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家电业敢问路在何方?

日期:2012-02-16 浏览:651 作者:于清教 来源:品牌中国网

  欧债危机与需求放缓,行业重组不可避免

  去年以来,在欧债、美债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复苏变得遥遥无期,不确定性更加多变。金融危机以及欧美债务危机的蔓延拉低了全球家电市场需求,而美元过剩的流动性又持续推高了原材料价格,低迷的需求与高企的成本使全球家电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无法应对这一变化的企业均陷入了市场衰退的尴尬境地:市场份额不断减少、企业规模持续萎缩。

  近年来全球电子业也不平静。先是美国IT巨头谷歌宣布收购全球知名通讯设备制造商摩托罗拉,而后PC巨头惠普公布了拟剥离个人PC业务的战略重组计划,而此时日本电子业深陷集体亏损尴尬,早在几年前已开始呈现出“日薄西山”的境地,开始逐步退出中国市场,在日本本土部分企业甚至通过出售资产来维持生存。而中国家电企业在家电下乡等内需刺激政策行将结束之际也陷入了一片恐慌中,伺机寻求更多的国家补贴或支持政策。

  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生态的变化,全球家电业生态也发生了颠覆式变革,摩托罗拉、惠普以及日本电子业的境遇不仅仅是反复波动的全球经济形势使然,更重要的是其发展战略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现状的客观反映。换句话说,家电企业的衰退、反复境遇是其自身战略衰退造成,一旦无法适时实现调整,未来被新兴的企业并购是在预期之内,而重组游戏大幕早已拉开。

  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家电成本不堪重负

  以中国为例,2004年以来,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了能源和基础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度上升,使得全国能源、钢铁、铜、铝、化工等行业产品的价格出现持续的上升势头,同时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进一步增进了能源成本和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势头。这些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都将转嫁到下游产品生产上。

  能源紧张也加剧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压力,并加剧了交通运输费用的增长,使得家电行业的能源原材料购进成本出现较大上涨,影响了行业经济效益的增速提高。家电行业频频爆发的价格战导致能源原材料成本的上涨难以通过产品价格的提升来转嫁给消费者,行业狭窄的利润空间在高成本和低价格的双重挤压下不断恶化,尤其是定位中低端市场的许多企业都出现了无可避免的亏损现象。家电传统渠道商国美、苏宁进军团购,海尔、海信、TCL、康佳、长虹等纷纷建设电子商务的事实证明,降低物流仓储成本、降低消费交易成本将成为今后家电企业经营的重要战略之一。

  自我保护意识强,但经营模式闭塞

  以日本为例,2011年以来,日本家电在中国市场上表现不佳,索尼、夏普等巨头上半年业绩报亏,进入第三季度,日本家电企业又纷纷开始缩减在中国的业务,进行大撤退。 2011年7月海尔与日本三洋电机达成重组并购协议,海尔以100亿日元收购其在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的冰洗资产及销售网络,三洋这一家电品牌以后将淡出市场。

  日本家电业企业保守的经营模式和日益微博的利润是其在中国市场纷纷撤退的原因。日本家电企业对核心技术的保护意识强,多采用垂直化的经营模式,研发多在本土进行,中国公司的产品开发需要向总部报告并获许可,复杂的产品开发流程往往使产品开发的周期较长,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海外市场。同时,垂直化的经营模式增加了国际化企业的经营成本,当中国一线家电市场日益饱和时,开发二三线城市市场成本更高,相对中国企业,日本家电企业缺乏渠道、价格和政策优势。

  硬性支出将挤占耐用消费品需求空间

  当前,中国城市市场家用电器的拥有量已基本饱和,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人们的收入预期不确定而支出预期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对经济周期十分敏感,我国社会当前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处于消费低迷时期对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影响更大。

  此外,由于我们正处于消费结构的转型期,当前明显成为重要消费流向的领域有: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消费,这些都已开始超过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而预期收入减少因素的影响以及住房分配制度、医疗制度与各项福利制度的改革也导致居民储蓄倾向增强,而多元化的投资包括股票、期货、黄金等虽令百姓损失惨重,风险加剧,但资金分流、预期收益需求的加剧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家用电器的更新消费需求。

  这些不得不引起家电行业的研究和关注,继而做出战略调整、产品研发方向的改变。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