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企业如何创建品类?

日期:2009-06-09 浏览:108 作者:沈志勇 来源:品牌中国网

    品类建立品牌
 
    我们知道,顾客在实际购买过程中,买的是品类,买的是品类第一,而不是某个品牌。比如:要买碳酸饮料,大多则买可口可乐;要买运动饮料,大多则买脉动;要买纯净水,大多则买娃哈哈;要买茶饮料,大多则买康师傅。。。。。。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购买呢,因为他们只记得第一,也只认第一,就象他们记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而记不住第二个;他们记得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而很难记住第二高峰的名字;诸如此类,消费者最青睐第一。
 
    可口可乐和脉动等品牌,在各自的类别里,都是第一品牌,所以它们最易被消费者购买。
 
    所以,我们说:“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
 
    作为一个新品牌的打造者,其实,你不是在打造一个品牌,而是在打造一个品类。你只有把自己品牌打造成为品类第一,你才更容易生存。“第一者生存”,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那么,什么是品类呢?
 
    品类不是品牌,是多个品牌的集合体,如果汁是一个品类,运动饮料是一个品类,纯净水饮料是一个品类,碳酸饮料是一个品类,茶饮料也是一个品类,等等。
 
    同时,我们要记住,市场营销并非品牌之间的竞争,它是品类之间的竞争。那些能发明和主导新品类的公司将会成为赢家。
 
    创建品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开创一个全新的品类;第二种是挖掘行业资源,打造出本身就已经形成的品类。
 
    挖掘资源也能创造品类

 
    对于很多老品牌来说,企业多年积累的文化、历史、技术等资源,通过挖掘、嫁接、并重新包装,也能成为一个品类。
 
    笔者曾经主持策划的中华香烟,就通过挖掘资源创造出一个品类。
 
    我们在市场洞察中分析到:从烟草行业的市场规律来看,云南烟,是唯一一个在中国消费者心智中形成了成熟品类的烟草品牌舰队。
 
    云南烟品类的共同属性是原料资源:云南(中国唯一)盛产优质烟叶。云南烟正是利用资源优势,形成了自己的品类市场。
 
    云烟大品类各个品牌在全国市场的布局,很符合市场自身——也就是消费者对云烟品类属性认知的规律。
 
    中国烟草品牌恐怕没有哪个品牌不感到云烟品牌舰队扑面而来的强大压力——这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极少有品牌能与一个成熟品类相抗衡。
 
    当我们在对中华香烟进行营销诊断时,惊讶地发现,中国烟草除云烟之外的第二个品类,正在一个小范围内逐步形成并且扩散。
 
    这个品类形成的核心是上烟,确切地讲,是“中华”。
 
    1951年问世,直到1988年还属于国家特供烟的“中华”,其表现完全不是一个单纯的品牌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这一品类形成的源头,正是在“中华”37年的神秘文化现象之中。文化催生消费者的普遍认知,由此诞生品类。
 
    这一品类已具备基本属性:第一流的烤烟技术。在部分区域里,品类下的各品牌,如红双喜、牡丹等品牌也已经出现群体消费者联动认知反应。
 
    “中华”在将来可以利用的巨大资源——沪系烟形成了中国烟草第二个品类效应:                       文化+技术。
 
    在已经具备品类雏形的情况下,中华烟如何带动沪系香烟品牌舰队(熊猫、红双喜、牡丹、中南海、大前门等)做强做大呢?
 
    我们为它提出了“中华系”的品类概念,并对该品类从品牌架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技术资源、原料资源等各方面,构建了品类的基本属性,同时,提出“系出中华、质量保证”的品类背书口号。获得客户高度的评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打造品牌的核心是创建新品类,不管是新品牌还是老品牌,都可以通过创建品类来打造品牌。总之,找到一个突破性的新品类,你就会得到财富的青睐。

    沈志勇: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上海某著名服装企业原营销总监。电话:021-31357658;网站:www.chaoxianzhan.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品牌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沈志勇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