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制造的脊梁

日期:2008-01-22 浏览:85 作者:于清教 来源:品牌中国网

    美国人萨拉·邦焦尔尼在《离开中国制造的这一年》一书中描述了没有“中国制造”的烦恼,“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鳄鱼医生’、充气游泳池、塑料光剑,掰着手指头盼望这一年早点过去,他们就可以尽情地买中国的玩具了。”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贸易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在扩大,“中国制造”参与的贸易份额越来越超乎世界的想象。1978年世界贸易总量仅为1.7万亿美元,2006年这一数字为14.38万亿美元。贸易量的扩大使得中国和西方、西方和西方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国外不断有人开始妖魔化“中国制造”,甚至不问青红皂白全盘质疑。尤其是去年夏天以来,中国的食品和产品安全更激化了包括美国公众在内的西方国家的担忧情绪。

    有人问,为什么世界市场上到处是中国货?不言而喻,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但在以平常心态对待“中国制造”风波的同时,我们冷静思考后发现,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关注的并不是中国制造了多少,而是中国在制造什么,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制造”的价值标签意味着什么?

    刚刚走过的2007年,是世界经济冷热与喜忧各参半的一年,但我们也惊喜地发现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健持续发展的同时,“中国制造”的运行有几个显著特征值得我们关注:高速增长;业态革命时代到来;虚拟经济繁荣;基础性产业发展神速;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

    有机构分析认为,2007年中国经济的年度关键词可以概括为“业态创新”、“中国制造”、 “金融生产力”、“生态文明”、“社会成本”、“收入增加”。

    寻着这些关键词的价值轨迹,我们对2007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和热点亮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后发现,“Made in china”正展现出新的亮点:

    业态创新打造了行业冠军集群,央企整体上市催生了新国企,金融创新也成为经济运行的新发动机,重装备业总体走强,能源、资源领跑资本市场,绿色产业迅速提升,“嫦娥奔月”助推中国航空业,食品、餐饮升级换代提速,服装、纺织由数量扩张迈向品牌打造,网络经济爆发新活力,汽车行业升幅创造世界奇迹等。

    但是这些热点、亮点并不能代表中国制造的全部,也并非中国制造的全部真相。

    各项资源成本上升,中国制造显发展隐忧

    上游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产能仍在盲目扩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海外反倾销紧锣密鼓,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宏观调控愈加从紧,再加上来自商业连锁渠道的利润与市场双重打压以及物价上涨和内需不振等种种因素,中国制造企业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2007年。但回头看,中国制造的隐忧也在显现,而且在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司全球化领域相比,中国制造的资源危机日渐加重。

    劳动力成本,民工荒,蓝领技师匮乏

    每年春节前后见诸报章最吸引眼球的是江浙、珠三角等地发生的“民工荒”,如今这些区域性的问题已经在沿海地区和中部中心城市蔓延开来。当地不少企业由于大部分工厂工人待遇不高、人员流动大,导致到了用工旺季招不到合适的工人,甚至连机器开不起来。人力资源的紧张导致企业制造成本增加,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和许多企业的重视,特别是技术工人的紧缺使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束手无策,甚至在上海、青岛、广州、苏州等地出现了某些制造业的蓝领技工年薪达到10万元以上的现象。由于劳动力的频繁流动,紧急培训上岗很容易造成产品装配质量的不稳定等不利影响,这无形之中也增加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制造成本增加

    能源和原材料威胁日甚,企业支付成本不断攀高。进入2007年以来,油价一路“高歌猛进”,2007年底突破了100美元/桶,再加上美国次级债的危机影响,世界经济一片惊恐,中国等新兴工业国家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能源等基础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中国相关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制造成本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发展的竞争力。

    土地资源的紧缺

    土地和环保问题上紧企业成本弦,这几年国家对房地产、钢铁、能源等行业采取了持续的严控政策,中国企业高耗能等行业扩张受到限制,土地成本大幅攀升。而且由于国家采取了新的农业政策,对违法违规占用农田给予了严厉打击,使得靠“圈地”增值、囤富发展的企业遭受致命打击。

    环保成本增大

    这些年来,国家对环保问题的治理和重视,环保手续审批的严格也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投产的项目中,企业为环保支付的成本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战略视野进窄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世界市场边界的开阔为中国制造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和广大的市场。许多企业在时代的机遇中呈现出成倍增长,并通过规模经济取得了高额利润。众多的暴利机遇引诱许多企业实行多元化发展并取得了巨额回报。但也有很多企业在平衡短期或长期的战略时,迷失了自我,有的甚至只是投机取巧、急功近利。

    而实际上,在中国制造陷于困境或者发展乏力的时候,在战略迷失、执行迷茫、竞争力丧失的阵痛期,当众多中国企业的高管与中层频繁发生人事震荡或出走的时候,企业面临的已经就是黄色信号灯了,这时我们如不去主动放慢发展速度,不去主动战略转型以适应市场生存环境的变化,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世界国家制造业崛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利润逐渐减少等原因,难以在国内生存下去,因此转而向海外开拓新的生产加工基地。由于这种产业转移,使得中国制造工业发展迅速,中国大陆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集中地。

    而如今,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交棒”的危险:2007年,世界制造业已经呈现向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劳动力或土地资源等成本更低廉的国家转移的趋势。居安思危,如何在中国的产业优势丧失之前及早树立起国际化的品牌,是历史赋予中国制造业领袖品牌的重任。

    核心技术与整体创新匮乏

    中国制造的产业价值链一直是中间大、两头小;而在国外企业的增值比率中,营销占到30%,研发占到40%,采购占5%,制造只占10%,分销占5%,服务占10%,这也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缺乏和产品核心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我们不少企业已经满足于这个10%,言外之意:没有这10%,我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思路决定出路,这也是中国制造业难以持久地赢下去的困惑。

    如我国手机出口均价现在不足85美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缺乏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企业认识了市场也认识了竞争。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中国制造处在世界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在国际竞争中往往显得被动。我国95%的光纤制造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全部依赖进口。资料显示,国内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到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专利技术和世界标准的缺失让中国制造处处受制于人。

    企业实施管理体制创新,才能获取持续发展的动力。中国制造业的创新是群体行为,而不是个体行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的因素,而非技术性的因素,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也必不可少,因为产品与技术创新必须服务于商业模式,真正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品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融合。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瓶颈。自主创新非不能而在于不为,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其中,加强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成就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中国制造品牌危机与声誉管理缺失

    在盘点2007年中国制造业危机时,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对品牌声誉的管理尚存在很大差距,这必然导致中国制造在危机面前缺乏应对与化解能力。

    笔者一直认为,在企业可能想加以量化并记入资产负债表的所有无形资产中,最有价值、最微妙、同时也是最难确定的一项就是品牌声誉。

    或许,这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高管们一直没有认真对待企业声誉问题的原因。虽然这个问题似乎很大,同时又很虚。但是相反,那些注重声誉管理的企业,会将风险作为一个持续性问题来管理,它们不会等到灾难来袭的时候才重新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

    如饮品集团Diageo每月都会编写董事会报告,其中包括一份针对当前所有声誉风险的评估。良好的声誉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拥戴者”,而不是“毁谤者”。

    也正如贝恩战略咨询公司的弗雷德·赖克赫德所言,声誉是一个预测企业未来能否成功的很好指标。

    因此在危机面前,中国企业一定要避免扮演自我毁灭品牌声誉的“小丑”角色。

    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差,在危机突然爆发的瞬间,很多企业并不知道如何应对,不知道该告诉社会公众些什么,不清楚如何控制危机的蔓延,任由危机蔓延使公众变得恐惧起来,原本也许不大的危机,因为批露和处理的不及时、不周密、不得力从而使危机越走越深。如2007年含铅玩具风波的当事企业广东佛山利达老板绝望自杀,而在轮胎风波中当事企业杭州中策却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这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企业声誉管理的真正差距。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于清教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