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湖下的新思维 破解化妆品发展的“功夫密码”

日期:2008-08-14 浏览:749 作者:徐红明 来源:品牌中国网

    单纯依靠某一项可以被简单复制的优势在全球市场竞争的时代,已经面临危机。这一点,在曾经被形象地喻为“暴利下的围城”的美容化妆品行业,表现尤胜。

    2007年,中国化妆品行业销售额高达1200亿元,呈现井喷式的发展状态,并成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八大化妆品市场,行业品牌化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令人眼红的机遇,从企业到品牌,从产品到渠道,从渠道到终端,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但同时,也潜伏着阵阵暗涌,正如在国内已经相对成熟的家电和药品行业,化妆品行业从成长到成熟,必将要经历销售格局的转变和销售模式的转变,而如今,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甚至连外围资金都在对化妆品专营市场虎视眈眈,以渠道变革为先行的根本性变革已经初露峥嵘,在这场即将到来或是已经到来的考验中,如何以新的思维方式接招应对这场“江湖变革”,无疑是值得化妆品经营商们深度思考的内容。

    盘点化妆品经销商发展的“历史江湖”,辨析化妆品经销商现状的“风云江湖”,展望化妆品经销商未来的“潜力江湖”,当林林总总形式各异的发展姿态和竞争形态以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呈现在经营商面前时,相信更多的经营商眼前会是一片迷茫,而或许,通过对化妆品经营商发展历程、现实和将来发展趋势的客观分析,是帮助经营商们拨除眼前迷雾的最好办法。

    后视镜:从幼稚到成长

    事实上,作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与国内多数行业相类似,中国的化妆品产业,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快速成长起来的。

    上世纪80年代,化妆品行业处于半市场经济半计划经济状态,由于国内经济尚未发展到一定阶段,直到1987年,中国的化妆品产值也仅18亿元,生产企业也只有百家左右,这一时期的化妆品销售也仅仅局限在百货批发公司或者百货商场,此时的化妆品经销商更习惯于“守株待兔”式的销售产品,市场也属于“有什么产品就买什么产品”的原始阶段,经销商类似“搬运工”,代理商更像“送货员”,一瓶香水只要价格符合消费者心理,就可能达成购买,所以,一些厂家、经销商、店铺都是在连自己还没搞清楚的状况下就赚了钱,发了财。

    经济的增长给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1989年以后,化妆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以大宝、小护士、三株、丁家宜等为代表的品牌占据了国内化妆品的主要市场,这一时期的产品最主要特征就是价格低廉,终端到达率高,而正因为如此,也随之带动了专卖店的发展,并迅速串成一条厂家——中间代理商——专卖店的循环链,一些走在前面的代理商在做到一定程度后,很快就扩展成为代理公司,并抓住部分厂家对市场销售不熟悉、对终端推广不了解的实际,从中间赚取利润,并逐渐扩大自己的规模,形成了厂家赚钱、代理商赚钱、专卖店也赚钱的良性循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1987年到2000年这10多个年头里,中国化妆品行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8%,而生产和经营化妆品的厂商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尽管如此,但当时化妆品的营销层面也属于典型的“傻瓜式营销”——厂家只要有产品就能找到经销商,店铺只要有代理品牌就可以吸引消费者,消费者是看到或者店方推荐什么产品就购买什么产品,而此后,伴随着化妆品终端规模的扩大,竞争愈发激烈,一些经营店开始逐步出现意识相对超前的改进和转型,一些公司学习其他行业成立了售后服务中心,日化品牌开始做美容护理,“前店后院”模式被逐步开发出来,并一直到今天,仍保持了强劲的态势,并形成了独有的竞争优势。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