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为何如此重视研发的全球布局?

日期:2017-05-18 浏览:696 作者:刘步尘 来源:品牌联盟网

  国际化,绝不是你卖多少产品到国外,也不是你在海外建几座工厂那么简单。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竞争力支撑。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国际化首先要突破的,是技术与品牌这两个瓶颈。

  日前,美的宣布位于奥地利格拉茨市的欧洲研发和创新中心(R&D and Innovation Center Europe)正式成立。

  该中心集办公、实验、展示功能于一体,配备有电气试验室、化学实验室、应用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实验室,聚焦智能化、工业4.0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整合并加强对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压缩机等核心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建成后将对美的集团欧洲市场形成强力支持。

  就在上个月的4月27日,美的位于美国圣何塞市的未来技术中心刚刚投入运营。

  美的圣何塞研发中心,主要定位于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机器人等领域的研发,旨在为美的集团从家电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持。比如,AI领域主攻思考决策、知识理解、AI+BI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计算机视觉、自然语音理解、工业AI、机器人、磁悬浮等科研及产品开发。

  止于目前,美的已在7个海外国家布局了9个研发中心。

1.jpg

  美的称,未来还将在新加坡、印度等国家设立海外研发中心。

  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两大海外研发中心投入使用,美的集团全球研发布局明显加快,对美的成就跨国科技集团的战略目标形成支撑。

  事实上,2016年至今,美的集团已先后完成对东芝白电、Clivet商用空调、库卡机器人、高创机器人等企业的并购与合作。

  海外营收在美的集团的占比逐年提升。2016年,美的集团实现海外收入640.1亿元,同比增长29.53%,占集团总营收43.5%。2017年铁定超过50%。

  成为国际企业:中国企业的终极目标

  近年来,中国企业进步很大,但与国际企业仍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对本土市场依赖度偏高。

  严格来讲,对本土市场依赖度高的企业,不管其营收规模多大、知名度多高,其本质仍然是区域型企业。跨不过国际化这道门槛,你就没有资格以国际品牌自诩。

  当一个企业在本土市场孵化到一定规模之后,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从产业结构和市场空间两个方向寻求突破。这意味着多元化和国际化,在所必然。

  目前,有一批中国企业已发展到国际企业临界状态,再往前迈一步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企业,迈不出这一步则只能停留在本土企业层面。这部分企业,营收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产品生活中随处可见,国际市场营收贡献率一般不低于30%,面对国内市场可持续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必须向国际市场寻求突破。

  在家电行业,美的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其多个产业网板块位居行业前一、前二。国内市场增量空间已经不大,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因此,国际化被称为这类企业的“最后一跃”。一旦完成这一跳,就具备了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资格。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扮演了国际市场的配角,这显然不是我们的愿望。

  但是,国际化绝不是你卖多少产品到国外,也不是你在海外建几座工厂那么简单。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系统竞争力,首当其冲需要突破的是技术与品牌两大瓶颈。我们看,那些备受尊重的国际品牌,无一不是技术、品牌双优势型企业。

  要想国际化,得首先突破技术、品牌两大瓶颈

  中国企业大规模国际化,约始于上世纪末期,至今已逾二十年光景。

  实际上,中国提出“科技兴国”口号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韩国确立“科技立国”大致相当。但二十一世纪初,韩国即成长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如三星、现代等。中国则晚了至少十年以上,止于目前,赢得国际尊重的中国企业仍然不多,华为算是一个。

  为什么中国品牌成长为世界级品牌的时间比韩国还要晚?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始终未能建立科技领先形象,尤其是制造型企业,科技领先直接关乎市场领先。

  为何我们的企业建立科技形象这么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首先是研发能力不足,具体体现为专利技术偏少,尤其发明专利、重大发明专利少之又少。虽然有些企业宣传专利数量多少,但大多属于应用层面的专利,意义不是很大。

  进一步分析发现,技术形象不足,根源在于对研发重视不够,不少企业总认为研发是花钱的事儿,而且花钱还不一定能成功,因此,当研发部门和营销部门同时提请预算的时候,领导往往会习惯性选择后者,他认为营销能让企业销量立竿见影地提升,而研发不能。

  中国企业的科技形象不足,缘于三大短板:1、投入不足——研发等于烧钱,没钱搞什么研发?2、缺乏高端人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的研发大多停留在测量、记录竞争对手产品数据层面,和我们缺乏高端人才息息相关。3、研发环境不成熟——在中国,随便山寨别人的产品而不受到制裁并不鲜见,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花费巨大财力自己搞研发,觉得还是模仿别人来得轻松。因此,中国需要反思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

  前几天,华为被评为“网友心中知名中国品牌”第一名,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对华为多年来锲而不舍地投入研发并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心存敬意。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华为是唯一跻身“全球制造企业研发投入20强”的中国企业,仅2016年研发投入即高达764亿人民币,任正非甚至自豪地说,“全球最优秀的数学家就在华为”。

  为何研发如此重要?因为研发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产品决定市场,市场决定生死。就是这么简单的逻辑关系。

  技术和品牌之间是间接的因果关系:技术决定产品力,而产品力是决定品牌形象的最主要因素。

  过去多年,中国企业并非不重视海外品牌形象,而是产品本身难以对品牌形成有效支撑。如果你卖的是中低端产品,你就不可能把自己塑造成高端品牌。

  在3月18日至2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总裁方洪波陈述了一个重要观点,他说:中国创新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现阶段最根本的问题是技术创新,进一步对内对外开发和保护知识产权,是中国企业创新最重要的两点因素。

  三大关键布局决定国际化成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对国际化的理解就是把产品卖到国外。

  实际上,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在于三大布局是否到位。

  首先是研发布局。我们看国际企业的研发布局,无一不是着眼于全球市场,除在本国设立研发中心之外,还会在主要经济体、重点市场、科技发达国家或地区布局研发机构。比如华为,仅在海外就布局了16个研究所,分布在美、英、德、法、俄等国家。

  美的在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布局研发和创新中心,未来还将在印度等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其逻辑和华为一致。

2.jpg

(美的硅谷未来技术中心启动仪式)

  其次是产业布局。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海外建厂。对于是否一定要在海外建厂,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回答。苹果是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它的产品在全世界销售,但其生产大都在中国完成,且生产由代工商代为完成。

  再次是品牌布局。过去多年,中国企业一直比较重视国际市场的开发,但品牌国际化一直没有跟上,产品输出到海外,但品牌没有输出到海外,结果没有品牌附加值支撑,始终卖不上好价钱。

  三大布局首当其冲要突破的,是技术突破,没有技术形象支撑,你是很难跻身主流品牌之列的。这就是美的大力度布局全球研发的逻辑出发点。

  但是,最困难的反而不是技术突破而是品牌突破。它涉及到品牌的论证与定位,以及传播的表达方式、广告的表现形式,而且你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操之过急,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过去多年,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建设大多缺乏长远规划,总幻想立竿见影一夜成名,一段时期看不到效果就轻言放弃。

  研发布局,必须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仍然认为,三大国际化布局,最关键、最核心的,仍然是研发。

  研发布局,必须建立全球视野,那种以“独立自主”为借口的研发,其实是夜郎自大,不知天外有天,折射出管理者封闭的心态。

  即使像苹果这样的全球级科技公司,其研发仍然是全球布局,而非局限于美国本土。比如,2016年10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宣布2017年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

  华为之所以受到国人尊敬,就因为它已成为中国企业转型科技企业的标杆。

  显然,美的管理层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至少在过去三年,美的是中国家电行业研发投入绝对值的企业。

  我们基本可以预言,未来三至五年,美的创新性产品将呈现集中爆发态势,美的科技集团的形象也将因此而越来越清晰。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刘步尘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