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曲解误了汇源

日期:2009-04-07 浏览:180 作者:马文瑞 来源:品牌中国网

    商务部的一纸禁令终结了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等待之路。“汇源”这个被某些人称为“民族的品牌”保了下来,但却留给了包括朱新礼在内的汇源众多高管无情的遗憾和眼泪,同时也留给了那些期望汇源上游产业链战略受惠的各个果类产品种植招商地政府及民众无限的惋惜和伤痛。

    在外界开来,汇源并购案的中止,赢家只有商务部和可口可乐。商务部在反垄断法的法律依据下,做出了满足众多携带民族情绪的看客的愿望,得以赢得这些旁观者的支持和好评。可口可乐因为避免了并购一个随着汇源股价下跌已经注水的肥猪,得以保全并购的亏损。唯独汇源需要面对诸多战略转型布局带来的后期隐患及策略调整的代价。

    汇源没有被可口可乐在高位并购,商务部的中止决定也声称没有夹带民族情绪。但事实是,这个艰难浮出的决定,却是夹杂着种种利益衡量之后,并不算客观的。在《南方周末》关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否的幕后博弈”的报道可以清楚的说明,这个决定背后国内某些狭隘的民族品牌曲解者对汇源后期发展带来的伤害和阴谋。

    在某些人看来,国内品牌被国际企业并购就会产生民族品牌危机,而被国内企业并购就是理所当然的偏执逻辑指引下,进而得出了偏执的品牌观念。拿前不久消失的“三鹿”举例,在这些人心中,那么三鹿品牌的灭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汇源期望高价卖出进而继续深耕一个新的品牌,或者是创造一个高端产业链的品牌战略,却是万万不该的。其中的原因,就是涉及到了收购对象的身份问题。

    抛开收购对象的身份,一个品牌的成长与发展,难道不应该更适合与企业、社会、国家战略的布局吗?目前的汇源,掉进一个想开发上游产业链资金实力受阻,想继续扩大汇源产量营销策略和品牌推广继续转型的两难境地。而一位偏执者却在游说商务部时提及一个极端的方案:一是由国内企业竞标吞掉汇源;二是中国企业成立一个基金,大家拿钱来共同购买。这就是,我们国民对品牌的理解,宁愿灭在国内企业的手中,也不为国外企业阔手相购。“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是可多偏执和固化的一个国际视野!以这样的品牌意识来引导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结果也可想而知!

    品牌到底是什么?以何种形式来评定一个品牌的价值?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我们不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盲目民族品牌和个体利益情结,而应考虑到这个品牌的长久性和可持续性。品牌的灭失,不是因为国外企业的并购就会灭失,而是取决于企业在被并购过程中,如何保全自有品牌的同时,进而能衍生出新的品牌。

    品牌不应该掺杂民族情绪,也不应该拿爱不爱国来衡量一个企业或企业家的市场行为,更不应该为了某些私利而借助某个“帽子”来打压对手。朱新礼卖掉汇源不是因为对企业运营这个品牌没有信心,也不是其不爱国,而是希望把厂房和生产线一股脑交给美国人经营,让美国人去扩大产能,他谋求为美国人的汇源提供原材料。他希望能像铁矿石巨头力拓和淡水河谷一样把原材料定价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让可口可乐为自己“打工”。可惜,这个高瞻远瞩的计划却被众多狭隘的民族论调和各种私利无情的绞杀了。

    虽然,我们暂时获得了“汇源”这个品牌,但是我们能将这个品牌坚守多久,这并不是局外人能够明白和掌控的,对实际操纵“汇源”品牌的朱新礼等高管来说,目前也产生了难度。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个结局。

    虽然,我们勇敢挽救了“汇源”这个民族希望,但是我们却将面对这个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被国内众多企业倾轧、攻击的命运,这是我们要拯救国内品牌呢,还是以某种卑劣的行径在阻止品牌的成长与发展?这是一个多么可憎的邪恶用心。

    朱新礼等汇源高管,在这次并购中止后,收获了眼泪和哀痛;而那些夹带着某种不可告人利益争夺的人将获得国内品牌企业沉没的鲜血,成为扼杀国内优秀品牌企业继续壮大的杀手!

    品牌意识的曲解与偏执,终将坏掉一个个雄心壮志企业家的宏伟战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品牌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马文瑞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