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购汇源是Web2.0的胜利

日期:2009-03-20 浏览:87 作者:刘泳华 来源:品牌中国网

    3月18日下午,旷日持久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终于尘埃落定。这也是《反垄断法》出台后商务部第一次对跨国公司并购国内品牌Say No。

    对此结果,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当然最发愁的非汇源朱新礼莫属,非但拿不到近200亿的巨额套现,就连股价也来了个“腰斩”而恢复并购前的原状,无异于黄粱一梦。

    “商务部否决并购,对可口可乐来说太划算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勇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曾专门向商务部递交报告赞成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毕竟,高溢价收购生在金融危机之前,伴随着危机的加剧,其在可口可乐内部遭到了诸多中高层的反对。

    商务部的决定公布一天多时间来,各方热议不断。禁购汇源,到底是商务部的胜利、《反垄断法》的胜利?还是保护民族品牌的胜利?抑或可口可乐的胜利、汇源竞争对手的胜利?

    商务部公布的并购审查未获通过的三大原因,以主观性的评论为主而不是客观性的数据。“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它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它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

    其实这三条理由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下,在不影响国家经济命脉的饮料行业,企业间的并购完全是市场行为,相关部门在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垄断行为”下否决一次跨国并购,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其说是商务部否决了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不如说是商务部否决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毕竟,可口可乐代表的是美国文化,是西方的价值观,而可乐在中国的消费群更多地聚集于80后、90后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早在去年9月,新浪、搜狐等几大网站对网友的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网友反对可口可乐收购行为,人民网更有超九成网友认为收购涉嫌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企业。

    网民的强烈反对并非缘自纯粹的民族情结,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不计其数。而大多数民族品牌在被外资收购后便被“打入冷宫”,从昔日的“明星”演变成“跑龙套”的角色,有的甚至连“跑龙套”的资格都没有了。活力28、美加净、小护士、大宝、苏泊尔……不一而足。

    当民族品牌把外资收购当成是进入好莱坞成就“国际明星”美梦时,就注定了迟早会成为别人的一枚棋子,而诸多的事实也一再证明,那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尽管在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协议中,有“保留汇源品牌”的一纸承诺。

    凯雷并购徐工一案,由于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以博客为阵地的激烈反对而叫停,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属于机械行业,涉及国家经济命脉。而果汁,虽然关乎民生,但并未影响“国计”,就算可口可乐并购成功,消费者完全可以决定是否喝它,而朱新礼也完全可以再造一个汇源。因此,对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案,商务部的心态是很矛盾很复杂的。从某种角度上讲,是网民帮助商务部做出了禁购汇源的决定。

    此次并购案被否决,对可口可乐来说实质影响不大,甚至是消除了高价收购的风险;然而但对汇源来说,将面临品牌和资金的双重损失。朱新礼畅想的从产业链下游走向上游的美梦将付诸东流。汇源将再次在资金缺失、下游利润日趋摊薄的条件下艰难前行。

    朱新礼也许会纳闷,看似一路坦途的收购案为何突然夭折?要知道,在两个月前的“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送给他的颁奖词是:他融汇天下资本,将源自沂蒙山十六年的果香,凝成可乐的国际佳酿。

    要怪只能怪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影响到了民众的心态,要怪只能怪三鹿、蒙牛等一系列不光彩的企业带给民众的信任危机,要怪只能怪他说话太直白抛出“把企业当儿子养、当猪卖”的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尚未完成市场化的市场经济中,完全照搬西方的套路做企业,终究是要碰壁的。

    一言以蔽之,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在金融危机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基于民意的巨浪反对声,按照可控性极强的《反垄断法》做出的贸易保护主义裁决。

    (注:作者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平面媒体欲选择发表请与本人联系)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刘泳华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