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做空调博董小姐一笑?没那么简单

日期:2017-08-04 浏览:306 作者:刘永煊 来源:品牌联盟网

  如今流行“踩过界”,俗称“跨界”,美其名曰“多元化”与“国际化”。

  最近,小米又要造空调了。据悉,这款名为“米家全变频空调”将于8月10日发布。

  之所以说“又”, 因为早在2015年小米就与美的推出过智能空调。

  小米如此“画风清奇”的举动,这是要对格力董小姐报以“一箭之仇”的箭奏吗?

  从做“发烧友”手机的爆品,到做 “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生活家电,以及路由器、VR眼镜等数码周边产品,还有拉杆箱……看来,小米真要“跨好几条街”了。

  不过仔细想来,小米做生活、数码周边等不需要长期积累太多技术的智能产品不同,做空调可是涉及专业技术、品控安全与售后安装维护一条龙服务的。

  小米真要做空调?还记得2013年董小姐与雷军“五年之约”的十亿赌局吗?

  事情,估计没那么简单。表象与真理,往往隔着一条银河。

  不再孤注一掷

  失去一个东西的最好办法,就是留住它。

  市场经济下梦想有多重?小米手机从兴盛一时,到市场销量落后华为、vivo、OPPO。雷军不希望看到的小米品牌下的手机业务“滑铁卢”已经提前到来了。

  对此,相信雷军比较“门儿清”,路可不是一直走到头的,要灵活应变。适者,生存。

  正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不过,当下手机业务依然是支撑小米品牌的“顶梁柱”,起码是“门脸工程”。 7月26日,小米公司发布了小米5X、MIUI 9、小米AI智能音箱三款新品。8月3日,小米商城独家开启了代表着极致工艺的亮银版小米6限量100台首售,售价3999元,秒售罄, 服务器瘫痪。如今,据悉亮银版小米6的黄牛价已经“飞天”。

  在持续推进手机业务的同时,雷军指出,2017年“小米新零售”模式已经开启,目标是在年内开启200家“小米之家”体验店。据解释,这不仅能提升智能手机的销量,还能拉动包括一系列小米生态链中的其他系列产品销售。

  另悉,7月28日小米公司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小米香港已签订了为期三年的10亿美元银团贷款协议。对此,雷军表示,新零售和国际化已经成为小米2017年五大战略的重中之重,此次银团将对小米的国际化、新零售业务产生强大助力。

  而说到“新零售”,不妨来看看小米的新模式。如今,小米升级了“铁人三项”理论,从“软件 硬件 互联网”变为“硬件 新零售 互联网”。按雷军的话说,当下小米模式就是“铁人三项”:硬件 新零售 互联网。以前依靠线上销售高配置小米手机吸引用户、聚集了一大批手机发烧友,现在布局线下销售让用户得到更真实的体验,并拉动小米的系列新品销售。

  据悉,目前小米在很多初创产品都做了重金投资,“小米生态链”目前已涵盖手机、音箱、电视、路由器、笔记本、手环、手表、平衡车、自行车、移动电源、无人机、智能摄像机、吸尘器、电饭煲、空气净化器、行车记录仪、血压计、体重秤、智能灯、拉杆箱等方方面面。据小米官方宣布,全国小米之家线下门店的数量已经达到149家。

  另据今年1月份小米年会上雷军定下的目标显示,2017年小米计划开200家小米之家,未来三年计划开通1000家店。

  从专做发烧手机到做爆平台,可以说,小米看准的是社会中产人口红利所带来的消费升级。而从另一角度分析也似乎好理解,专做某个领域的孤品爆品,容易树敌过多,而且做技术的要持续创新领跑毕竟太累,还不如做平台品牌整合一体销售过得写意与痛快。十个臭皮匠,好歹也顶得上半个诸葛亮吧。而且,万一出事了,也不至于“一锅端”。

  仔细想想,假如国美苏宁自己要生产家电,与众多专业的家电品牌去较量和博弈,那是多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事实上是,国美苏宁找厂家做渠道特供产品或者做“贴牌”。对此,小米之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雷军说,“小米是一家极其追求创新和性价比的公司”,“性价比的背后是推动中国的效率革命”,“新零售的本质是效率革命。”那么,如果说小米手机已经做到80分了,再往上到90至99分就显得步履蹒跚、相当吃力,但是以小米优质优价的品牌孵化系列周边产品甚至跨界商品,就显得容易、有效率多了。

  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不想做教练的运动员不是好的苗子。从做产品到做品牌,从做单品到多元化产品,可以看出,小米谋求的就是从技术控到教练、教父级的身份跃迁。

  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谁会知道会不会突然间从其它领域杀进一个对手,难以匹敌呢?

  那么,至于新时代的小米何去何从,成败得失,那就惟有尽人事而知天命了。尽管,当下小米模式看起来比较美好。

  又不按常理出牌

  被誉为“雷布斯”的雷军经常说,能看懂小米的人不多。

  在过往成功的案例看来,雷军并不喜欢按常理出牌。从金山到猎豹,从YY到小米社区,再到曾一度叱咤风云的小米手机……抢在别人意识行动之前,布局属于自己的帝国,并让竞争对手及产业链的反应措手不及。所谓,唯快不破。

  不过,对于小米又肆进军空调行业的举动,业界似乎并没有抱多大的期待。

  最基本一点,小米空调的品控如何保证?这可是需要用户实际使用过程的时间积累来检验的。这就是所谓的口碑积累,而这是需要时间的,起码此前的首款空调并未“爆红”。

  一方面,小米没有做空调的技术底子,就连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都没有成熟、打通,不就是找下家代工吗?另一方面,小米的品牌力是否能如某些国际知名品牌那样找工厂代工“贴牌”也能风行天下?如果缺乏专业管理经验的话,难道所谓性价比就能雄霸一方?

  价格战并不是硬道理。消费者都希望买最值最靠谱的,而不是有点“骑墙”的新新产品。

  群众的眼睛,永远都是雪亮的。

  据悉,此次帮小米代工的“下家”是长虹。试想,如果长虹代工的小米空调质量好,为何不直接买长虹而舍近求远?况且,既然是代工产品,其售后服务估计不如直接买代工企业品牌来得实在。

  难道大家购买小米空调是因为其品牌“高大上”吗?如果把小米的品牌调性认知为“优质低价”的话,除非同等质量产品小米价格比长虹便宜,或者定制产品标准要比长虹自身的产品质量要求高很多,又甚者小米新一代空调真的“骨骼惊奇空前绝后黑科技满血”……

  要知道,在空调业界,长虹空调的口碑和市场销量并不如格力美的等响亮。那么,此次长虹小米的合作,暴露的是小米想再次借船出海“试水空调业”,还是长虹想借小米的品牌力重塑自身品牌产品的质量和口碑?

  如此看来,该合作应该是双赢的。而且,即便“弄砸了”也不至于双方受累:小米赔本赚吆喝后可以全身而退不做该品类产品或寻找另外的厂家合作,长虹作为代工方钱照赚卖得好不好其实还是小米本身的能耐。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两年前,小米便和美牵手联合推出“i青春智能空调”,不过反应平平。如今联手长虹欲再次搅局,可见小米对空调产业这块大蛋糕心有不甘。

  当时,小米曾宣布联姻美的,双方进行战略合作致力于共同挖掘智能家居市场,并打造了一款i青春真智能炫彩空调,主打“一手控制”等功能。但此后,双方合作的脚步似乎放缓,并未有实质性进展。那时,董明珠还在公开场合炮轰:“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相信,至今雷军会始终铭记这“一箭之仇”吧。

  其实,无论是一手遥控还是格力手机遥控空调家电,其实都在玩类似海尔推了多年的“e家”概念,就是利用物联网及网络实现智能家电一体化。这本来也不是些什么特别超前的概念和技术。而且,家电业技术概念满天飞,突然冒出来的新概念并不见得就是什么石破天惊的实际创新与“杀手级应用”。

  当下,小米空调如何横空出世,董小姐又会怎样“开喷”,新一轮价格战还是玩最为拿手的“限量限时抢购”?万人空巷抢空调?……

  算了吧,大家还是少开脑洞翘首静观“好戏”吧。

  无印良品没那么容易做

  雷军说,小米之家的模型或者科技界的无印良品,更多的是一种商业实践或者商业尝试。雷军在今年公司年会上表示,2017年小米的目标是收入破千亿,并定下了5大核心战略,包括黑科技、新零售、国际化、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五大部分。

  而小米植根新零售部分提出的“科技界无印良品”的概念,其实就是“高性价比、高品质”。

  在此,大家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日本生活杂货店无印良品(MUJI)的模式。

  无印良品最早源自于日本的超市大战。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日本经济高速成长终结,消费者开始寻求性价比高产品。为此,当时日本各超市兴起自营商品风潮。1980年,西友集团的连锁超市推出了约40种生活杂货和食品在超市内贩卖,无印良品由此诞生。结果,这些包装简单、不拘泥于品牌特质并以“无印良品”来命名的产品“大卖”。后来,西友集团将无印良品独立出来,有了专属的卖场空间。而在1983年,无印良品在东京开了第一家旗舰店……

  号称“没有品牌”的大品牌,材料好、质量上乘、简单实用、定位亲民,有8000多种商品大集合,店铺开在黄金地段……除去一切花哨的形象包装和噱头,仅留存便利性和靠谱的质量,而最终其形成的简约、基本、自然且富质感的生活哲学,似乎让无印良品打上了“无心插柳”的强烈人性化品牌烙印。

  可见,无印良品从最初的诞生到兴起、家喻户晓为消费者接受,是经历一个从无到有,通过超市平台“借鸡孵蛋”的过程。而无印良品即便是“不拿品牌说事”,却胜过大力营销品牌。

  尽管小米有在模仿无印良品的影子,但与无印良品不同的是,小米是先有品牌后实施多元化产品扩张,而无印良品则是产品做好、卖好后形成的“没有刻意立品牌的品牌口碑”。

  而且,无印良品的商品包装极简、没有品牌标识、广告、代言人以及复杂的颜色款式,这也与当下的小米模式也不尽相同。

  首先,小米的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刘永煊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