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转内销企业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日期:2008-12-18 浏览:253 作者:沈志勇 来源:品牌中国网

    当下,迫于外界和企业本身的压力,众多外贸型企业正积极谋求转型做内销。做内销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必须在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本文将就外贸企业转型做内销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产品品类创新是切入内销的利器
 
    大多数外贸企业正要进入的行业和市场,已经拥有众多的国内竞争者,这就意味着,如果外贸企业还沿用传统思维方式或者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那么,等待他们的必将是铩羽而归。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呢?
 
    外贸企业不能再恪守低价格、低性能、低技术、低水平的经营之道,必须注意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扩大产品创新的力度。只有不断创新,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同时,在创新的过程中,外贸企业还要学会用巧力、使巧劲,四两拨千斤,“积小胜为大胜”,达到“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效果。
 
    由于领先者在市场中占有优势地位,因此很难与它在整体市场上展开全面的竞争。有效的措施是,主动将市场进行细分,选择领先者不具备优势的有利细分市场进入,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营销资源投入该细分市场,变整体劣势为局部优势,将该细分市场建设成为己方强势市场,使自己成为该细分市场的第一。
 
    做品类第一的方式有很多,但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寻找市场空白点。“成为第一胜过做得更好”,“没有竞争是最好的竞争”,我们要进入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蓝海”。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在行业中成为第一,那就建立一个你能成为第一的行业。
 
    对于很多后起的品牌来说,要成为行业的第一,时机几乎已经不存在了。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你能成为第一的行业,即通过对行业细分,使你成为第一个进入新行业的品牌,然后推动这一行业。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产品品类战略分为三步走:
 
    首先利用“品类第一”策略开辟新细分市场,开辟出来后,并不只是在新细分市场做到第一,我们就完成了历史使命,更关键的是,要利用局部的第一,去争取整体的第一。
 
    即新品细分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只做新品第一,而只是希望通过首先切割“新细分市场”这个
 
    分众市场,撕开市场缺口,创建一个时尚品牌,形成一个分众产业,然后以这个分众产业为基础,
 
    向大众市场扩张,最终扩展成一个大众市场。
 
    如此,企业就可根据这一策略,一年推出一个新品,一年打造出一个局部第一,化整为零,积小胜为大胜,积少成多,终有一天,化零为整,企业整体优势就这样被锻造出来。
 
    因此,“积小胜为大胜”,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推出一个创新性细分产品,打开一个新细分市场,最终形成一个分众产业,建立局部优势;
 
    第二步,在第一个分众产品创造的品牌基础和渠道基础上,一年再推一个新分众产品,二年推两个,三年推三个,积少成多,积小胜为大胜,建立多个局部优势;
 
    第三步,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积少成多,积多个局部优势为整体优势,化零为整,企业最终在大众市场成为领先品牌,开始一轮新的市场细分。这一轮新的细分,就跟前面的不同,它是领导者对自己市场的主动细分,这是防御中的进攻战。
 
    第二,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局部优势
 
    外贸品牌是以弱小者的姿态出现于市场,无论打哪一次营销战,都应该集中兵力于一个单点,进行单点突破,在局部市场上,形成绝对优势兵力,方能战胜强大的对手。
 
    集中兵力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改变敌我形势,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
 
    集中兵力有很多集中法,其中之一是在某个时间点上集中优势兵力,造成时间差,达成兵力的不平衡。
 
    营销过程中,任何一方只要出现了时间差,他就不能在营销队伍和资源最集中的时候投入战斗,从而出现战力失衡,强者也可能被置于弱者的地位,相反,弱者却可以被置于强者的地位。
 
    因此,外贸企业兵力的使用在同一时间内要形成绝对优势,保证有足够力量一次打败对手。如果不能在同一时间形成优势,搞“添油战术”,就难以在敌强我弱的市场中取胜。
 
    其二是在空间上集中兵力,造成空间差。所谓空间差,是指营销的实际控制空间与完成营销任务所需控制的空间之间出现的差异。这样,出现空间差的企业就无法将战斗力和营销资源集中于作战任务,从而强者也有可能处于弱者地位。
 
    作为弱者的外贸企业,要取得优势地位,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去打一个市场而不能同时打两个市场,集中兵力于同一作战方向而不能贪多处处分兵。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