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做强民族产业 铸造世界知名品牌

日期:2015-08-12 浏览:889 作者:欧廷君 来源:品牌中国网

导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虽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速度、质量不并乐观。

  作者:欧廷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在国际竞争新常态的今天,我国民族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与做优、做强,是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是关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头等大事。面对目前经济增速压力和产业转型的阵痛,坚持以“四个全面”统领我国发展大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做好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工作,才能有效破解经济增速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发展新路,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其将我国民族品牌叫响世界、畅响全球,才是我们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心。

1.jpg

  谈起民族产业,从事实体经济的相关人士应该知道,我国民族产业曾经过一段近百多年的曲折辛酸。建国后,中国民族产业才真正得到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民族产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有权威统计显示,国内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10177家,中小企业总量超过4200万家。在这数千万家的企业当中,规模以上的500家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达56.68万亿元,100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数量居世界第二,其发展速度与数量可谓前所未有,位居前茅,成为世界上名符其实的制造大国。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我国民族产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从世界品牌竞争的视觉来看,目前,我国在民族自主品牌培育方面上收效甚微。据2015年4月23日福布斯全球品牌100强排名中,中国民族自主品牌榜上无名。我国企业整体规模虽连年刷新历史新高,但收入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却连续3年下滑,平均盈利能力不足美国500强企业的一半,近四分之一上榜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低于或等于1年期存款利率。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43家亏损企业,国有企业占中国大企业亏损的绝大部分。而这些企业的巿场规模与销售额不少源于国内市场,这充分折射出目前我国企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严峻问题。

  从事经济工作与品牌研究的专业人士深深知道,衡量民族产业企业是否强大的主要指标,不是企业在国内的资产规模或在本土市场的总销售收入,而是企业是否真正具有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化的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才是民族产业企业做优、做强,铸造世界知名品牌的根本。

  我国大中小企业为缘何陷入“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尴尬局面呢?笔者认为,关键的结因在于企业自主创新不足,经营能力不强,品牌意识淡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大家知道,小微企业因受自身资源与环境的制约,无法投入更多的人、财、物资源去潜心研究,创造产品,塑造品牌,而在我国目前大中型企业中却普遍存在,且屡见不鲜,实是令人费解。据2015年3月31日《时代周报》披露:“一汽三十多年的合资,却无法掌握核心技术,一次生产线发生机械故障,一汽轿车的工程师竟然束手无策,只能求外聘的德方工程师帮助,他们只用1个多小时就解决了这一故障,核心技术紧被外方控制。”其主要根源是我国前十年时间里的产业发展导向欠科学,导致国内不少企业受利益的诱惑,都挤身于房地产市场去了,那个行业可一夜暴富,有高额的利润回报。这给我国企业在研究产品,研究品牌、研究竞争,研究科技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就新常态下的制造大国的中国企业来说,如果我国民族产业企业的发展资源仍集中于产业价值的低端环节,必将直接制约中国民族产业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jpg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虽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速度、质量不并乐观。但问题与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化解问题与解决矛盾,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市场竞争格局急待要求我们用“四个全面”的标准,向实处着力,出实招、求实效,扎实把我国民族产业做优、做强。对此,笔者认为,在我国民族产业企业发展与品牌培育方面上,应列入各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狠抓落实,才是当今与未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经济强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取决于我国民族产业的做强与世界知名品牌的铸造,也是决定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一招。在此,目前中国的工作重心应一切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按“四个全面”的要求为指导,全方位地服务于民族产业的做强与世界知名品牌的铸造,是当今与未来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以国企为核心,民企作支撑, 着力破除制约民族产业发展与品牌铸造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国企改革的质量与速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严厉惩治那些借权力之手有碍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塑造与国内外市场拓展的人和事。认真落实和解决“创新驱动”与“万众创业”的关键性问题,为创新发展与民族品牌铸造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明确服务责任,确定服务目标,责任到位,任务到人,加强监督,很抓落实为服务的总方向、总目标,总任务。为科技创新,品牌创新,经营创新,万众创业开辟广阔市场空间。建立与完善规范化、常态化的督查制度,重点消除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创新、经营创新落实过程中的“肠梗阻”现象,使中央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顺利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和《中国2025制造计划》。

  宏伟方略,重在落实。在落实习总书记的“三个转变”和实施《中国2015制造计划》的过程中。首先,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可在全年GDP总额提留3%以上的资金,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要科研项目进行科技经费投入。在资金扶持与投入过程中,切忌“巧立名目”、“张冠李戴”,建立与完善科技项目投入评估机制,认真对各申报项目评估论证,确认项目的可行性,评估确认无误之后,指定专人负责落实科技项目投入资金,并对该项目资金落实与项目成果承担责任。彻底避免过去在科技项目资金扶持与投入过程中的粗放性“放羊式”管理方式,把有限的资金真正投入到符合国家与市场发展趋势的产业企业中去,为民族产业企业的做优、做强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在民族产业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导向上,须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要求,走出一条适应国情、适应本区域与市场发展新路。这就要求我们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这样,有必要举全国之才,把那些爱党、爱国“德才兼备”且具有“专业型、创新型、实践型”的优秀人才,选任到有关从事经济、科技、企业发展方面的岗位上来,让各地方在区域经济和民族产业企业发展上科学决策,从根本上杜绝过去“外行”领导“内行”而出现的“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为国民经济与民族产业企业发展提供科学、优质的服务,使我国经济与民族产业企业步入一个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

  另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各类科技人才提供可靠保障。按国家人才战略,强化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对高科技人才、民族产业企业中的经营管理、品牌创新、技术创性人才,分别在人身安全、家庭财产上提供法律保护。同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福利与优厚报酬,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舞台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全心全意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出优异成绩,为我国经济与民族产业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

  再次,加快国企改革步伐,破解制约企业发展上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进人事上的改革,着力破解国企“关系化、圈子化、平庸化、平衡化”的用人机制,让国企在人才使用上真正实现市场化。建立与完善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国企管理与督查机制,确保各项国企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同时,以国企为主导,民企作支撑,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步伐,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释放企业内在活力,使我国一大批民族产业企业均能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改革没有穷期,创新永无止境。要创世界民族品牌,必须具有转变做优、做强民族品牌的机制。我们企业不仅要有自己科研团队,还应同国家研究机构,甚至同国外一些研究人员共同研发与创新,使我国民族品牌的研发形成纵横交错的国际化网络。这样,不仅我国企业在技术上、而且在品牌创新上也与时俱进,真正形成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创世界民族品牌之最。这种机制的转变,不但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而且缩短了民族自主品牌的推陈出新周期。走出一条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民族品牌发展之路。

1.jpg

  竞争新常态下,无论是国企、民企的品牌做优、做强。我们应以“卧薪尝胆”与“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努力拚博,勇于创新,把做优、做强民族产业企业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各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组织报刊、电视与网络媒体为企业营造崭新社会环境,让其成为推动企业创造世界品牌的原动力,成为我国经济与民族产业企业发展的软实力。让全社会均自觉投身“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伟大实践之中去,用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开拓国内外市场。以“锲而不舍,奋进向上”的精神,在国内外竞争的舞台上去做优、做强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自主品牌!

  作者简介:欧廷君,湖南衡阳人,本科文化,国内知名专家,亚洲经营智库总经理,国内外多家权威媒财经、品牌、管理、营销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欧廷君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