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售巨头再现中国大甩卖,物美缘何牵手麦德龙?

日期:2019-10-25 浏览:459 作者:刘永煊 来源:品牌联盟网

  今年来,继家乐福中国易主苏宁后,又有一家外资零售巨头“卖身”中国本土企业。

  最近,德国、欧洲第二、世界第三的零售批发超市集团麦德龙宣布以19亿欧元,约合149亿人民币估值将其中国业务卖给本土零售企业物美集团。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团将在双方设立的合资公司中持有70%股份,麦德龙保留持有20%股份,剩余10%的股份将由小股东持有,多点Dmall则将成为麦德龙中国的技术合作伙伴。

  至此,长达一年多、吸引了国内众多资本财团的“麦德龙中国大甩卖”的传闻终于尘埃落定。

  一方面,物美集团击败众多竞购对手,成功“拿下”麦德龙中国,成为大赢家。另一方面,麦德龙中国正式被物美收购,这是麦德龙进驻中国23年以来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到目前,麦德龙中国在内地59个城市共有97家商场,约有11000名员工及1700万客户。而成立于1994年的物美集团,2003年香港上市,是北京及华北地区的连锁超市集团,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5%,共有693家门店,津京冀地区年销售额达到200亿。而成立于2015年的多点则在中国生鲜电商平台排名中名列前茅,以数字化赋能线下商家。雄霸一方的物美“狼性”满满,德国“龙”与中国“狼”的共舞,耐人寻味。不过,麦德龙保留中国业务的股份,也有着其对中国市场的恋恋不舍。

  世事如棋。

  万万没想到,中国本土商超连锁经历20多年的争夺战越挫越勇,而一向趾高气昂的外资跨国零售商超,却在这片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神奇的国土上近乎“全军覆没”。

  今年以来,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易主苏宁,德国连锁超市巨头奥乐齐在上海试水亚洲首批线下店,上海高岛屋百货放弃关店继续营业,美国零售巨头Costco强势登陆上海,最近物美又入手麦德龙……一边是中国力量的“再下一城”,一边是外资巨头的“死心不息”。

  不过,放眼当下,中国零售市场业态已经是“中国人的天下”,除了沃尔玛与其旗下会员制超市山姆会员店以外,其余外资巨头似乎不过是在拾慧“豪门剩宴”。

  随着麦德龙中国业务的“抽身离去”,只剩下深耕多年的“独苗”沃尔玛中国及初来步到的Costco等一众“抢滩者”在“风中狐疑与凌乱”。

  靴子落地:麦德龙中国与物美的“商业合谋”

  近年来,虽然麦德龙中国业务一度传出转手与诸多财团洽谈的消息,但“那只靴子”还没掉下来。而随着物美的入主,一切走向终于明晰。

  首先,是麦德龙中国股权交割与分配,以及后续经营管理问题。

  10月11日,麦德龙集团、物美集团、多点Dmall联合宣布,物美就收购麦德龙中国控股权已与麦德龙集团签订最终协议。据了解,交易双方预计最迟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交易完成后,麦德龙集团预计将收获10亿欧元的净收入。

  另悉,麦德龙中国接下来将继续以“麦德龙”品牌经营,新合资公司将保留目前的管理团队和员工团队,而麦德龙集团还将在新合资公司七人董事会中获得两席。可见,不同于许多外资巨头的全身而退,麦德龙中国与物美集团方面的交易有着更多的“合谋”。

  其次,是麦德龙中国业务易主后的走向,以及战略部署问题。

  “我们深信,物美集团和多点是麦德龙集团理想的合作伙伴,我们同时拥有零售DNA和卓越的数字化优势、对本地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具备在中国整合发展跨国品牌、提升客户体验的成功经验。”对于此次收购,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董事长张文中曾如此公开表示。

  就收购麦德龙中国一事上,张文中还在10月12日的南开金融论坛上,总结了收购麦德龙中国的三点原因。第一,物美集团要学习欧洲企业严格的质量把控标准,第二,中国的零售企业规模需要扩大,第三,在数字化时代,零售企业的重新组合具有重大意义。

  而张文中的话这也解释了,为何麦德龙仍在合资公司保留20%股份,拥有董事会席位和控制权。而这次物美收购麦德龙一事上,多点的出现,也说明了物美对传统零售深度结合数字技术的方向。据称,物美希望借助多点的数字化能力,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到家到店一体化,以提升传统线下零售商超的效率与体验,引领产业转型与升级。

  最后,是麦德龙中国业务将在物美集团里扮演怎样角色的问题。

  尽管物美方面称看中了麦德龙的优秀的管理运营经验与团队,不过在传统零售业态饱受互联网冲击、甚至被誉为日薄西山的情形下,物美“吞下”麦德龙弥补集团对零售业态布局的短板的取向是此次并购的“正解”。

  由于物美以大卖场及小店等经营模式为主,其B2B端的客户零售及会员制服务方面表现较弱。据悉,早在2015年,物美就曾推出过高端超市“尚佳”,试水初期也收取会员费、走精品路线、着重引入进口商品等,可惜后来“尚佳”超市却悄然关店。就此来看,收购麦德龙中国将是物美重新补足“会员模式与精品超市”拼图的绝佳手段。

  在物美方面看来,麦德龙拥有专业的管理和服务团队,尤其是其在B2B业务方面完整的运营与服务体系,还有包括“酒店、餐馆、机关、企事业、学校、幼儿园、食堂”等单位对麦德龙可溯源食材的高度认可,收购了麦德龙就意味着“开启了一扇通往B2B业务”的金色大门。

  而麦德龙在B端方面积累的优秀基础和经验,以及在供应链、会员资源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将直接为物美所用。接下来,麦德龙中国也将成为物美再度强化诸如企业礼品采购等toB端业务、再度发力会员制商超业务的“马前卒”。

  而且,通过“买买买”实现快速扩张,也很符合物美的调性。例如,如今物美旗下的美廉美超市、百安居、新华百货等,都是花重金收购来的。在“合适时候以划算的价格”入手垂涎已久的麦德龙中国,显然不让人意外。

  还是永辉出局:阿里?腾讯?“王”顾左右而投他

  就麦德龙对中国区业务转手一事上,麦德龙看了看前来的众人,谈了谈阿里、腾讯、永辉、苏宁,然后,“王顾左右而言他”,经历半年多谈判后,最终选择了握手物美。

  据悉,在麦德龙中国业务竞购初期,有包括“苏宁、阿里巴巴、万科、永辉、腾讯、大润发、复星国际、物美”在内的至少有8家公司参与了竞争,而在最后一轮“争夺战”中,则由永辉和物美争夺,最终物美夺标。

  而这一场景,在上次家乐福收购一事上也曾“无比熟悉”地上演过。早在2018年1月23日,家乐福方面就曾宣布,腾讯与永辉将对家乐福中国进行潜在投资,双方已签署了投资意向书。那时候,业界一度认为,接下来永辉进一步入主家乐福犹如“探囊取物”。可惜,今年6月份,苏宁宣布收购家乐福。

  家乐福“牵手”计划落空后,中国版图上仅存的并值得入手外资零售巨头所剩无几。在麦德龙发出有意转手中国业务消息后,永辉其实也很早就积极接洽麦德龙,永辉方面也承认过对麦德龙“感兴趣”。这些信息,似乎都在释放着永辉超市对麦德龙“志在必得”的信号。而永辉此前也曾发布过声明称,公司与麦德龙中国有过初步沟通,但未形成任何一致性意见和任何文件。直到7月份,永辉超市、物美入围麦德龙中国业务的最后一轮竞标,永辉还与高瓴资本联手“出击”。可惜,功败垂成。

  就永辉在并购麦德龙失利于物美一事上,永辉超市管理层方面的收购欲望与激情不够强烈,是主导因素。从上次错失家乐福中国也可以看出,永辉方面高层就大宗收购一事上一向谨慎。而这一再的谨慎,往往让其在“临门一脚”上功亏一篑。

  当然,永辉超市至今以中国传统零售商超模式为主,且没有仓储会员店计划,也缺乏相关业务与团队接管麦德龙,假若永辉超市入手麦德龙,在永辉方面看来,应当是一次“重大冒险”。而相比之下,物美早早地就试水高端超市会员店,而且试水失败后仍念念不忘“再出发”。物美对于麦德龙的“仓储会员”模式心仪已久,这让其决心无比强烈,最后麦德龙中国最终“花落”物美其实是有理由的。

  不过,至此有不少人会疑惑。为何麦德龙中国并购最后角逐的只剩永辉和物美呢?财大气粗的阿里系、腾讯系等何以入不了麦德龙的“法眼”?

  近年来,阿里、腾讯、苏宁等早已打响了“收购战”,从百货购物中心到商超到大卖场,从大卖场到便利店连锁,无孔不入的线上打通线下的“新零售”风潮,几乎瓜分掉了可以“入手”的市面上大部分线下零售渠道。纵观当下,阿里系与腾讯系交锋尖锐。腾讯系阵营有永辉、步步高、海澜之家等,而阿里系阵营则有银泰、三江、高鑫、苏宁、百联等。

  不过,就企业并购一事上,参与并购企业的决心是一回事,给出的价格是一回事,而基于企业文化及管理层偏好更是另一回事。

  据称,此前阿里在收购麦德龙的洽谈上,很大原因就是双方在控制权上相持不下。阿里的帝王家野心昭然,意在大量入股或收购成熟零售渠道改造线下门店、加码新零售项目。那么,麦德龙管理层收到钱了就可以走人了,还想保留控制权?没有的事。

  而入股了永辉超市的腾讯系则更偏向深谋远虑,希望自己所投资的都能提供战略支持。而腾讯在2018年宣布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中,有着相匹配的智慧零售行业的成套解决方案。假如入主麦德龙,腾讯也旨在布局零售业态、构筑“智慧零售版图”,而不是介入实际经营。

  这样一来,选择阿里就意味着和盘托出,选择腾讯就意味着强化现有优势。那么,选择永辉和物美呢?这里面有着更大的野心与想象空间。

  从2006年起,物美通过收购企业实现大规模扩展的脚步就没有停过,十三年来,物美的并购花销已近百亿元。而事实上,物美收购英国百安居、韩国乐天、日本大荣等在华门店后,这些资源的重组都比较成功,麦德龙方面也是看在眼内的。

  而缔属腾讯系的永辉超市方面业务对toB端业务的缺位,如选择麦德龙则是要加强与巩固B端业务优势。但麦德龙的这种“仓储会员”模式,显然是与永辉超市现有商业体系与模式存在较大冲突的。

  当然,列强相争,就看谁能给出更高的价钱,更多的溢价。而对此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刘永煊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