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斗:口味还是梦想—啤酒品牌的世界之争

日期:2006-06-02 浏览:932 作者:李光斗 来源:李光斗品牌营销网

    中国的啤酒市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便已跨入动荡的“战国”时期,群雄纷争、逐鹿中原的硝烟弥漫至今非但未散去,反呈逾演逾烈之势;本土巨头、国外资本都铆足了劲儿想在中国这块潜力无限的土地上找寻一个位置。缘何?可谓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去,真金白银才是他们要从这地方寻找的东西。

    纵观中国的啤酒市场,啤酒消费从80年代初从国外导入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至今日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啤酒消费国,也是啤酒品牌最多的国家,而且人均消费能力也随着啤酒消费习惯的形成而逐渐稳定;但是尽管如此我国人均啤酒消费17.5升的量与世界人均25.3升的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专家分析中国的啤酒消费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国内本土啤酒企业像青岛、雪花、燕京、珠江等强势品牌在各自企业资本并购的基础上,得到了规模和竞争力的极大提升,促进了在全国市场和区域市场的竞争力;而进入中国的世界级啤酒巨头,像INTREBREW、美国A&B、南非SAB、英国纽卡斯尔、日本朝日……,也持资金与品牌在中国的啤酒市场中频繁运作、划分势力,在这块儿已经硝烟弥漫的土地上演绎着中国啤酒市场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争。

    在国内错综复杂的啤酒市场中,本土企业与国外巨头的比拼到底是什么?中国是世界上啤酒品牌最多的国家,在产经时代几乎每一个省会都会有自己的啤酒品牌,但是中国同样也是品牌消失最快的地方。目前进入中国的国际啤酒巨头像美国的A&B、比利时的INTREBREW,在资金设备、管理经验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本土啤酒企业的机会点在哪里?俗语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比喻或许不恰当,但本土啤酒企业正是凭借对国内市场的资源垄断,在这场啤酒大战中占尽了优势。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在本土企业与国际集团的较量中,本土企业往往会渐处劣势,而最终败下阵来。随着国际啤酒品牌的本土化渗透不断深入,中国本土啤酒企业的优势还能占据多久?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本土啤酒企业要想在竞争长久占据优势,就必须引入品牌战略。

    啤酒究竟卖什么?有人说啤酒打开来看那个泡沫多不多,一杯啤酒要半杯泡沫,觉得啤酒卖的是泡沫,还有人说是卖新鲜、卖口感或者是买别的,但是啤酒不像是原子弹大部分人造不了,当在产品出现同质化的情况下,这样的诉求便难以再打动消费者,此时就会凸显品牌的力量。这时候产品本身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而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是什么或你给消费者的感觉印象是什么才起决定的作用。全球著名品牌可口可乐目前以673.9亿美元的品牌资产排名世界第一,它本身只是一种糖水,但每个人却不是为了喝糖水才去喝它,而是感受着美国人自由和向往欢乐精神的体验,更多追求的是心理上的需求,这正是品牌所能赋予消费者的一种感觉、精神和向往。啤酒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导入正确的品牌战略,就需要深刻了解消费者的内心需求。什么才是消费者真正的内心需求?先看一个试验,美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中有一项叫做和磁共振造影仪,是罗特伯和曼斯费德两个科学家发明的,这两个人凭这项技术获得了2003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可口可乐曾委托他们俩做过一个调查,事情的缘起是在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争中,百事可乐通过一个调查,证明人们在喝百事可乐时大脑的兴奋度更高,说明百事可乐更好喝,尔后百事可乐用这个成果作了大量广告说百事可乐好喝,这个实验是二十世纪80年代进行的。可口可乐对此虽一直耿耿于怀,却没有办法去反驳他,就想证明为什么百事可乐好喝,市场销量却不是可口可乐的对手,于是可口可乐公司委托他们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结果仍然是百事可乐的味道更好,标准是喝了百事可乐大脑兴奋度会更高。但是科学家没有止于这个实验,又深入了一步,他们把可乐的标签撕掉再做测试,当告诉受测者喝的是可口可乐的时候,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只要你告诉他喝的是可口可乐,受测者大脑的兴奋度立刻提高,觉得可口可乐是最好喝的,而真实的情况应该是百事可乐更好喝,这就充分证明了品牌的力量。

    啤酒卖什么,啤酒卖的首先是男人梦想,那你一定会问男人梦想什么东西?先讲一个汽车广告现象,也是测试可口可乐影响力的那两个科学家发现的。在北京也有全世界第四大的车展,全世界车展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有汽车一定要放一个美女车模,如果哪次车展只有汽车没有美女,参观车展的人就会减少50%,在沙特阿拉伯就做过这样的试验,由于宗教等原因,车展在只有汽车没有车模的情况下举行,结果来得人一下子减少了很多。因为男人买汽车是买梦想,当男人在大街上看到一辆漂亮的红色的保时捷跑车从他的面前经过时和一个世界名模儿从他面前经过时,他的大脑曲线兴奋度是一样的,但这个是市场调查调查不出来的。其次,男人的梦想如果让男人来谈,问男人最在意的是什么,全世界的回答都一样:责任、家庭、朋友。但是在发散性的深入访谈中,让男人随手画下最开心的瞬间、最幸福的时刻,以调查他潜意识里最喜欢什么东西时,几乎所有的男人画下的都是一样的画面:大海、船只,非常舒服、空旷的景色,都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一个男人喝啤酒是希望看到不真实的自己,放大的自己,所以当男人喝酒的时候最讨厌卫生间里的镜子。

    以此衡量,每一个成功的啤酒品牌都很好的切合了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消费者在潜意识中对品牌形象是有感知与联想的,与其对消费者的智力进行说教,不如影响和带动消费者的感情才是关键。看一下国际啤酒巨头在中国啤酒市场的运作,在经国第一轮冲击中国市场的失利之后,国际资本如今更多得采取并购本土企业的战略,可以说一些本土品牌的背后其实是国外资本在运作,如A&B与青啤的战略性合作、华润雪花背后也有南非SAB酿酒集团的支持、甚至还有对本土啤酒企业的全资收购,外资此举吸取了第一次冒进中国市场的 教训,增加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亲和力才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在并购的同时诸多国际啤酒品牌像百威、蓝带、嘉士伯、喜力、朝日、科罗娜等也已经渗透进中国市场,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虽然不高但有明确的定位,大都集中在高端市场,占有高端市场90%以上的份额,展现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只有切合了消费者内心的潜在需求,一个品牌才能够生存、发展、拥有强大的品牌竞争力。荷兰海涅根的啤酒一定都很熟悉,它在命名之前根据调查得知消费者对德国的啤酒存有偏好,而“海涅根”能让人感觉是一种德国啤酒,从而敲定了“海涅根”这个名字,来迎合消费者内心的需求。

    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追求品牌的差异化能够使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品牌个性,品牌个性的塑造方法有很多,在品牌的差异化塑造方面中国啤酒业本可以做的更好。比如说“青岛”啤酒直接以产地命名,地域化品牌名确实称易于识别,也能够标示企业的某些特点,但是作为一个企业的主品牌存在太过强烈的地域色彩,在庞大的全国市场会不利于产品的开发,一方面中国地域辽阔风土人情各不相宜,要考虑到各个地区的排他性,另一方面普通消费者对啤酒产品营销的营销系统不会了解,会觉得你的产品一路颠簸搞到这里自然没有本地的新鲜。

    燕京品牌名称的地域局限感丝毫不亚于青岛,,燕京本是古时北京别称,北京又是中国的首都,所以燕京啤酒也有同样的问题,比如在广州同样的产品燕京即使具有价格优势消费者也更愿意购买喜力。另一点,一个产品被生产出来就是为了能够盈利,要让消费者认知你的产品,提升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才会能转化为购买力。这些都可以通过品牌战略来实现,目前中国啤酒企业的品牌盈利状况又如何呢?

    位居中国本土啤酒企业三甲之列的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非常注重将“雪花”品牌塑造为全国性啤酒品牌,通过品牌战略带动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品牌塑造上,雪花啤酒把市场定位在20——35的 年轻人群身上,配合“雪花啤酒,畅想成长”的广告语迎合这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效果如何?有一首缘起于公元前3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的苏美尔(sumerian)古诗说“在欢愉中啜饮啤酒,我心愉悦,我身舒畅。”表达了人在喝酒时的一种状态 ,最早的健力士啤酒也把自己定位成:欢聚和分享。喝啤酒一个人喝的情况比较少,至少是几个人一块儿,所以畅享的概念是非常好的一个定位。但是反过头来说,畅享什么都好最好不要畅享成长!因为这儿有一个情感的误区。

    凡是畅享的应该是快乐的东西,一个人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才会有畅享的冲动,而成长是不是一个开心愉悦的过程呢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人的成长不一定都快乐,相反成长的烦恼却是每个人都有的,例如没钱、上学难、考试、就业难,谁都不愿意畅享,所以成长的过程不一定是快乐的。

    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播了好多年,而且收视率居高不下。《少年维特之烦恼》也是讲的成长的烦恼,郁达夫的《沉沦》,日本人的《青春残酷物语》,没有哪一个国家认为成长是快乐的。在品牌的个性化塑造方面,华润雪花啤酒有着浓厚的运动情节。

    早在1998年雪花啤酒进入四川之时,华润就曾在央视重金投放过雪花啤酒的广告,请来了足球明星杨晨做形象代言人,这是华润首次在央视为某个单一的啤酒品牌投放广告。运动与活力也与雪花啤酒的品牌定位不谋而合,“雪花”无论是“享受心情的释放”还是“雪花啤酒,畅享成长”的定位都是针对20——35岁的人群,这个年龄层的人活力无限,拼劲十足,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李光斗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