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简陋的“工厂”

日期:2019-10-23 浏览:571 作者:徐贻聪 来源:品牌联盟网

  很多朋友当面或者在微信里对我说,“你的产品太多了,都来不及消化!”;“你是怎么生产出来的,那么多,那么快,还那么有趣?”

  他们说我“高产”,是指我写的短文比较多,因为我每天都会写点什么,有时候还不止一篇,甚至有三篇的时候,而且我的“产品”没有“库存”,件件都有“销路”,百分之百地会很快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媒体上,所以引起朋友们的注意和感叹,我当然很高兴。

  也许是因为一辈子都在写东西,文件、报告、口径、材料,后来则是关于自己的故事、回忆和时政评论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因此“养成了习惯”。加上退休后没有压力,时间又多,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哪天没写出东西,似乎缺少了点什么,还有点空落落的感觉。

  其实,我的“工厂”非常简陋,设备也极为简单:在家里,是一台电脑和一本词典;在外面,只是一部手机。没有作息时间,也没有固定“厂址”。想起什么“初样”,随时可以开始动手“生产”,也随时可以将制成品“出手”。一般而言,我不选择“客户”,把“产品”转换成“微信”形式后,在“联系人”栏目里信手点击“客户”,多是各类老朋友,因为我的信条是只要有人愿意看就行,从来不设“定价”,因而不会引发“产权”纠纷。

  我的“产品”外观都比较“小”,除非是“用户”特别“定制”、有具体“尺寸”要求的,一般都只在800至1200字之间。因为经常看别人的东西,在我的感觉来说,写文章是要尽量考虑短小精悍、深入浅出、说明问题,以让“产品”使用者在短时间里可以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能悟出道理。

  我还意识到,一个客观存在的“产品”,需要有“真材实料”,需要给人以吸引力,更需要给人以启迪。所以,我在制作“产品”时,坚持“原材料”质地过硬、坚持简明扼要、文字通顺、逻辑性强和具有时效性等项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按照“存史、资政、育人”的要求,对于每件“产品”都力争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不误传误导,配合时事。尽管如此,在一些“急就章”中还曾出现过“瑕疵”,虽然无碍产品的整体“观瞻”,但今后仍当认真注意精细度,改进“产品”的质量。

  已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老年”门槛,虽然是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持生产,没有“退休”、“歇业”的具体规定,但我确实不知道我的“工厂”还能开张多久。不过,有一点我自己非常清楚:“春蚕至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到无能为力的时候,我的“工厂”将会一直开门,但坦诚地说,“产品”数量或许会越来越少。

  (本文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品牌联盟高级智库研究员,前驻阿根廷大使)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徐贻聪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