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创建品牌的九大误读(上)

日期:2016-03-11 浏览:701 作者:沈志勇 来源:品牌中国网

  进入品牌时代,这是时代的最强音。我们的企业,准备好了吗?答案是:没有。

  现实情况是,中国企业对创建品牌有着太多的错误认知。所以,要顺利进入品牌时代,中国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品牌概念和品牌运营进行正本清源的大纠偏。

  其实,所谓的世界品牌理论发展史,更多的是指欧美特别是美国的品牌理论发展史,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品牌理念与理论,大多来源于欧美。所以,我们今天在中国所看到的种种关于品牌的理论与企业实践,或多或少地都带有欧美品牌理论的影子,诸如:定位、品类、品牌形象论,等等,都是发轫于欧美的品牌理论。

  本来,我们讨论企业的品牌建设,其根本目的不是争论理论的来源或理论是否是自己首创,而是为了推进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基业长青。

  品牌学是一门实践科学,而非理论科学,其关键不在于创造品牌理论,而在于是否能在正确品牌理论的指引之下,诞生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但是,放眼中国的品牌实践现状,我们的品牌咨询界、学术界,动辄则以国外某理论来阐释中国问题,而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理论建设创新;企业界呢,对品牌往往一知半解,学习与掌握了某一种品牌理论,就认为所有品牌都应该那么做,或者盲目地崇拜该理论。殊不知,品牌理论有万千,掌握了其中一种,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不代表就真能做得好品牌。

  而且,中国作为一个欧洲一个洲那么大的大国,又是未来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消费大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5000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地消费习惯千差万别,经济发展处于发展中国家状态,全国经济又呈阶梯式发展格局,国情极为复杂。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中国的品牌建设,不能完全照搬欧美的成功经验和理论,中国需要在欧美品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建设理论。

  “把欧美品牌理论中国化”,这就是时代赋予我等咨询界专业人士的历史使命。

  还是那句话,今天的中国就像一条穿越时空隧道的巨龙,龙头已经开始和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的最前沿接轨,龙身正在工业化的浪潮之中翻腾,而龙尾还深深地扎根在农业文明的泥土之中。

  正是因为中国国情的这种多层次、立体化和极度丰富,才导致任何一种外国的品牌理论,在现阶段的中国,都能找到它的用武之地。我们的很多品牌人士与企业界人士,就这样怀揣着从西方简单拿来的品牌理论,佐以国内实践的部分案例,到处招摇。

  不过,就象任何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一样,在任何一种品牌理论在中国都有它用武之地的另一面,是任何一种品牌理论,在中国都有它水土不服的地方。那种瞎子摸象似的拿着一种理论到处进行招摇的行为,是犯了以偏盖全、以点代面、以果推因、贪天之功为己有的毛病,使得中国遍地都是那种片面的、被人为地神话了的、不准确的、容易误事的品牌理论。

  归纳起来,世界品牌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50-70年代的广告品牌阶段,80-90年代的整合营销品牌阶段,21世纪新的品类与附加价值阶段。

  而中国企业在世界品牌理论日新月异的进程中,在自身创建品牌的实践中,存在着九种对品牌的明显的错误认识。我们下面以“品牌不是……”的句式,来一一梳理中国企业对品牌所固有的九大误解。

  从广告发轫的品牌理论

  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看,20世纪前半期的品牌理论基本上都是基于广告的“推销主义”理论,那时的他们认为,品牌创建通过广告和沟通来实现,广告的基本原则就是推销术的基本原则。这一时期,广告人和广告大师们所研究的中心课题,就是如何使广告在推销商品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世纪50、60、70年代,“推销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斯·瑞夫斯、大卫·奥格威、里斯和特劳特围绕“推销主义”这一中心观点分别提出了USP理论、品牌形象论和定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广告即推销”这一主题。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过80年代的产品稀缺时代之后,从90年代开始,经历了自己的USP时代和品牌形象时代。进入新世纪,除了在渠道层面进入终端时代之外,在品牌层面则进入了品类时代。

  1、品牌不是USP

  20世纪50年代,随着二战的结束,随着社会消费需求空前高涨带来制造业的繁荣,亨利.福特所代表的产品稀缺时代宣告结束,竞争开始加剧,市场呼唤新的品牌理论。美国的劳斯.瑞夫斯应时所需地提出USP理论,要求向消费者说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sles Proposition)。

  USP理论强调产品具体的特殊功效和利益——每一个广告都必须对消费者有一个销售的主张,这种特殊性主张是竞争对手所无法也不能提出的,须是具有独特性的。比如:乐百氏的“27层净化”,就是一个利用USP理论的经典案例。

  USP理论比较适合那些处于竞争的初级阶段的市场和行业,在这样的市场或行业,依靠USP独特销售主张,能够迅速打开新的品类市场。

  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竞争对手模仿速度的加快,USP理论就不能再适用。因为你今天提出一个独特销售主张,明天你的对手就能够模仿出来,你的销售主张就不再独特。加之USP理论更多地是在讲产品的具体功能和效果,当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功能性利益,而产生高于产品功能之上的心理情感需求时,USP理论就会很快失效。

  今天中国的大部分行业,都已经告别了USP理论。

  2、品牌不是形象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企业认为品牌的核心就是创建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在产品同质化时代,品牌形象理论认为,企业拥有差异化的形象,拥有超出功能需要的感性价值,就能与对手实现区隔。品牌创建的过程,就是一个伟大形象的建树过程。

  品牌形象论认为消费者购买时看重的是实质与心理利益之和,而形象化的品牌就是带来品牌的心理利益。

  品牌形象理论适用于比初级阶段更高一个层级的竞争阶段,这时,仅仅依靠产品独特销售主张,已经不能区隔日益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现象,综合产品功能利益与心理利益的品牌形象理论,则在同质化产品普遍出现的发展中的品类市场,能够大展拳脚。

  其实,品牌形象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机器大生产造成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依靠寻求产品独特销售卖点的USP理论越来越难以运用,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心理上的满足,于是,超越于产品独特功能卖点之上的品牌形象理论诞生,并在60年代的美国大行其道。

  但是,60年代之后,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进一步加强,产品同质化更加严重,品牌形象与形象之间、感性利益与感性利益之间,也出现了严重同质化的现象,品牌形象理论不再适应60年代之后的美国。

  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带来品质上的保证和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但是,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不能与销售业绩划上等号,也无法帮助企业建立真正的品牌。“第五季”、柯达的没落、诺基亚的衰落,证明了企业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不能保持品牌长青。

  在中国,品牌形象理论在产品同质化不够严重的90年代,曾经大行其道。进入新世纪,跟60年代之后的美国一样,产品同质化更加严重,仅仅依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已经不能实现品牌的正常经营……

  3、品牌不是VI

  上海超限战策划机构接触过很多刚刚从外贸转内销的企业,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做出口,是为外国品牌加工,由于品牌不是自己的,因此没有话语权;现在要做内销了,关键是创建自己的品牌,所以,打造品牌是内销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而打造品牌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品牌VI。

  做品牌没有错,但是,做品牌要开展的工作的优先顺序有错。

  绝大多数的外贸企业转内销的时候,都有一个心理误区,认为做品牌,首先就应该去集中精力打造品牌形象、VI和广告。以为品牌LOGO注册了、品牌识别形象有了,将来再打打广告,那就是品牌了。

  殊不知,一个新创内销型企业,要在国内创建品牌,重要的不是LOGO和VI,重要的是找到市场机会点和切入点,做好产品和渠道的基本功,有了销量,有了强势的行业地位,离品牌就不远了。

  因为,没有销量,哪里来的品牌?没有渠道基础,哪里来的品牌?

  新创内销企业只有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先做销量后做品牌,踏踏实实地把销量做起来,这才是正确的品牌创建思维。

  所以,外贸转内销企业,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做好产品、渠道、营销管理的基本功,只有把这些基本功做扎实了,品牌才能做得好。

  一句话,中国的品牌,不是设计出来的,不是VI出来的,也不是包装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只有做好产品和渠道,创建品牌才算真正起步。

  4、品牌不是定位

  品牌形象理论,容易导致品牌的虚假宣传和夸大宣传,导致传播过度。定位理论,被认为是在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解决传播问题的首先思路,它适用于信息化社会的产品信息空前泛滥的时代,它为人们在信息爆炸的市场上,如何聚焦处理众多产品信息提供了“数一数二”的思维法则。

  随着品牌定位理论的逐步普及,随着王老吉凉茶的成功,有人开始在中国神话“定位”,认为诸多品牌的销售奇迹包括王老吉的成功,都是因为“定位”。出书、炒作案例、培训、定位咨询,让我们很多企业都产生了“定位决定品牌一切”的误解。

  殊不知,品牌定位并不能包打天下。品牌定位仅仅是塑造品牌的一个工具;仅仅是一个品牌和一个企业成功过程中的一个工具之一而已,仅仅是万千个单点组成的品牌系统中的一个单点而已。有了好的品牌定位,并不意味着品牌就一定会塑造成功。

  按照品牌大师大卫.爱格的定义,品牌的核心是品牌认同与价值主张,有了品牌认同及价值主张之后,需要进行品牌传播,其起始点就是确立一个品牌的定位主张,这个品牌定位主张是所有传播计划的基础。品牌定位是品牌认同和价值主张的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沈志勇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