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事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日期:2018-05-03 浏览:2074 作者:欧廷君 来源:品牌联盟网

  自川普发动对华贸易战后没几天,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决定对中兴通讯发布出口权限禁令,要求美国厂商禁止向中兴通讯出售元器件、软件和相关技术,直至2025年3月13日。美国政府这次禁令是否损人利己暂且不去拷问。但可以肯定,美国高墙虽暂时挡住了我国中兴,但也挡住了美国众多企业与我国贸易合作的机会,更能加速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步伐。

1.jpg

  中美贸易争端事件不仅对我国中兴在内等高科技企业产生影响,而且在社会各界引发深入讨论。其焦点是出口禁运触碰了中国通信产业核心技术缺失的痛点与“缺芯少魂”的问题,现已再次成为我国相关部门与实体产业企业发展的核心要议。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已建立起世界上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拥有世界上品类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能为人类社会在物质、精神生活和自然环境改造上生产价格优廉、品类齐全的产品,成为世界上名符其实的制造大国、经济大国。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前段“粗放型”的发展,各类别产业发展利润分配欠科学,金融、证券市场乱象丛生。导致我国“虚拟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的野盲生长,为一些商家投机暴富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温床”。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撰文表示(1):“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

  多年来,随着楼市的飞速飚升,不仅让一二线城市房价创下历史新高,而且在三四线城市及县城“去库存”中却又摧化演变“抢房潮”。房地产市场的规模之巨、住房市值之高、利润之丰,使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挤压,许多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又加上科技创新机制欠完善。造成我国在芯片、飞机发动机、超精密机床、新材料、生物医药、OLED面板等核心科技领域上依旧受制于人。用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南开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院长夏斌的话说(2),“严防金融风险,必须坚持‘房住不炒’,尽快建立一个确立长效机制房地产统筹研究小组。由住房建设部挂帅,人民银行、银监会、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一项项有效的政策措施,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如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整,中国早晚出大事。”

  近几年,虽然我国在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飞奔、“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集成电路等创新上呈跨越式发展。但目前中国仍有许多产业像电子产业一样,核心技术仍被外企垄断,“缺芯少魂”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如: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特种钢铁却大量依赖进口;中国高铁核心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却来自西门子;中国圆珠笔产量世界第一,仍做不出圆珠笔芯的滚珠;中国的PC产量第一,计算机的芯片基本被美国Intel 和AMD垄断;中国汽车市场名列世界前茅,汽车发动机仍受制于人;我国医药市场全球第二,创新药仅占全球6%,94% 以上为仿制药,这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国药产业多年来没有发挥它独特的优势,值得我们深思!

  前车之鉴 今日之机。在全球产业变革与科技日新月异的国际竞争时代,中国企业要想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大中小型企业,必须规避“传统式”组装加工发展模式,倾力培育企业拥有自主技术创新与品牌经营创新能力。突破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与民族自主品牌上的发展瓶颈,才是我们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与品牌强国的要诀所在。

2.jpg

  面对我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上的差距,我们不能盲目悲观,关键是要找准我国产业发展与企业基础技术创新不足的节因在哪?凝聚更大的改革力量,构建与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坚持以卧薪尝胆的决心和勇气,补齐中国实体产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短板,自主研发与掌握核心技术。可以断言,从现在开始,只要下决心彻底堵住中国各产业企业利润分配失衡之弊,严抓金融管控,在人力、财力上重点向实体产业与现代农业倾钭,让更多的科研院所与实体产业企业进行基础研发,凭着中华儿女的勤劳和智慧,用不了多长时间,中国整个民族产业企业必将在核心技术与品牌经营创新上稳健迈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

  毫无疑问,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不少领域跃居世界前列,其主要得益于我国独有的几大资源优势:

  一是体制与决策优势。我国是一个以中央集权的国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可迅速整合中国各类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层面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上重点扶持,中国高铁的成功案例足以见证。同样,国家为改变液晶面板落后于人的状况,大力支持京东方,投入巨额资金建设液晶面板线,成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量的企业。

  二是巨大的市场优势。中国人口在世界上占四分一,消费潜力巨大。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市场的购买力在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可比,市场潜力越来越大。庞大的市场消费需求,有利于企业各类别产业极易形成规模化,能让企业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如电子器件、钢铁、通信、汽车、各类机床、医药、食品、家用电器等等。

  三是丰富劳动力与人才资源。中国人口众多,且勤劳勇干又充满智慧,善于吃苦,为我国各产业企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与人才资源。据2017年权威数据显示(3):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1.75亿人,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达15.5%。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总量分别为729.0万人、4334.1万人、7328.1万人、4501.0万人、1692.3万人、75.9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资源总量分别比2020年规划目标超出3.2%和15.4%。因此,各类型产业企业在中国具有先天性的发展优势。

  四是雄厚经济实力与金融资本。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资本。以去年为例,2017年全囯GDP为82.7万亿元,2017年中国财政收入为17.25万亿元,同比增长7.4%。世界排名第二,具有足够的财力,随时为各实体产业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在我国不缺市场、不缺人才、不缺钱、不缺政府支持的强大背景下,首先,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解决当前制约基础性研发与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相关政策、措施和企业决策层的认知及企业家的责任等深层次问题。因此,根据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20日至21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4),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市场中的引领作用。下决心从源头抓起,强化金融、证券市场管控,构建良好的产业体系与利润分配标准,从快、从重严厉打击在虚拟经济、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让中国所有企业与民间资本均回归于实体产业的创新发展,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主、中小企业为辅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专注于企业品牌经营创新,把核心零部件与上下游产品做到极致。着力造就中国实体产业企业各类别产品迅速向国内外细分市场渗透,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坚固的基础。

  其次,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要求。大力吸引一批国内外顶尖级科学家,为他们在工作、生活上提供舒适环境和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安下心来,专心致至地长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及各类别产品技术升级进行潜心研究和开发,抢占国际核心技术的制高点。同时,以政府为主导,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财政拨出专项资金,迅速建立与完善各门类齐全的科研机构。分别对电子产业的芯片、飞机发动机、超精密机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及简单的圆珠笔芯和高铁的螺丝进行研发。使我国各类别产业在先进技术和精湛制作工艺上得到全面突破,并着力推进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真正让科研成果在企业快速形成产业化,彻底改变我国许多产业中的关键材料与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另外,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品牌经营创新上,我们企业要充分发挥在市场上的主体作用,彻底抛弃社会某些浮燥的心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放眼全球,立足中国,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专长,抢抓全球产业变革时代的旷世机遇。主动适应市场,狠抓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在品牌经营上精耕细作、不断创新,倾力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用匠心、耐心、恒心和信心,把企业自主产品与品牌做专、做优、做到极致,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大家知道,任何一个国内外成功企业,要想自身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同行业领域内形成独霸一方的垄断局面。企业就必须在产品、技术与品牌服务上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基于这一核心要点,我们实体产业企业就必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与家国情怀,认准企业自身产业发展目标,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匠心锤炼自身企业百年品牌。华为、格力、北京同仁堂等优秀企业的专注和坚守,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弥足珍贵,很值中国企业学习!

  再次,中国每个企业要想把自身产品与自主品牌做到极致,我们企业就必须具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断对企业自身产品进行创新优化,掌握国内外同行业顶尖技术,匠心打造品质上乘可靠、品牌服务卓著,才是中国企业当今与未来发展的根本。因为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欧廷君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