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谈公益:希望顺风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日期:2017-05-04 浏览:741 作者:筱小丫 来源:投资圈杂志

  1998年至今,王永一直致力于推广顺风车公益事业。“其实中间有段时间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大家愿意免费互相帮忙,为此也很开心。后来滴滴出现了,大家发现原来拼车也能赚钱,还能拿到补贴,胃口从此被吊起来了。”王永不无遗憾地表示,“现在不给补贴了,大家也就不愿意帮忙了,这对原有的顺风车公益生态是一个很大的破坏。但不管怎样,顺风车这个理念已经被大家接受了。”

  2015年,王永联合“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媒体人士赵普、郎永淳、陈伟鸿、崔永元发起了“春节回家顺风车”公益活动。2016年春节,在他的邀请下,著名演员六小龄童,媒体人士鲁健、王凯,“光盘行动”发起人徐侠客,气候组织大中国区总裁吴昌华成为新的活动发起人。2017年春节,掌上通董事长肖庆平、智慧泊车平台ETCP董事长谭龙也加入了发起人行列。活动先后帮助超过10万人找到了回家过年或返程的免费顺风车,王永也获得了“拼车之父”的美誉。

  对于这项公益事业,王永有着理论研究基础,他在香港理工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题目就是《不确定情境下的助人行为研究——以顺风车为例》。“为什么要强调‘不确定情境下’呢?这涉及到人们帮助他人的条件问题。要帮助一时间遇到困难的人并不难,比如你需要钱解决问题,我捐钱给你就好了。但让人搭自己的车就不一样了,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第一,我不知道你是好人还是坏人;第二,要说服你上我的车也很不容易,因为你不知道我有什么动机;第三,搭车赶路的过程中也有不确定性,比如万一发生车祸,要确定责任就很麻烦。”王永介绍说。最终,他通过分析梳理一系列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通过复杂的模型和上千份样本调查,完成了这篇论文,“我觉得很有意义。”

  王永认为,从表面上看,现在的社会道德水准在下降,但是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呼唤道德的,只是需要外来的火种去点燃。“人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很柔软的,平时不得不把自己包裹起来,看起来坚不可摧的样子,社会因此也显得冰冷。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如果你真地能拨动人的心弦,社会还是蛮温情的。”

  “对于公益顺风车而言,并不是说通过我们的平台参与活动的人越多,我们就越成功,而是要看我们号召和调动起多少单位和社会资源参与其中。如果有一天顺风车蔚然成风,成为了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在技术和影响力方面远远超越我们,让我们自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那就是我们的成功!”王永由衷地期望。

  王永表示,未来若有机会,他还会推动另两个“微公益”项目——电梯微笑工程和邻里亲近工程。参与这三项活动都不用花很多钱,也谈不上不惊天动地,但它们能传递温暖,让参与者感觉心里很舒服。

  “我就是喜欢吃自己的饭,操别人的心,好管闲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即便最后没助成还把自己给伤了,但依然初心不改,以后继续拔刀相助。”王永笑着说道。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筱小丫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