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信:太古洋行——比百年企业多50年(四)

日期:2022-05-25 浏览:6655 作者:陈士信 来源:品牌联盟网

  与时俱进

  太古洋行在香港落地生根,并渐渐长成“参天大树”——在国际贸易、轮船运输、制糖、船坞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凭借已有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独特的战略远见及文化基因,太古洋行逐步进入多个新兴产业,让公司迎来新一轮大发展。通过投资介入一个新行业,对于拓展商业版图来说,可能是相对好的一种方式;尝试性投资,有时会带来巨大的惊喜。之于太古,进入航空运输领域,大致如此——也有领导者坚定想进入的战略意愿;至于现代饮料、地产等产业,则有赖于太古前期在厂房、土地方面的“庞大储备”。

  1948年对于太古洋行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太古迎来两个未来极其重要的新兴产业的“萌芽”,一个是现代饮料,一个是航空运输。1948年,一家美资企业在香港找太古租赁工厂,用于开设汽水厂。这家公司似乎并不知名,在香港商界并未“激起浪花”,然而它持有一个未来品牌价值巨大的业务专营权,并且可以通过它链接、扩张更多的商业版图。另一个是航空运输业,1948年太古购入当时规模极小的国泰航空较大的股权。

  1948年,对于太古洋行又是一个灰暗的年份。1948年新中国将要成立的曙光在神州大地已光芒万丈,太古在内地的工厂、设备、轮船,大都因为战争而破旧、损坏,新中国成立后,太古停止了内地的所有业务。太古在内地原有资产之巨,倾注心血之多,“瞬间消失”对于绝大部分经营者、家族来说,都是至暗时刻。

  一位坚强、睿智的领导者,能在企业处于顺境时,全速前进;在逆境中,克服不利,把握新机会,抓住新产业。斯怀尔的孙子施约克(1893-1983)正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商业领导者。1950年,制糖业务、船坞业务全面恢复生产运营,以香港为母港的太古轮船,除稳固之前的航线外,再逐步增加太平洋沿岸的业务网络——此时香港对于太古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1948年,把一部分厂房出租给那家汽水厂,同时尝试性投资了一家小航空公司。

  可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鬼东西”。根据公开资料,可乐是由美国一位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发明的,它是一种能提神、解乏、治头痛的药用混合饮料。彭伯顿发明的混合饮料,最初名为“可卡可拉”,不含气体,饮用时兑凉水,最后变为碳酸饮料——流传与一名酒鬼有关。后来,彭伯顿把这个专利出售了,源于美国,现在世上无人不知可口可乐。

  这个专利带来的“旷古烁今”的成就,如果彭伯顿也知道的话,一定会惊到他“掉了下巴”。可口可乐创立于1886年,意味着可乐这种产品存在超过了130多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迭代消失的产品不计其数,但可乐穿越130多年,依然还在;可乐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经典产品,可持续发展啊,这是一个多好的行业,多好的赛道!单单可口可乐存在的时间,就应当让中国饮料企业致以敬畏之心。近期,可口可乐公司市值达到2600亿美元,约等于17420亿人民币,约等于8.9个格力电器市值。与可口可乐关联最为紧密的知名人物,当然是“股神”巴菲特,截止2021年底,他旗下的公司持有8.5%的可口可乐股份,持股数量4亿股,这在当时相当于236.84亿美元的财富!

  1965年,太古终于出手收购了那家生产汽水的美资企业(Hong Kong Bottlers Federal Inc.),同时获得了极其宝贵的可口可乐在中国香港的瓶装业务专营权!当时这家企业的年产量已经超出了一亿瓶,可以猜测当时太古出价不菲。

  除了厂房(土地)资源之外,太古洋行进入现代饮料业有其产业基础,这也让它比美资企业在主要原料方面更具优势——太古规模领先的制糖工厂及业务。早几年,太古在糖厂边上建设了香港汽水厂——这有被动的因素,为了消化糖厂生产出来的滞销的白糖原料,被媒体称之为“最甜蜜的负债”。所以,太古洋行旗下的香港汽水厂为主体以及白糖、厂房,甚至“来自其水库的水”等资源,与那家美资企业有着显著的协同效应;甚至,借助于现代饮料工厂及产品分销,可以稳定、扩大旗下的食糖业务。

  1974年,那家美资企业英文名称变更为:Swire Bottlers,现为太古可口可乐香港有限公司。其年产量大幅提升,达到了1.8亿瓶汽水,进入了可口可乐瓶装商TOP50之列。在长期的经营及行业沉淀中,“慢工专注”的太古发现了可乐的巨大商机,于是凭借雄厚实力,有意逐步拿下台湾、中国内地甚至美国本土的相当市场经营权——其后组建的“太古饮料”成为当代太古的核心业务和现金奶牛。1978年,“太古饮料”再下一城,收购了美国盐湖城的可口可乐瓶装公司,把业务扩展到可口可乐的美国本土。据说,1979年,这家瓶装公司生产的可口可乐开始“远赴重洋”,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销售,使得40年后可口可乐得以重返中国市场。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改变和商机,太古再次把眼光投向中国,它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重返中国内地的外资企业之一”。其中可口可乐瓶装业务是主要的投资之一。1989年,“太古饮料”在杭州、南京投资兴建了现代饮料工厂,分别成为所在省份极为重要的饮料生产基地。浙江太古可口可乐于1989年10月开业,在杭州下沙、温州滨海设立生产基地,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在浙江饮料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它是否为杭州的饮料产业带来“促进与帮助”?江苏太古可口可乐也成立于1989年10月,经营可口可乐、雪碧、芬达、酷儿、美汁源等品牌,是江苏省最大的软饮料生产基地。1995年,厦门太古可口可乐成立,2006年之后太古持有该公司超过93%的权益。这家公司是可口可乐在福建省的主要专营公司。

  时至今日,“太古饮料”在中国内地14个省市(华南地区为主)、美国西部13个州、香港、台湾,拥有生产、分销可口可乐等58个品牌的专营权,2018年的软饮料销量超过16亿标箱。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太古饮料”营业收入分别为184.21亿、340.67亿、412亿港币,超过400亿港币的“巨无霸”业务是太古绝对的核心之一。2018年,“太古饮料”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美国的收入分别是:213.58亿、23.43亿、15.51亿、159.38亿港币,由此可见内地市场对于“太古饮料”之重要性。2019年起,太古可口可乐在上海成立中国区总部,碳酸饮料持续增长的中国市场成为“太古饮料”、可口可乐的全球战略重点!如此的体量,如此紧密合作的关系,太古能够“轻松”地在“全球品牌价值第一”的可口可乐前,加上自己的品牌!

  1948年,太古洋行还有一个影响未来的大动作,把商业触角伸向了现代航空业。

  太古对于“祖传手艺”是非常重视的,有资料记录,施约克一直坚定执行爷爷定下的“战略规划”——以航运业务为核心,长期重视航运业务(轮船运输)。甚至有资料显示,施约克留下了“新规定”:未来任职的家族掌门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家族成员,一个是熟知航运业务!

  太古洋行得以进入相对陌生的航空业,与领导者施约克确实有紧密的关系。在持续稳定运营的轮船航运这个传统业务的同时,施约克坚定地认为,“航空是未来”。为何说,太古进入航空业只是相对陌生:其一,水上运输、天上运输,可以笼统地归为大物流,水上运输(轮船)这块,太古经验极其丰富,从贸易与货物组织、码头、货运代理、船只等,太古拥有大量的资源。其二,太古介入航空领域,非常有步骤,它从航空维修进入——这块后面也发展成一个大业务。其三,它进入航空业,不是从0开始,是以并购方式参与已有稳定运营的公司主体。

  1947年,一心想进入航空业的施约克依靠重建太古船坞的工程技术及资源,成立了一家飞机修理补给公司。在1950年前后,这家公司与渣甸航空保养公司(应该是“洋行之王”怡和旗下公司)合并,形成了著名的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

  1948年,施约克说服董事会,收购国泰航空“构成管理权”的股份。国泰航空是一家略带传奇色彩的航空公司,值得我们做一些回顾和梳理。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陈士信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