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闻营销:“美的”与“赵忠祥”咋就成了难兄难弟?

日期:2007-10-11 浏览:161 作者:洪仕斌 来源:品牌中国网

    9月29日,一篇“美的与华帝竞购帅康”的文章,无非成为了国庆前期,家电行业的又一亮点新闻!
 
    事情的原由是这样的。据某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美的集团一直筹划并购浙江帅康电器公司。据悉,黄健担任美的日电集团总裁以后,就开始对厨卫事业部进行调整,主要意图是做大这一块市场,而考虑收购帅康电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该人士还透露,竞购帅康不止美的集团一家,竞争对手是华帝燃具公司。“华帝在厨卫小家电领域的胃口也很大,近期全面接管了普田公司,又获得了奥运火炬制造商的称号。通过收购兼并,增强在厨卫小家电领域地位的意图很强烈”。
 
    事情刚过不久。10月9日,《北京商报》又以“帅康否认被美的收购”一文,否认收购事实,并针对9月29日媒体刊登的“美的与华帝将竞购帅康”的报道,发表了澄清声明。澄清声明称:“截止到目前,帅康集团在公开及私下场合,从未与其他企业就企业并购问题,有过任何形式的接触。”帅康表示,在美的与华帝竞购帅康电器的报道中,两次报道“美的集团一直筹划并购浙江帅康电器公司”、“竞购帅康不止美的集团一家,竞争对手是华帝燃具公司”等信息,对帅康企业及帅康品牌造成难以估量的恶劣影响。据悉,帅康集团的多个竞争对手拿着相关报道在卖场,使帅康集团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给公司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帅康集团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并不排除采取法律手段解决的可能。
 
    家电行业几时兴起了“绯闻”化。这让我遥想起了2004年4月,“赵忠祥与饶颖的绯闻”事件。饶颖到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起诉称,她于1996年在中央电视台当保健医生时,认识了赵忠祥。自1997年9月,她长期遭受赵忠祥的性虐待,并由此引发疾病的折磨,致使其精神极为痛苦,工作丢失、生活无保障,故要求法院判令赵忠祥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共计一万元。之后饶颖通过日记与录音,又将此事件推向了高潮。虽然2004年10月,法院最终审查裁定:驳回饶颖的起诉,并认为,饶颖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对赵忠祥提起的民事诉讼,已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处理,故原审法院裁定驳回饶颖的起诉。并认定了饶颖的上诉主张不能成立,法院不予支持,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一、二审案件受理费各50元,均由饶颖负担。但赵忠祥确是被此事件整的够辛苦!
 
    中国有句俗语:“人怕出名,猪怕壮”!的确如此,赵忠祥是因为出名了,所以遭来了绯闻;美的出名了,所以就有人或者企业想伴伴美的,想混点名气,只是手法有些过于“忽悠”!从美的真假“蒸标准”到“美的竞购帅康”此事件,两件事情在这么短的时间,相继出在美的身上,这不得不让我看到家电行业,好象都在走娱乐化的路线,虽然明眼人都能看出,事件背后是有人“恶搞”的行为。因为从美的收购帅康的文章来看,里面不仅是缺少收购细节性的内容,谈的更多的是厨卫的发展与帅康的背景,以及美的组织架构的变革等等南辕北辙的现象,所以此文章谁都能看出是什么行为了,只是手段还有点低级罢了。所以我建议幕后操纵者,你想成功地策划一件“绯闻”,应该学学赵忠祥性骚扰事件中的饶颖,人家可是录音、日记等证据样样俱全!
 
    综观家电行业,近二十年的传播手段,从广告战到品牌战,从新闻战再到“绯闻”战,这不得不让家电行业进行一次大反思,因为这种绯闻背后,不仅是纯粹的炒作,更是天大的谎言与欺骗。所以我要告诫幕后操纵者,当你的谎言和欺骗愚弄了读者的信任,你就需要反省,他有可能是你的消费群体了,所以你的行为就有可能令他们进行唾弃!况且,侵犯民众的真实知情权,根据现代刑法学原理,已经属于抽象犯罪的范畴。也就是说,不必存在现实的损害就足以认定你是在犯罪。所以伪造报道事实,读者可以根据法律原则与要求,以公共知情权的名义追究造假者的责任!
 
    其次,媒体也应该以公正的事实予以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要给读者一个假象的诱导? 因为“美的与华帝竞购帅康”此事件,虽然炒作的幕后有操纵者?那么,这个天大的谎言,又是怎样出笼的?我们无可否定是某些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绯闻”成功的散布,首先在某些媒体进行了刊登,并引起了轰动,从而倒至一些主观臆断的东西被无限放大,再加上部分媒体盲目的跟从,所以才造成了“绯闻”的放大。正因为有了这种盲从,听风就是雨,遇事不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与论断,才倒至“绯闻”成为“大新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媒体已经逐步实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据报道,目前共有560家广播电视局、1930种报刊、75万人的新闻从业人员(其中持有官方记者证的约15万,剩下的大都属于临时雇员),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信息市场,也出现了极其激烈的竞争。在这样的崭新格局下,如果没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充分的权利保障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以纸包火的捏造绯闻事件难免还会出现。毋庸讳言的是,捏造绯闻不仅是在犯罪,而对于来自任何方面、采取任何形式的绯闻造假,更不能姑息或放纵——这样的行径是违反职业道德和纪律的、极其恶劣的,需要团体自律机制的束缚、行政主管部门的处分以及社会舆情公论的制裁。只有这样,才能还给民众一个真实的知情权力!!!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洪仕斌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