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追求做精单品求利润\做深产品求空间,还是追求快速扩张求空间、做大规模求效益?目前,对于中国市场的不少家电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选题。随着市场环境不断恶劣,经济压力不断加剧,企业趋向“利润”还是“规模”,到了该抉择的时候了。
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调整阶段。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示,将把多年来8%以上的中国经济增速调低至7.5%,这是中央政府首次主动调低经济增速目标。作为中国发展最为成熟行业之一的中国家电业,在经历了兴起、发展、挣扎和重组四个阶段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家电行业也进入到了由快速发展向调整转变的分水岭。
众所周知,家电企业前十年的发展模式是先做大、再做强,规模和效益并重,这套发展模式对于当时的家电企业而言是可取的。在市场快速发展时期,规模可提供给企业发展所需的成长空间。而速度和规模,一直是家电企业快速发展的制胜法宝。前几年中国市场还属于一个发展型、机会型市场,洞烛先机,先人一步,有时就能步步制胜。
而如今,随着进入者的不断增多,价格战的日益惨烈,导致行业利润持续缩水,家电企业之间不断整合和重组。例如长虹并购美菱,美的收购小天鹅等,中国部分家电企业已经成长为巨无霸,规模基本上发展到了极致,靠规模产生效益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那么之后企业的效益从何而来?其实,效益的获得要靠技术、管理、服务,实行战略转型,变粗放为精细。以规模为导向的经营方式,因其较低的盈利空间,往往导致企业对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疏忽,从而压缩了企业向上扩大利润的空间。
当企业的发展走到这一阶段的时候,过往的规模导向,量本利的思维模式,早已不适合企业的发展。反而以利润为导向的思维才能让企业在恶劣的市场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我们不得不承认,企业发展初期,规模销售能够帮助企业迅速占领市场。企业规模的大小,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绝不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最终目的。
对人而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有资本去谈其他。企业如人,最重要的也是健康,而健康的基石是利润——这是企业的核心使命。但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常常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被忽略或扭曲,目标的多元化和模糊化,常常会使企业遭遇危机或者突然死亡。
利润为王,应该成为每一个企业家的座右铭。以利润拼规模,也许规模得到了扩大,但若是没有足够的利润,去维系这庞大的规模,最终结果往往是鱼和熊掌兼失。
过去,美的一直注重规模销售,从而产生了规模增速虽快,但利润却不高的局面。今年,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召集旗下各产业集团的相关领导人召开会议,对美的集团原有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何享健在会上宣布要摒弃以往大规模低成本的战略,转而加大科研投入,以利润为中心,不贪图企业发展虚名,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的调整充分说明了,美的一改过去以规模为导向的发展方式,开启了以利润为中心的新思维。美的的战略调整告诉我们,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每一个延伸目标都要以利润作为核心,有了这条主线,决策要素就变得清晰简约。
综上所述,家电企业到了以“利润”为导向的时候。
首先,站在竞争看市场。企业发展初期,虽然通过价格竞争能够很快地占领市场,但是长期的价格战不仅无法满足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而且很容易破坏市场秩序。因此,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以利润为导向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自己的市场。其次,站在产业看战略。每种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处于不同的发展状态需要调整相应的发展战略。企业要想长远地发展下去,就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不同的产业状态调整相应的发展战略。最后,站在环境看企业。不同的市场环境、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企业只有以市场经济环境为风向标,透过目前的经济市场环境分析企业发展方向,及时地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家电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多元化地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企业发展,站在不同的阶段调整企业战略,从而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品牌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转载请标明---来源:品牌中国网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洪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