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申请奢侈品牌,是号角还是丧钟?

日期:2011-12-30 浏览:630 作者:邹文武 来源:品牌中国网

  而且政府不是某个品牌成长的垫脚石,不可能让自己成为十几亿群众的谴责目标,不可能放弃历来主张的廉政形象,更不可能让自己打上腐败烙印。毕竟国家政治环境越来越开放,在众多媒体的监督和个人媒体兴起的当下,执政者对个人的行为和生活越来越重视,未来也能够主动接受民众的监督和社会鞭挞。加之近两年,网民对政府官员的监督性逐渐加强,在网上不断爆出各种令人发指的奢侈品消费,很多官员因此纷纷落马。在群众监督日益加强的时下,政府官员对公款消费也日渐收敛。这样的大的社会环境下,贴上奢侈品标签的茅台,显然不合时宜,这与袁世凯当年称帝毫无区别。

  再者当一个奢侈品成为政府官员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就意味着他们敢公然腐朽,必然葬送的不只是个人的政治前途,更多的是整个政府的命运。茅台要做的不是成为奢侈品,而是目前的政治环境中,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的适应保住政府市场这边根基沃土,适应今后的政治趋势,才能让自己成为国家政务商务用酒的不二之选。盲目地贴上奢华的奢侈品标签,只会让茅台远离自己核心消费人群,使自己不断束之高阁远离市场。当茅台被贴上奢侈品标签,脱离消费者和市场成为腐败、假酒横行的代名词时,离茅台走下白酒神坛也就不早了。

  文化基础脆弱:以文化为基,奢侈文化与中国文化不融

  奢侈品,原本就是西方主流高端文化的产物。在国人的脑海中,听到这一词联想到西方、浪费等,这与传统节俭价值观念产生背离。在中国流传5000年的酒文化中,奢侈品是独有化,而传统酒文化主张共享,产生了明显的冲突。茅台成为奢侈品,不仅与消费者难契合,更与传统酒文化相冲突。因而,茅台成为了申请奢侈品,背离了国内消费者的文化,更与传统的酒文化分离。在国内,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脱离了白酒消费文化,那就等同于火中取栗,是自取灭亡的行为。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真如大家所说的那样,成为奢侈品之后的茅台有助于与国际洋酒进行竞争,那么茅台还需要给自己注入时尚的文化基因,否则很难与西方的消费进行对接。由于消费习惯的不同,目前中国白酒难以融入西方主流生活方式,更难以成为西方上层社会钟爱的奢侈品。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对茅台酒的认可度还是偏低,其真正的品牌消费者很少。据数据统计,2010年茅台实现总销售额150亿元,而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创记录的达到了4.1亿元,而其主要消费人群还是海外华人,并非西方人。而且西方的洋酒依托的是其丰富的夜场文化和聚会文化,与中国白酒依托的政务商务市场相比,西方的高档洋酒消费更加的理性,大家都是自己掏钱购买消费,所以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很紧密。而中国的高档白酒消费更多的是不理性因数,大家都是别人请客喝酒或者公款喝酒,所以品牌的关系比较脆弱。因此如果奢侈化的茅台要想参与国际竞争,首先要改变的不是身份,而是消费文化的引导。

  另外,一个品牌有没有奢侈品的资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化是否被世界所认同。很多西方奢侈品并非生来就是奢侈品,国家的崛起不断输送到全世界的,其社会主流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从而随着文化的扩撒走向了世界各地。中国的白酒要真正要走向国际化,成为世界的奢侈品,必须是中国文化被西方上流社会推崇。当世界认同我们的文化和国家的时候,代表国家文化精神的白酒,自然能够以各种形式向全球输出。但是,目前中国的环境来看,我们离国际化的道路还很远,我们的文化在世界上获得的认同还不够,或者说我们的强大还不够让人威服,就拿签证来说,中国的签证到世界各地都受歧视,连香港、台湾、澳门都不如。这样的国际地位,如何能够让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白酒走向世界,去参与国际竞争呢?

  从以上看来,个人认为茅台如果刻意去标榜自己奢侈化,那么就如同暴发户在标榜自己很有钱一样,大家都知道暴发户除了有钱,其实什么都没有了,这本身就是脱裤子放屁的多此一举。对于目前的茅台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中的文化精神,做好品牌精神的熔炼,并且始终与中国社会主流价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邹文武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