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日感怀

日期:2019-10-07 浏览:519 作者:徐贻聪 来源:品牌联盟网

  生日一年一度,去年圆满度过“耄耋”之后,转眼又度生日。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生日是在新中国庆祝70华诞之际,沾了不少“国家大庆”的光,感到更加兴奋、激动,还有些许骄傲和荣光之感。

  儿孙在外,孤身一人,今年的生日,我是选择在故乡淮阴度过的,是又一次怀旧、思亲和寻找热闹的安排。

  我说“沾了不少国家的光”,是因为为了迎接祖国的一个“大生日”,许多单位特别是媒体,都策划了专门的庆祝方式,以示隆重。其间,我也成为了一些媒体关注的对象,被它们采访和报道。《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澎湃新闻社》、上海的《新民晚报》等相继约谈,并编发大篇幅的文章介绍我做过的一些事情,诸如《人民网》的《为中国外交奉献一生只为做个“合格的战士”》;《北京日报》的《这位中国外交官与卡斯特罗结下深厚友谊,还两次见过切.格瓦拉》和10月1日的专栏《国庆寄语:祖国给了我新生》;《澎湃新闻社》的《国家大使/徐贻聪:与拉美不是“近邻”,但可做“远亲”》;《新民晚报》报纸版面上的《共和国大使忆外交风云——徐贻聪:外交官的吃饭之道》和此文在该报的“手机版”上图文并茂的再度编发,等等,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许多好评。所以,在生日前的一个多月里,我在北京和外地,接二连三地与记者、编辑面见答问、电话咨询,微信通讯,真的有点“应接不暇”。不过,在个人的生日前后,又是与国家大事相连,当然是心甘情愿地全身心投入,还乐此不疲。

  我平时就经常写点小文章,被很多朋友赞誉为“笔耕不缀”,既体现“牢记使命”,又娱乐自己。在迎接生日的日子里,写东西的欲望更为强烈,每天都会写出一篇或者更多的短文,评论国是,议论社会变迁,回忆个人的往事,可谓“包罗万象”。为此,我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脑旁度过,以猎取资料和灵感,或者打字编写拙文。退休前我是参与外交工作的,对于外交和国际事务略有知晓,我在此基础上于阴历生日的日子里,接受了《北京日报》之约,允诺为其《大使在线》专栏每周撰写两篇国际评论,以借此尽到“不忘初衷、牢记使命”责任和情分。感到高兴和满意的是,迄今为止,我的这些被普遍认为“完全是正能量”的短小文章,百分之百地被各种媒体刊用,有些文章的点击率达到几十万甚至超过百万人次,给我的自然是快乐和满足,也让我的生日有了更多的话题和乐趣。

  生日当日,晨起在父母遗像前点燃了几支檀香,感谢他们给了我生命和教育。中午,我自己做东,在淮安的一家宾馆的大厅里,同在老家的大家庭成员和部分老朋友济济一堂,聊天叙旧,笑谈人生,思念已去的亲人,当然也包括我的老伴,气氛浓烈,人声鼎沸,快乐无比,两个小时后还都依依不舍,不愿散去。席间,弟妹们赠送的蛋糕、第二代带来的鲜花、第三代的现场祝福,让我乐不可支,喜悦满怀。我们热诚、简朴的活动感动了餐厅的服务人员,她们即兴参与了进来,主动为我们献上了歌舞,为我们助兴。我体会到,在家庭范围和氛围里做生日,应该是最为动人的场所。

  可能与许多人不同的是,我每年都过几次“生日”,在阳历和阴历生日的前后,数次组织或者接受邀请予以“庆祝”,意在把“生日”当成为亲友聚会的由头,但谢绝除口头以外的任何祝贺表示,借以增进亲情、友情,也增加自己的欢愉感。各方面对此还都很认可,并给以了赞赏和大力配合、支持。

  从这两年的经验看,以后还应该继续“照此办理”,因为花费不多,快乐不少,有助于家庭团结,还能产生一些为社会效力的推动力。

  (本文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品牌联盟高级智库研究员,前驻阿根廷大使)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徐贻聪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