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廷君: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 释放中国经济发展新活力

日期:2015-12-16 浏览:1189 作者:欧廷君 来源:品牌中国网

转载注明来源作者,违者必究!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度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同月19日,习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发表演讲时向全世界表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要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同时,中国不仅要发挥自身自贸区及吸引外资的优势,还应当搭乘亚太这艘经济“巨轮”,与区域内经济伙伴在RCEP、“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方面展开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

  “供给侧改革”这一宏伟创新方略,点出了当今世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核,符合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其改革主旨是将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用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话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思想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何谓“供给侧改革”。就是把所有的生产、供给要素按市场消费需求来决定,让我们企业在生产之前须知道产品的市场在哪里,消费者是谁,这样就规避了各行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新供给关系的形成,能有效利用和整合市场资源,科学地解放社会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全面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厘清僵尸企业,将发展方向锁定新的领域,以创新带动各行业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家知道,目前我国消费品供需面临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现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障碍。过剩产能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其占据我国大量的人、财、物资源。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成为目前我国各行业不少企业欲罢不能的颈绳。前不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出席“十三五时期”的中国经济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时就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进行解读时认为,当前新旧动力并存将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经济下行虽有周期性因素,根本上还是结构性问题。要稳定经济增长,必须在稳定需求的同时,进行结构性改革。

  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二个阶段。在计划经济内,实行“按计划生产、计划消费”。这个时期虽不存什么经济危机,一切由行政指定计划,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到市场经济时,实行按意愿生产,按利润分配。此时,由于“生产”权力的开放和不受限制,非理性的扩大生产,导致一些行业企业的产品远远超过市场消费需求,产品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造成我国众多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低端环节,严重制约着民族自主品牌的提升。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的话说,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和结构至少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如供给体系总体呈外向型、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等,其中高成本是供给侧最致命的硬伤。

  从目前我国供给要素上看,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4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差不多减少820万,劳动力供需发生变化,劳动成本上升。同时,资源的供需形势发生巨变。在历经制造业迅猛扩张之后,我国的上下游产业中钢铁、有色、煤炭、石化、建材、房地产、衣服、鞋帽、玩具等都面临严重过剩。从需求侧看,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户均住房已达到一套,2014年,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超过一百辆。从国内外市场竞争态势来看,我国房地产和汽车市场的需求变化其关联产业严重受到冲击,房地产关联的钢铁、水泥、玻璃、装饰材料;汽车关联的电子、轮胎、橡胶、玻璃、钢板等。2000年到2013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24%,今年前三季度投资增长只有2.6%,说明市场在变化。汽车同样是这个情况,过去十年,我国汽车年均产量增长17.9%,今年前三季度增长-0.9%。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里,产品是生产者说了算,消费者只能根据自己需求决定买或不买。而以互联网+、工业4.0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革新,引发一场“消费关系”的大解放,未来的消费关系必将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得生产什么,这是一个逆向生产的过程,整个社会的供应关系必将被摧毁重建。

  而现在的生产企业大多按销售商的要求进行生产,并没有深入了解、统计与有效整合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流程目前形成分离状况,企业只管生产,缺少对市场消费需求的研究,制造企业关心是订单的批量和规模,按销售商预计的数量进行生产,不能适应消费者的小批量和个性化要求。这就无法避免企业的产品严重积压,而产品库存和积压无形吞噬着厂商利润,也是厂商经济效益无法提高症结所在。有数据显示,中国零售商品的售价往往是成本的5倍,眼镜、珠宝、奢侈品零售价往往是成本的百倍,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就是层层库存、压货加价和终端零售成本高昂造成的。

  在国际竞争新常态下的今天,国内外经济供应关系大逆转时代来临。我们的生产、营销、渠道和盈利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传统的经营理论与运作方式均己过时。制造业的变革时代己悄然来临,未来制造业的变革不是今天简单意义的制造,必须是以需求定制为基础的创造与智慧的制造。如未来南车集团、联想、格力空调、华为等企业,他们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计划什么时候生产、生产多少?完全可从前期的市场调查研究中测算出来。

  毫无疑问。要推动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发展,在稳定需求的同时,以“供给侧改革”方略,去有效地进行结构性改革,使资源能够重新流动起来,切实按照市场的需求变化,科学有效地配置,这样结构性调整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忌轻易浪费经济下行中推进结构性调整和动力转换的机会,经济形势急切呼唤加快推进过剩产能有效厘清和资产重组、恢复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功能,振兴实体经济,激发和释放经济内生力,为顺利落实“十三五”计划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供给侧改革”旨在提升旧动力,培育新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主动调整或被动调整指明正确的方向。所以,我们应速加快技术创新、改造、资产重组与结构性调整,继续发挥旧动力的作用,虽然我国旧动力高速扩张期已经过去,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动力转换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旧动力的作用;如何加快和挖掘新动力;如何将旧动力积累的市场、资金、供应链等优势转化成为新动力成长的基础。

  新动力来自何方?笔者认为,首先,应强化培育新动力重要领域。按照“十三五”规划,加快产业升级,从过去铺摊子为主转变为上档次、上台阶、创世界民族自主品牌为主。大家应该明白,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的核心不是扩大规模,而是提升产业价值链、产品附加值。五中全会已勾勒出未来产业升级的路线图、时间表,明确制造业本身一是要提升产业的价值链,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蜕变。加快推进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二是实施工业企业标准国际化,推进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和工艺水准,让我国的工业品迅速提升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三是强化战略性领域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主导地位,真正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四是在生产方式上要全面推进更多智能制造方式,将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这种新一代的新兴技术融入到制造业的每个环节,迅速提升中国装备智能化水平。同时,强化诚信与专业化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着力加快中国服务业转型升级,迅速推动生产型服务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使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真正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其次,创新是社会文明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供给侧改革”把创新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良好局面,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和活力。创新,在五中全会的国家层面上己计划实施一批新的国家科技专项,其包括航空科技、量子通讯、智能制造、机器人、深海、升空探测、生物技术等领域,这些领域部署了一批新的科技专项,要求组建一批国家级实验室,使我国科技创新迈向国际科技前沿,让我国由追赶型发展转变为引领型发展。靠什么去引领?要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其主要是以“供给侧改革”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企业家与科技人员是实践与创新的主角。能否创新?是否具备创新环境?有没有创新的土壤?怎样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在此,笔者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全面解决企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对此,在政策与制度上须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科技人员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基础研究,强化颠覆性技术创新,着重赋予企业家与科技人员在创新中的重要地位、重要使命。激发企业家与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定商业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减轻企业家、科技人员的创新风险,为他们提供良好精神和物质待遇。

  另外,“供给侧改革”能有效塑造新的市场、新的需求。从需求侧的核心来看,须解决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让越来越多的人口能真成为城市居民,让生活在农村居民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才是这场消费变革与扩大内需的核心内容。据权威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此外中国还存在大量的服务业消费,这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现实的中国每年仍有大量的消费潜力未发挥出来。如2.7亿多农民工,买房比例仅仅1%(统计局数据),大量的农民没有享受到养老、教育、住房保障等服务。“十三五”规划特别强调城镇化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到2020年解决一亿人在城市里落户和完成对农村的扶贫计划。科学的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实现,能释放出一块巨大的、新的消费需求,包括住房需求,投资需求,建设新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城乡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欧廷君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