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滴滴Uber合并品牌依然独立存在?

日期:2016-08-22 浏览:1240 作者:郑新安 来源:品牌联盟网

  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将收购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滴滴出行与Uber全球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从此成为一家。

  股权是属于资本的,收购后 Uber 全球以及其它优步中国投资方获得 20% 经济权益(当中 Uber 一家公司占 17.7%),但 Uber 全球的股权只有 5.89%——强调 Uber 没有控制权。Uber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品牌是属于市场的。从市场的占有率来看,显然滴滴比优步中国要大。据财报显示,滴滴出行估值 280 亿美元,中国优步的估值仅为 80 亿美元。从品牌知名度与开通城市区间的服务来看,滴滴显然也是占优势的。

  两家同为出行平台,提供的是相同的服务与产品,模式相同,手段相同。市场开拓前期竞争最为激烈的就是市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他们为了联接用车与租车信息双方的链条,此前,两家都靠烧钱的方式,培养用户叫车习惯、获取用户数据,以取得品牌的影响力切口。

  此时,出行平台的品牌体现在价格优势与方便性上,用户是谁的方便,谁的价格优惠就用谁的,用户一旦形成使用习惯,就可形成品牌依赖,就建立一定的品牌竞争力,从而摆脱靠补贴价格争胜的末路竞争格局。

  目前,滴滴与Uber都是靠价格竞争获取市场,还谈不上品牌体验与品牌竞争。不过,由于平台的管理系统是个生态闭环系统,用户与服务者是相互制约的。如果用户与服务者双方都不愿是一锤子买卖,双方都会认真履行要约,珍惜信誉与品牌,这使得这种约车服务变成一种可体验的品牌服务。

  谁也不愿要差评,谁都需要好评。

  同时,品牌二元对立的法则在传统经济中稀松平常,且少了对手谁都活不好。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加多宝与王老吉,康师傅与统一,空客与波音,麦当劳与肯德基,高露洁与佳洁士等等。但在互联网平台经济中就没有这种关系对立了。互联网空间是toc生意,没有丛林,没有渠道,基本上是面对面,不像传统经济还隔着一片小树林,有相对的渠道区隔,而他们没有,没有小树林也就扼杀了其它相对立品牌的生存空间。与其肉博不如协同并进。于是,互联网上的58与赶集合并,爱奇艺+PPS合并, 优酷+土豆合并,搜狗+搜搜合并,腾讯文学+盛大文学合并等等就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品牌运行模式,两个品牌合并但并不消失,成为一个个双性的品牌共存现象。

  互联网上双性品牌共存,目的是减少品牌内耗,节约营销资源,生发协同效应,共谋发展。重要的是他们都没有具体的产品,都是平台性服务的特性。

  正因为是平台服务产品,他们与传统经济不一样的是,传统经济并购另一家品牌,多会采用雪藏的办法,让其漫漫消失,由此让自己变成一股独大的品牌。但互联网经济是两个品牌可以并存,平台共享,资本互有,资源共用,市场同利,利益同分。

  所以,滴滴和Uber并非完全一体化,业务分设,两个品牌同时存在,共享市场。但两者会不会出现品牌上的差异性,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

  我的体验,Uber约车价格比滴滴稍贵,Uber会不会形成专车高端点的品牌?另外,滴滴市场主要在国内,而优步市场主要在境外。双方相互持股后进行用户数据交换,用户账户境内与境外的连通,这样,用户在全球地区都能享受两个品牌提供的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两个品牌是一家,各管一头,不同的市场地理区隔,相同的模式与系统,不同的品牌认知与用户习惯,两个品牌共存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易到与神州,由于品牌入口的占有还很有限,系统的生态布局并不强大,未来的生存空间或许会越来越困难。

  据罗兰贝格发布报告称,至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其潜在市场需求达到1.1万亿元。目前滴滴日订单已突破1600万,布局的400余个城市中已有近300个盈利,滴滴的愿景是服务8亿城市用户的日常出行,加上Uber的目标,10亿规模应不是问题。现在双方提供的打车、拼车、专车等业务,只解决了用户出行需求中很小的一部分,从公交到地铁,从飞机到船运……这些林林总总的出行方式,在效率与体验方方面面还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品牌就是市场的入口,无论你是用价格切还是用补贴切,还是用广告切营销切,切口的支撑是对用户的好处,这个好处是合并前的补贴优惠,不能一合并,这些红利就结束,补贴优惠都没了,一合并就涨价,这可能对双方的品牌都不利。

  当然,随着网约车的合法化,用户习惯的粘性增加,没有补贴的日子到来,涨价是必然的。此时,品牌的竞争力已经很强大了,有了品牌附加值涨价就变得合情合理,用户就很容易接受。

  互联网系统下的产品与服务品牌管理,一定是细分下的混合品牌模式,单一性的一股独大的品牌很难生存与发展。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郑新安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