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洋行:比百年企业多50年(五)

日期:2022-06-22 浏览:12293 作者:陈士信 来源:品牌联盟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军用科技被大量转为民用,从某个角度来看,二战推动了人类科技之发展。战后,存在“消化”军用装备生产线产能之现实需求,比如在美国,戏剧性地增加了拖拉机产量,完成了农场的机械化;在苏联,把军用飞机转为民用……二战中飞机的广泛运用,其先进性和便捷性,改变了许多人的认知,其中就包括太古的施约克和国泰航空的二位创始人。

  1946年,国泰航空正式成立。两位前空军飞行员,看好战后中国急需从海外空运物资进来的商机,购入一架道格拉斯DC-3飞机开始运营。国泰航空成立早期提供包机服务,运营网络仅限于香港、上海及澳门。依据零星的资料记载,“他们于两年时间内将机队扩大到6架DC-3和一架Catalina水上飞机”——大致在1948年前后。也正是在这一年,这家航空公司的产权、管理权迎来了变化——施约克说服董事会,购入了“构成管理权”的股份。

1.webp (1).jpg

(互联网资料图)

  有资料记载:在一九四八年,国泰航空两位创始人“遇上了麻烦”,“他们需要现金重整这门生意”;“面对当地一次严峻的收购威胁”,“香港可能对外资航空公司实施新的着陆权限制”等。

  在这一关键时刻,太古洋行出手,购入了这家公司较高的权益——互相成就——有了今天国泰航空的传奇与成就。两年内,从1架飞机到6架,说明业务快速扩张,但固资过快增加肯定也埋下了资金紧张的隐患;两位创始人均对飞行非常热诚,但未必是经营能手。再一个,航空业历来是个资本密集型产业,“链接”一个实力雄厚的财团,或许是最佳选择之一。

  太古顺利接过这棵“树苗”,并对其进行悉心培育。资本雄厚、贸易及产业庞大、代理经验丰富、经营管理水平一流的太古,在接入航空资源后,能够助力旗下航空公司快速做大做强。1959年前后,在太古洋行支持下,国泰航空收购旧香港航空,新增了飞往日本、澳洲、达尔文、悉尼、东京和台北的航点,引入两架洛克希德飞机及头等客舱。1962年,国泰航空购入首架先进的Convair 880喷气式客机,到了1968年共拥有8架此类飞机,能以更快的速度来往各航点。1989-1991年,国泰航空更多直飞欧洲和北美洲的航班,1990年首度直飞洛杉矶,1991年直飞伦敦、苏黎世和阿姆斯特丹。自此,国泰成为连接亚洲与欧洲之间的主要航空公司。

  太古不仅擅长经营管理,也擅长于资本运作,通过运作巩固提升旗下航空公司的占有率和影响力。据相关资料,80年代初,太古、汇丰银行分别持有国泰航空七成、三成的股份。1986年,太古把国泰航空母公司运作在香港上市,邀请三家华资企业入股;1987年,太古热诚邀请中国央企中信集团成为第三大股东,1992年它还说服汇丰把股份全部转让给中国民航总局的下属企业——国泰航空逐步完成本土化的转变。1990年,太古购入区域航空公司港龙航空的大部分股权,为巩固香港及中国日益增长的航空市场打基础。

  太古(股份)至今(2022年)持有国泰航空45%股份。大致在2006年,太古操盘国泰航空进行了一项重大的重组——让国泰航空与中国国航相互持股17.5%,一来让国泰航空股权更加本土化,二来航空网络更优组合。截止2020年6月,中国国航是国泰航空的第二大股东,持股29.99%;截止近期,国泰航空持有中国国航18.13%股份,是国航的重要股东。

  国泰航空以香港为母港,于2021年底共拥有234架飞机,在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前,连接香港与35个国家119航点的航行。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2019)统计报告,国泰航空是全球第八大国际客运和第三大国际货运航空公司。

  前面提及的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同样发展良好,1965年成为香港上市公司,旗下雇员达8700多名,在飞机工程专业方面积累了超过70年的经验……如今,太古拥有国泰航空、港龙航空、香港飞机工程、太古航空食品、香港机场服务有限公司等航空产业齐全的配置,在国际航空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太古地产

  太古如今最让世人熟知的业务是地产,因为它是直接以太古为品牌。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太古船坞的迁移及糖厂的调整,空出了大量的土地。香港历来“人多地少”,土地是最宝贵的资产之一。于是太古“被动”进入地产行业,并且赶上了第一波香港楼市爆炒、高潮的财富盛宴。

  太古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但是手握土地这个核心资源,再借鉴怡和洋行对九龙仓的改造与运用,对于实力雄厚的太古而言,并不太难。1972年,太古地产成立,空置的土地上开发第一个项目——太古城,即是一个典型代表。从太古城、太古城中心、太古坊到太古广场,太古找到了自己的商业路径,并以独特文化、项目成果而在行业中独树一帜。

1.webp.jpg

(互联网资料图)

  太古第一个项目太古城就为香港地产带来全新的“展现”,成为一个标志性的项目。太古城是香港首个“设有园艺花园及绿化平台设计的私人住宅”,建有61幛住宅大厦,人口众多,俨然一个小城市;部分楼宇底层设计了商铺及停车场,包括超市、银行、餐饮等配套,规模庞大、物业素质良好,它深受香港中产欢迎,亦是香港的日本、韩国人的聚居地之一。位于太古城的太古城中心,是港岛规模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身,是国内游客必到的打卡点。据相关资料,“太古城中心共有四期,设有大型商场、办公大厦,一期于1982年落成,1993年至2000年期间进行重建及翻新工程。第二期商场在1987年落成,第三、四期办公大厦则在1993年前后落成”。住宅、商场、办公……用今天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城市综合体”,万达如今所“倚仗”之商业模式,其实上世纪80-90年代,太古地产已经在实践了。

  《走进太古地产:一座城和它的理念》(作者/武汉房掌柜)一文,作者梳理了太古地产4-5个理念,但在笔者看来,核心理念就一个——长线投资、长期持有,细致的规划、持续的改进——这也是“慢工专注”文化基团的精彩呈现。相对于国内地产商的“高快周转、极速开发”模式,太古地产就是慢;相对于国内的多点开发,覆盖一二三四线城市,太古的项目屈指可数。

  2007年到2012年,太古“消耗”21亿港元对建成16年的太古广场进行翻新和改进;2013年底,太古城中心又进行了一次“改进”,斥资1亿港元,引入超过30个全新品牌。这是,长期持有、持续改进的生动体现。

  太古地产进入内地市场,表现出了同样理念——慢工、细致的规划、长期持有。其在国内数量有限的几个项目,无一不是各地的新地标!2008年太古地产在国内的首个项目正式落地北京,三里屯太古里;3年之后,位于广州的太古汇正式营业;4年之后,成都远洋太古里正式开业;两年之后,也就是2017年,上海兴业太古汇启幕。太古的节奏是几年一个项目,个个是精品项目。我们以国内商业地产的领导者万达,进行简单对比:2020年45座万达广场开业,2021年这个数量是51座。太古极有耐心。

  经过10多年精心、用心经营,慢工出细活、出精品的太古,打造了三里屯太古里、广州太古汇、成都远洋太古里、上海兴业太古汇等几个精品商业地产项目,成为各地时尚生活、商业革新新地标。太古的项目在融合当地文化、社区营造能力等方面表现出强势而领先的力量。太古并没有简单地把香港经验带到内地,多元化的综合团队非常注重融合当地文化来设计、塑造项目。社区营造能力则体现在,持续优化品牌组合,注重及提升顾客体验,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等。太古以新颖的零售规划结合北京四合院、川式建筑,以低密度、开放式开发了三里屯太古里、远洋太古里项目,它们成为活力四射的潮流领地。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陈士信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