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中小股东站在了董明珠的对立面

日期:2016-11-01 浏览:643 作者:刘步尘 来源:品牌联盟网

  四年前,是他们亲手把董明珠扶上格力电器董事长的位置;今天,还是他们,亲手否决了由董明珠主导的15项议案。过去的四年董明珠到底做到了什么,让中小股东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是个有趣的周末,三件事在朋友圈广泛传播。

  一件是关于美的的。10月30日,美的集团发布三季报,2016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170.78亿元,同比增长4.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8.08亿元,同比增长16.31%;基本每股收益2.00元。其中第三季度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34.0%,净利润同比增长22.3%。

  另两件是关于格力的。

  第一件,格力电器亦于10月30日发布三季报告,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824.3亿元,同比增长1.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增长12.82%;基本每股收益1.87元。

00.jpg

  第二件,董明珠在28日召开的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突然发飙,像教训自家孩子一样教训中小股东,“我进来不鼓掌,这是第一次”,“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讲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两年给你们分了180亿,你去看看哪个企业给你们这么多?”“格力从1个亿、从1%利润都没有甚至亏损的企业做到今天,达到13%的利润,是靠你们来吗?”

  董明珠发飙的结果是什么呢?大家都看到了,由董明珠主导的26项议案中的15项被否决,其中包括《关于公司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议案》,《关于公司募集配套资金的议案》,《关于补充调整公司募集配套资金方案的议案》,等。

  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一案虽然通过,却是以66.96%的得票率贴着红线“低空飞行”。

  26项议案15项被否,意味着格力电器若想继续收购珠海银隆,只能自掏腰包了。

  此前,董明珠几次偕魏银仓出现在媒体面前,将一个人们普遍不怎么看好的珠海银隆、钛酸锂电池及新能源公交车描绘得团花锦簇,以至于给人留下“格力电器铁定收购珠海银隆”的印象。甚至在董明珠的口中,珠海银隆以及新能源汽车承担了格力电器迈向下一个1000亿元目标的历史使命。

  如此美好而神圣的未来,投资者怎么就不领情呢?这让一向出门自己拎包,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的董明珠倍感委屈,觉得自己“一片丹心向阳开”,“奈何明月照沟渠”,于是,“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的话脱口而出。

  问题是,为什么四年前亲手把董明珠扶上格力电器董事长位置的中小股东,四年后的今天,亲手否决了由董明珠主导的15项议案?过去四年,董明珠到底做到了什么,以致于让中小股东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

  我们看看过去四年董明珠做了什么。

  完全由董明珠主导的格力电器,过去四年可以分为两个两年。第一个两年是2013—2014年,这期间,董明珠基本上“萧规曹随”,沿承了朱江洪在位时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主要心思仍然放在了空调主业上。其间虽然也曾发生与雷军“10亿元豪赌”的插曲,毕竟尚无特别出格表现。

  2014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1377.50亿元,归属于股东净利141.55亿元,达至企业发展史上的巅峰高度。但不少人认为,这两年格力电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属于“惯性滑行”,是朱江洪时代的余绪。

  第二个两年是2015—2016年,这两年格力电器发生业绩大逆转,“营收”及“营收增长率”,“净利”及“净利增长率”,以及“总市值”等关键指标,一一被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超越。

  再就是格力电器的发展战略越来越让人看不懂,2015年以来,先后宣布进入手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结果均让人大失所望。

  先说手机,至今已进入超过18个月的时间,但格力手机销量至今仍然是个谜。业内猜测,以董明珠张扬的个性,即使格力手机销量只有小米手机销量的三分之一,她也不会捂住不报。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显示,格力手机一代销量可能不会超过10万台,二代销量更是惨淡,至今不会超过1万台。

  在不少人眼里,董明珠操作手机的路子实在外行到不能再外行,你看,她至今连一场正经的发布会都没开过,基本上就是靠她自己在公共场合“不经意地掏出手机”或“直接摔机”的方式推广,与主流企业推广方式格格不入。

  让人无法理喻的背后,是董明珠自信心爆棚,总认为自己具有足够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只要她喊两嗓子不愁产品卖不出去。事实是,格力手机销售惨淡,估计连锤子都不如。由此可见,董的个人号召力,没有她自己想象的那么大。

  新能源汽车则一开始就不顺,这不是一个良好的征兆,就不展开说了。

  不过,从目前态势看,我们还不能得出“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已经中止”的结论。以董愈战愈勇的个性,我想她不会就此罢手。事实上,格力高层已传出消息,称将调整收购方案后继续推进收购。至于公众及媒体对珠海银隆颇有微词,在董看来都不足为虑。

  有媒体评论认为,董明珠的“人治思维”已经到了爆棚的程度,她完全听不进去任何外部意见。

  我统计了一下2015年以来媒体关于董明珠及格力负面报道数量,发现与2013—2014年两年相比陡增342%,其中针对董本人的负面评论即占据78%。我于是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大家错了,还是董明珠错了?

  进入“董明珠时代”的格力电器,做了两大战略决策,一做手机,二是收购珠海银隆,不幸的是,两个决策均引发巨大争议,很难让人相信两大战略决策是审慎、理性论证的结果。

  因此,投资者越来越担心,格力电器照目前这种态势滑行下去将十分危险,让董明珠悬崖勒马才最负责任的选择。中小股东对格力收购银隆相关议案投出反对票,等于在关键时刻联手拯救了格力电器。“从来不会犯错”的董明珠,这一次会坐下来反躬自问“我错在哪里了”吗?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很多人以为董明珠失去了中小股东支持才被否决,事实上,不少机构投资者对格力电器大幅溢价收购银隆同样不看好,甚至有机构投了反对票。他们并非不看好格力电器的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而是不看好格力的转型方向。

  我坚持认为,是董明珠的“大跃进”情结害了格力,天天想着2000亿,必然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须知,2000亿是个结果而不应成为目标,格力电器应该重新回到家电主业上来,确保空调产业未来三年内不被美的超越,多元化重点应该放在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装备上,同时想方设法把晶弘冰箱和大松小家电做上去,而不是目前这种不温不火的局面。

  当然,这样做的代价是格力电器未来五年不可能成长为2000亿体量的企业,但可确保格力电器是一个健康的企业。而目前这种非理性、大跃进式多元化,已经将格力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

  一直以来,股东就是企业的上帝,“为股东创造价值”几乎是所有上市公司的理念,像董明珠这样以傲慢的口吻教训中小股东的情况从来不曾发生。有人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成因,认为这可能缘于董明珠内心有一个强大的逻辑——“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她认为是她一手成就了格力,因此才会说出“两年给你们分了180亿,你去看看哪个企业给你们这么多”,“格力从1个亿、从1%利润都没有甚至亏损的企业做到今天,达到13%的利润,是靠你们做来吗”。董明珠无意之间把自己放在了“施舍者”位置上,拥有强烈的道德优越感。

  的确,“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但请不要忘了还有下半句,“没有朱江洪就没有董明珠”。

  有网友说,“董动不动就说分红180亿元怎么怎么样,殊不知董才是180亿元分红的受益者,仅2014年董个人分红所得即高达6000万元。”

  这几年,董明珠给公众留下的印象越来越娱乐化,不是她的表达多么地幽默,而是人们越来越用“看笑话”的心态看待这位企业家,这对一个企业家是幸是悲?

  当董越来越喜欢站在聚光灯下给人们布道的时候,我们看看她的对手在干什么。

  2016年初,海尔以56亿美元收购GEA,成功布局美国市场,而今协同效应逐步显现。今年1—9月份,青岛海尔实现营业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18.8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6.5%;扣非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12.6%。

1.jpg

?(青岛海尔三季报数据)

  更重要的是,张瑞敏主导的海尔管理模式变革持续取得进展,一个“不一样的海尔”正在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再看美的,2016年以来,方洪波主导美的实施三大国际并购,收购东芝白电业务、库卡机器人业务,及意大利Clevit商用空调业务,国际化布局力度可谓空前。

  再看其经营业绩,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0.78亿元,同比增长4.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8.08亿元,同比增长16.31%;基本每股收益2.00元。“营收”、“净利”、“营收增长率”、“净利增长率”、“每股收益”及“现金流”、“总市值”七大指标均全面超越格力电器,且领先幅度相当明显。

2.jpg

美的集团三季报数据

  曾几何时,董很不情愿把美的、海尔放在眼里,而今,两大企业均实现快速稳健成长,个中因由,不值得格力管理层思考吗?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刘步尘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