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号文件:农业现代化必须“接二连三”

日期:2015-02-02 浏览:516 作者:娄向鹏 来源:品牌中国网

导读:中国经济正在向农业改革要红利,现代农业正在成为新一轮的国家级战略机遇。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农业现代化成为首要议题,而且更加重视微观层面的政策设计。中国经济正在向农业改革要红利,现代农业正在成为新一轮的国家级战略机遇,争当农民的时候到了!

  “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有: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等。农业现代化虽提出多年,但今年首次成为一号文件首要议题,而且更加重视微观层面政策设计。该议题下具体包含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流通方式、农产品电子商务等。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改革是中国政府释放生产力的重要方式。目前,放开市场化的部分已经充分竞争,急需国家打破一些政策垄断性行业,释放能够带动整个国家发展的增长力,农业正是此次政府的重要选择。此次一号文件,进一步落实土地流转政策,正是给农业政策性解放,农业这一政策性影响行业,向市场性迈出了关键一步,农业真正迎来市场竞争的时代。

  “接二连三”新产业模式:农业3.0时代

  一号文件重点提出了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上个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北京市考察现代农业建设工作时也说到,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接二连三”指的是现代农业和品牌农业的本质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农业的实践和经济规律告诉我们,搞农业的不仅搞种养(第一产业),而且还要做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还要做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销售和周边服务(第三产业),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使农产品增值,让农民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增收。有学者将这种打通一二三产业的现代农业称为“第六产业”。

  好想你枣、乌江榨菜、老干妈、仲景香菇酱等,都是第六产业的突出代表。

  基地型、原料型、粗建工、外贸代工出口型等传统型农业企业的增长力已经在农业2.0时代充分释放,现在,必须调整战略,进入“接二连三”新产业模式的农业3.0时代。否则,就将失去竞争力,甚至被市场淘汰。

  做“接二连三”新型农业产业,必须遵守“三大纪律”:

  纪律一:严禁全产业链通吃

  现代农业的“接二连三”新型产业模式强调的是打通,是把控,并不是指企业自己绝对拥有。农业的产业链超长,如果全链自己操作环节多、难度高、风险大,即使中粮这样实力雄厚的央企,也挑战重重,更何况中小企业乎?

  打通一二三产业环节,要遵循“专业分工、纵横整合”的原则,认清产业竞争格局及要素,认清自己的基因和优劣势,战略性聚焦,在产业链的关键点着力,以局部掌控全局。

  纪律二:严禁重工厂设备,轻市场和品牌

  高大上的园区工厂和设备是重要的,但不是决定性的。千万不要只重视看得见的工厂设备和硬件投入,轻视看不见的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市场比工厂更重要!否则,抱着金饭碗还是没有饭吃。

  没有胜势,一切优势都失去意义;没有品牌与市场,一切资源与理想都是空洞而乏味的。从农场到商场,从市长到市场,从产品到品牌,中国农业的战略工作重心必须从产业投资(机)转到品牌建设上来。

  纪律三:严禁摸着石头过河

  现代农业、品牌农业是新事业、新挑战,企业要避免全能思想,自己摸着石头上路,往往走到路的尽头,发现方向错了,不光消耗了钱财,打击了信心,更重要的是贻误了市场机遇。

  做农业没有捷径,的捷径就是少走(最好是不走)弯路。一定要谋定而后动,先借助外脑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好方向与路径,再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保收入促消费:现代农村的农业

  一号文件重点关注现代农村的建设,没有现代农村,就没有现代农业。一号文件做出明确要求,包括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等,一号文件也有大篇幅涉及。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是近年来首次被写入一号文件。

  要处理好农村人口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一方面,对于留在农村的农民,要继续提高农民收入,鼓励农民种粮,保护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和流转权,保障农村人口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对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的农民,要提供职业教育机会,创造平等分享公共服务的条件,帮助农民实现市民化。

  渠道下沉成为销售增长有力途径。随着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农业多种经营主体的发展,农村将释放更多就业机会和消费机会。脱离土地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再就业,实现收入增长,同时,由于脱离土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被打破,这些收入增长将转化为切实的消费力。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渠道下沉将成为快消品销售增长的有力途径,并将有一批新的快消品品牌,在这一浪潮中,实现三四线品牌打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增长。中国已经走过房地产拉动期,进入农业拉动期。但新农村基建仍将是水泥、钢筋等建材和房地产开发商的机遇。而且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点项目,将更可能获得政府的支持。

  注重农产品电商发展:现代经营方式的农业

  关注此届政府,2014年,从第一部农村金融政策出台,到第一部中国农业品牌报告发布,再到李克强视察淘宝村,可以看出,此届政府更倾向于利用新的市场方式和方法。此次一号文件中就提出,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利用,可以预见,2015年,政府将出台更多农产品电商的利好政策。

  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电商最后一个处女地,已经受到众多电商平台和互联网大佬们的关注,2014年,地方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商平台获得巨大增长,县域经济成为中国活力的经济单位。京东、淘宝等大平台已经深入到中国农村,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奠定建设基础。

  如今,有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叫卖”农产品,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2012年阿里平台上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约200亿元,2014年有望达到1000亿,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一些传统企业如正邦集团、雏鹰农牧、中牧集团等也在探索电商营销模式。乐视跨界做农业更把生鲜平台当成了重要一环。

  农业后进企业联想佳沃,更把电商看成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其领军人陈绍鹏说:“我们对电商渠道更加重视,应该说此刻,包括未来,电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会成为通向消费者、到达消费者的几个主渠道之一,而且是非常支柱性的主渠道之一。”

  现在,农产品电商的经营多数还停留在仅仅把电商当做渠道的阶段,大部分农产品电商只是把农产品放在电商平台上卖的阶段。农业经营者必须树立一个观念:电商不是孙悟空!并不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

  农产品做电商,一要做产品,二要做品牌。

  一产品,明星产品缺失,是传统农企的普遍问题。传统中小企业往往产品很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甚至跨行业的产品都有。一款产品一年下来销售只有几十万、上百万,在全国的市场盘子里,根本谈不上打市场、做品牌,没有地位。

  在电商世界里,品类寡头经济的特点尤其明显,明星产品更为重要。当消费者认准某个品类产品的第一品牌时,会在搜索栏中直接输入它的品牌名进店选购,继而带动店铺内其他关联产品的销售。

  产品聚焦,打造一个高人气、高引流的爆款产品,将是助力农产品在电商平台突出重围的不二法门!

  二品牌,相比于传统方式,互联网能够更快的完成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的积累。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让一个品牌快速完成传统方式,更长时间,更大投入才能达到的品牌影响力。

  在与本来生活联手之前,褚橙已经在当地具有不错的销量,但是本来生活充分挖掘出褚橙的品牌故事,加以人文化放大传播,最终成就了褚橙的传奇。

  土地流转确权:现代规模化种养殖的农业

  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的重大考验。

  从农村角度来看,受制于单个家庭承包耕地面积过小,农民依靠农业生产收入持续增长面临难题。于此同时,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

  所以,我国的农业种养殖,必须走上规模化机械化大生产的模式,机械化生产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提高生产粮食的利润率,进入农业的3.0时代。如果依然在现行土地政策制度内推行,机械化生产难以达到规模效应,反而由于机械设备高昂的固定资产投入,会提高生产成本。

  三种经济主体将取得农业规模化改革红利。第一,大型农垦集团,依托原有资源和地位,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能够快速积累其他企业难以达到的资源富集,并以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入市场阶段。第二,原有地方龙头农业企业,这类企业已经积累了地方相关农业资源,大多数是当地政府重点支持对象,容易在土地流转中,取得相对优势。第三,跨界而来的大佬,农业的一大特点是盘子大,只有规模才能形成效益,即使看到机遇,也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够撬动农业,跨界大佬如许家印、柳传志、王健林等,具有更强的资源优势,能够更强把握农业规模化机遇。

  农业热门前沿:信息化的现代农业

  农业信息化把农业发展推进到更高阶段,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前沿重点和热门领域,其发展程度较低,正是企业抢位的战略机遇期。

  从2004年到2015年连续12个“中央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娄向鹏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