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付亮:喝茶30多年,我有10个教训

日期:2022-11-23 浏览:11626 作者:谢付亮 来源:品牌联盟网

  喝茶有益健康,我从小就喝茶,算起来,我喝茶已经30多年了。

  最近10多年来,因为要不断地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做品牌策划,我有幸走访了几百个茶农,调研了几千家茶叶店,品尝了几千款茶叶,也差不多走遍了中国的主要产茶区。

  但是,很可惜,这两年我不停地去医院看胃,迫使我不得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喝茶。于是,经过一番“痛苦的反省”,我有了以下10个教训。

  希望我的教训和感悟,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当然,若有不当,也请大家批评赐教。

  教训一,不是所有的茶都能喝,关键是你正在喝的茶叶质量怎么样。

  例如,有些茶很有名气,历史上和现实中,很多大人物都在喝,比如,霍山黄芽、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大红袍等等。

  但请注意,茶叶不像矿泉水,每瓶水差不多。举个例子,同样是霍山黄芽、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大红袍,同一个企业生产的同一款,如果是不同批次,也可能存在质量上的差异,更别说不同企业生产的霍山黄芽、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大红袍。

  也就是说,你喝茶的时候,必须当心,千万不要为了虚荣心喝茶!别以为包装上写的是霍山黄芽、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大红袍,就以为自己喝的和宣传中的茶是一样的了!当然,也别看着商家写着某某人喜欢喝,就把它们统统当作好茶了。

  根本原因是,名人喝的茶,和你喝的茶,可能只是“名称”一样,实质上并不是同一款!

  另外,请一定要注意——

  若是遇到喝着不舒服的茶,无论多么有名,无论价格多高,也无论来头多大,都扔掉吧!别让这样的茶害人!

  切记!切记!

  教训二,不要喝浓茶,也不要空腹喝茶。

  人和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的确喝了浓茶,而且是空腹喝茶,也没关系,但为了谨慎起见,还是不要喝浓茶,也不要空腹喝茶。

  之前,我经常喝浓茶,也曾经空腹喝茶,现在把胃喝伤了,很后悔,尤其是很多次都是忍着胃部的不适上课,更加后悔。

  现在,只能综合多种方式,慢慢调养,期待回到“可以喝茶的日子”。

  教训三,浸泡太久的茶,不要喝。

  民间说,隔夜茶不要喝,我的理解是,“隔夜茶”近似于“浸泡太久的茶”。

  我深知茶农的辛苦,做茶不易,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不浪费,一些浸泡七八个小时,甚至十个小时的茶,我都会选择喝掉,事实证明,我是错了,虽然没有浪费茶叶,但却狠狠地伤了自己的胃。

  当然,一些专家说没关系,我想他们说得可能没错,只是我的胃不够强大,所以,为了你的胃,我还是劝大家别喝浸泡太久的茶。

  毕竟,退一万步讲,浸泡太久的茶,里面究竟“浸泡”出了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的专家也未必都能搞清楚。

  所以,还是相信古人吧,简单一点,隔夜茶不要喝。

  教训四:茶叶不可能治百病。

  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如果有,那可能就是快乐的心、喜悦的心吧。

  也就是说,虽然喝对的茶,对身体的确有好处,但永远别信那些喝茶就能治百病的鬼话,比如,喝茶治好高血压,我做过尝试,试了很多茶,现在还是在吃高血压药。

  而且,只是吃高血压药,也不能完全让血压正常,我每天都安排锻炼的时间,散步或跑步,同时控制饮食,这样血压才得以基本控制。

  若是遇见特别闹心的人,身心太劳累,或者是遇到情绪波动,血压还是会突然高起来。

  教训五:没有“只产好茶”的地区。

  茶,好不好,和土壤、气候、树种、树龄等客观因素有关,但也和人有关。

  人心若是坏了,盛产名茶的地方,也可能会有低劣茶叶,所以,买茶还是要多品尝,多对比,多了解背后的种植和加工过程,直到遇见适合自己的茶。

  教训六:不要买太多的茶,不要随意藏茶。

  存茶,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条件。

  我曾经因为一个小失误,就至少损失了几万元的茶叶。当然,钱的损失,还可以弥补,若是存储不当,喝进了肚子里,伤害了身体,则损失更大。

  市场上劝人藏茶的方式很多,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大多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所以,还是要冷静,毕竟身体是自己的,自己首先要为自己负责。

  教训七:价格高的茶叶,不一定是好茶。

  茶叶主要是农产品,可以谈很多文化,但不少茶商讲茶文化只是为了更体面地卖茶,或者是为了把茶叶价格提上去,有的甚至是为了掩盖茶叶质量的不足。

  自己心存仁爱,践行仁爱,才能讲文化。一身铜臭味,满眼散“金光”,讲文化还不是为了钱?这一点,喝茶的人要搞清楚。

  一些茶叶,名气不大,看起来不大好看,商家规模也不大,但茶叶是好茶,都是值得购买的,也是可以放心喝的。

  教训八:太热的茶,不要喝。

  太热的茶,也就是烫嘴的茶,会烫伤口腔、食道等,自然是不喝为妙。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喝烫茶?可能是因为烫茶很香。

  人生,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可贪婪,哪怕是贪图茶叶的“香”,时间久了,也会出问题。

  也许,这就是茶文化!

  教训九:尽量别喝奶茶,也别喝其它茶饮料。

  不是说所有的奶茶、茶饮料都不好,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分辨好坏。

  比如,一天,儿子说他跟着同学买了某品牌的茶饮料,我说那些垃圾茶就不要喝了,要喝就自己泡,但是,学校太忙,他自己不想泡,所以,只能回到家,我泡茶给他喝。

  我希望儿子养成喝茶的好习惯,因为,喝茶是一辈子的事情,多喝适合自己的好茶,对自己的身体大有好处。

  教训十:别太看重茶具,也别太看重喝茶的形式。

  茶具很重要,喝茶的形式也很重要。

  但是,茶叶好,永远是根本,永远是最关键的。

  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另外,个人的浅见是,喝茶,不可能让你的心静下来。真正让你心静下来的是,你的观念,你的认知!

  换言之,观念变了,认知变了,喝杯白开水也能让你的心静下来。否则,要那么多的心灵导师、心理医生干吗?都去喝茶好了!

  《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中庸》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墨子》说:“原浊者流不清。”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论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

  有时间,多读读国学经典,比如,花十几元钱买本《大学》或《中庸》,就能明白很多道理。

  人生苦短,永远别本末倒置!

  总之,中国有很多好茶叶,也有很多好茶农、好茶商,对于喝茶人来说,茶叶没那么多的神秘,只要多喝喝,多学学,多对比对比,多了解了解,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价格合适的茶叶。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不吝赐教。

  谢谢。

  作者简介:谢付亮,著名品牌专家、国学专家、茶叶品牌营销权威导师,《中国品牌》杂志报道其策划的“白茶娶妃”为“茶叶品牌第一案”,马来西亚《联合日报》称其为“中国茶叶品牌策划第一人”。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谢付亮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