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 谁主沉浮

日期:2008-06-22 浏览:439 作者:王武钢 来源:品牌中国网

    引言:
    
    据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在未来5年内将赶超美国成为机构投资者眼中投资吸引力的国家,尤其在 IT & T、工业产品和采矿业及其它能源领域扮演影响力的角色。虽然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在资本市场的争夺中异军突起,但是中国仍旧保持吸引的投资魅力。拥有了竞争对手,就必须推出最终胜出的战略对策,中国政府已在税务政策及经济调控上采取了有力的措施,这必将引导我国企业走向健康发展的国际资本融资道路。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利用外资的政策上做了重大调整,2008年是中国开放30年来外资政策关注、有深远影响的一年,显然这些政策促使了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转变。国际投资资金逐步从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家流向新的“金砖四国”。中国在未来5年内将赶超美国成为机构投资者眼中投资吸引力的国家,然而俄、印的经济增长率近年来都在6%左右,而巴西均在3%至4.9%之间,普遍高于西方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这些数字表明,上述国家的竞争力量不容忽视,大有取代中国国际资本竞争优势的趋向。

    新“金砖”四国再度点燃烽火
   
    据相关权威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未来5年将赶超美国,成为机构投资者眼中投资吸引力的国家,尤其在工业产品和采矿业及其它能源领域将扮演影响力的角色。据调查机构分析发现,国际投资资金逐步从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家流向新的“金砖四国”即: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而在这新的“金砖四国”中,经济发展最突出的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近30年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超过了9%。而印度自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巴西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各自国情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俄、印的经济增长率近年来都在6%左右,而巴西均在3%至4.9%之间,普遍高于西方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这些数字表明,上述国家的竞争力量不容忽视,大有取代中国国际资本竞争优势的趋向。
   
    这与先前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的结论基本一致,虽然中国仍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中国的这种地位正受到其他新兴国家的挑战。报告阐述:“随着中国薪资水平的提高,一些东盟国家在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会帮助他们吸引到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报告还预测,FDI流入中国和东盟10个成员国之间的差额将逐步缩小。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未来资本市场争夺战中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资本市场的规模大小也将影响着中国各型企业的持续走向。目前制约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资金流量,资本市场的抢占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中国企业的资金支持及活力注入。

    国家资本引入须从量到质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利用外资的政策上做了重大调整,2008年是中国开放30年来外资政策关注、有深远影响的一年。显然这些政策促使了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转变。
   
    首先,从2008年1月1日起,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外资企业普遍享受的所得税税率优惠被废止,所有在中国的企业都将实行25%的企业所得税率。而在过去,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平均为13%左右,中国国内企业所得税率平均为30%左右。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革除了长期以来内、外资企业适用不同的所得税制度导致的负担不公平等诸多弊端,使在中国的所有企业从此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这样外资企业所得税税基将被拓宽、税率将被调高,外资企业将面临更高的税负压力。
   
    其次,200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了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由于资源和环境约束,新目录不再鼓励外资进入传统制造业、不再鼓励外资投资重要矿产、不再鼓励出口导向型外资进入,并且调整了相关条目以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在此新目录框架下,依赖于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传统外资将很难在中国获得发展的机会,外资要想真正分享中国市场高增长的收益,必须依赖于其整体的竞争优势。
   
    另外,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美国国内占有的投资份额跌至23%,降低了近4个百分点。虽然美国这一数据有所弱化,位居中国之后,可能会丧失其在采矿业、工业产品制造业和 IT & T 行业的主导优势,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其外资利用的质量很高,国际资本引入涉及的都是重点行业,高精尖企业。故而,外资引入数额的多寡并不能代表很多,只有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惠及重点行业才能将效用发挥到极致。这个不难看出,在未来时期内中国吸引外资将在质量上有显著提升,以前靠数量取胜的引援做法已不再吃香,对中国的企业来讲,必须要做好应对措施,在吸引外资投入的过程中,着重质量,而不能仅仅以数额来论英雄。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