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品牌要警惕“三鹿危机”

日期:2008-09-27 浏览:312 作者:谢付亮 来源:品牌中国网

    目前中国水果生产中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优质水果比例不高,品牌意识不强,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国内有些较知名的如:砀山酥梨、陕西白水红富士、泉州龙眼等品牌都是以地域名称来命名,这都是些大而统的牌子,而且品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一旦出现产品质量危机就极可能会一损俱损。

    另外,这些年来水果行业也是危机不断。如2003年,浙江台州市工商局对某市场销售新鲜桂圆摊点进行抽检时,发现二氧化硫残留量严重超标的新鲜毒桂圆,此事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2004年12月3日,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抽查了市面39个脐橙样品,发现13个样本含有香港地区禁用的添加剂色料“橘子红Ⅱ”。12月6日,香港惠康超市和“百佳”公司等立即全线停售和回收“江西橙”。此风波迅速波及全港,许多消费者“谈橙色变”,所有的国产脐橙销量跌至低谷,价格迅速下滑,赣南脐橙首当其冲。2007年,广东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在对广州地区蔬菜、水果质量安全检测时发现广州市城区周边草莓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在抽检的5种水果中,草莓与梨的合格率分别为84.6%和87.5%。在所有不合格的10个样品中,草莓超标8个,高毒、高残留禁用农药甲胺磷、氧乐果仍有较高的检出率。

    可以说,水果行业暴露或潜伏的质量问题也是十分严峻的,近日发生的“三鹿危机”乃至乳业危机也同样是由质量问题引发的。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把关不严,自然就会遭遇危机,甚至断送品牌。那么,水果品牌会不会遭遇“三鹿危机”呢?

    除了一些国际品牌之外,中国水果行业目前没有全国性的强势品牌,这就给中国水果品牌一个避免出现类似“三鹿”一样的重要时段。但是,水果企业必须严格控制质量,在水果种植、采集、包装、储运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把关。

    我国农产品存在的质量差、成本高的问题,同样也在水果生产中存在。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刘洪禄介绍,我国的水果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好果率只有30%,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质果不过5%;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梨、柑橘3大品种占水果总面积的54%,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65%,且产期过于集中,适合加工果汁用的水果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包括产前的管理不到位,产后的商品化处理(精选、清洗、包装等)量不到1%,贮藏能力不到20%,加工能力也只有10%;农药残留量偏高。

    因此,尽快提升果品质量,成为我国水果业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有专家提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摘录如下。首先,要不断调整生产结构,做到“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睛盯一个,脑子想一个”。其次,要保证水果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包括种植、保鲜、物流及加工等等。目前,我国水果业过于追求面积、产量,忽略了水果种植中的品种改良与资源配置。第三,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并贯穿于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以新西兰的“国宝”———猕猴桃为例,该产品本是新西兰1904年从我国引进的,但人家经过精心培育不断改良品质,1952年开始外销到世界各地,每年可挣几亿美元。

    实际上,无论是水果品牌,还是其它品牌,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会出现危机,因此远卓品牌机构认为,水果行业要抓住机遇,找对策略,齐心协力,努力塑造品牌,以化解有可能出现的危机。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