月15日收报30.12元/股计算,董明珠目前所持股份市值超过6.3亿元,堪称杰出管理者的创富传奇。

  对待消费者:格力空调品质出色,许多消费者购买空调指定格力品牌, 这种情况在彩电、冰箱、洗衣机行业较少发生。消费者对格力产品有信心,是格力以产品取悦消费者理念的回报,消费者购买格力空调,需要付出高于行业均价15%的代价。

  对待员工:从格力对外传递的消息看,格力员工收入较高,居住条件较好。

  2013年4月28日新华网《格力电器:2015年员工待遇翻番 自动化生产率达70% 》报道称,据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介绍,该公司已制定员工待遇三年后翻一番的计划。格力电器目前员工总数约8万人,2012年普通一线工人平均年薪约5万元。

  2013年4月8日新浪财经《董明珠:我是怎么留住员工的》报道:格力总裁董明珠在谈如何留住员工时说,格力每位员工都有一间20平米的宿舍,加入结婚了则有一套50平的两居,只要员工在格力,房子永不收回,退休也不会,工作三年以上的工人极少离开。我不明白员工为什么一定要自己买房?我要给他们安全感,解决他们的疑虑。

  2012年9月6日深圳特区报《董明珠:企业越困难越不能裁员》报道:“格力绝对不会裁员”,董明珠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正面回答。她说,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要讲人文关怀。一个员工为企业服务了十年八年,企业如果一有困难就把员工裁掉,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2012年下半年,格力电器总人数是89546人,至当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80189人,减少近万人。这近1万名员工哪里去了?被裁掉了还是自动辞职?没有答案。

  从格力电器对外公布的数据看,董明珠“绝不裁员”的承诺没有做到。

  发生本次“薪酬危机”事件,同样让人怀疑格力电器“员工收入倍增计划”可能名不副实。

  概而言之,企业对国家积极履行纳税责任,对投资者实施高分红方案,都没有错。但是,作为企业利益相关方的员工利益同样不能忽视,承诺必须说到做到,实现员工与企业一同成长,否则无法建立企业向心力、凝聚力,无法获得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归属感。甚至在我看来,员工利益是企业第一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说高于国家利益,因为企业的所有存在价值,都是通过员工劳动实现的。

  曾有专家提醒董明珠“两个不宜多讲”:一、不宜多讲“5年再造一个格力”,事实证明,凡是出现“大跃进”思维的企业,无不遭遇重大波折,不得不实施战略调整。二、不宜多讲“纳税连续多年第一”,应在国家利益和员工利益之间做好平衡,通过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体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留住熟练工人。

  事实上,在对国家责任和对员工责任的平衡上,格力忽视了后者,这是格力“薪酬危机”爆发的层次原因。

  能否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决定格力电器能走多远。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刘步尘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