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特“马”失前蹄,看坚守营销底线原则的重要性

日期:2021-03-05 浏览:15442 作者:邹凌远 来源:品牌联盟网

  在信息高度饱和的互联网背景下,热点是用户关注、追逐的引爆点,而制造热点则成了媒体、企业吸引流量的发力点。正如传统牛年春节临近,作为年终营销黄金期,自然各大品牌都会借机秀一波沟通广大消费者。福特作为享誉世界的著名汽车品牌,1月28日通过官方微博发布“2021中国·马年”的博文,试图蹭春节热点。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了网友们的质疑,纷纷吐槽“福特态度傲慢“故意指牛为马”“为博眼球无底线”。

  随后,2月1日福特在其官方微博发文回应“错把牛年当马年”事件,称推文创意表述不严谨,言辞欠精准,在传播过程中引起了误解和困扰,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而此前发布的引发争议的微博,也被删除。回顾事件的全过程,从关注热度来看,无疑是成功的;但从品牌口碑上来看,无疑是哗众取宠的。毕竟营销无易事,品牌需谨慎,一着不慎就可能马失前蹄。这对于品牌而言,在任何市场开展营销传播活动,都需要考虑文化、群体、传播环境的差异,更需要牢记有些不合法规、触犯众怒的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这也是品牌应当坚守的营销底线原则,也是品牌在当地市场赢得长久青睐的发展根基。

  尊重文化,赚钱砸锅的行为要不得

  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受众的认知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营销传播过程中,除了要遵守法律法规外,文化是日常使用、接触最频繁的因素。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大众对文化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对文字相关作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愈高。这种全民意识的变化,既体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也体现在网络上针对某些典型事件的热议。人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看客”,还是一个自由的“评委”,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评价,助推社会舆论持续升温。无论是本土品牌,还是海外品牌,在开展营销过程中,都需要面对来自用户的评价。营销动作的相关内容,是否符合主流文化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传播效果的走向。

  从Burberry与中国大使赵薇和周冬雨合作是否符合主流文化导向,到Prada用错“中国红”的预告片,到D&G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广告,再到福特汽车“马”失前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表现出了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不理解。尽管这些著名的国际品牌投入大量资源做传播,但收效甚微、口碑还差,社会大众更是一边倒的将这种无视中国文化的行为定义为“赚中国人的钱,砸中国人的锅”。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品牌为博眼球踩文化红线的也不在少数,如扭曲历史、内容恶俗等,同样被社会大众唾弃。适应市场环境的要求,任何品牌都需要尊重文化,把握好营销传播的尺度,才能真正叫好又叫座。

  平等沟通,高高在上的姿态招人烦

  如今信息越来越透明,消费者也变得更加理性,立场也更加明确。就拿这次福特“错把牛年当马年”来说,很多网友在微博发出的第一时间,就在评论区大量留言,质疑福特的做法。短短几分钟后,福特“中国马年”事件就登上热搜,可谓是攒足了“人气”。面对扑面而来的网友吐槽,福特也不甘示弱做出了解释,补发微博回应称:“福特最知名的「一匹马」,先锋纯电SUV MUSTANG MACH-E国产元年,简称中国马年。”对此,社会大众并不买账,还引发了更大的争议,坐实了乘机炒作的嫌疑。大部分网友对此嗤之以鼻,不接受这种狡猾的辩解,一直认为福特态度傲慢。

  为何舆论会一边倒?因为福特在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还试图为自己洗白。春节临近,任何品牌都可以做趣味传播,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明目张胆地调侃中国牛年。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也非常清楚品牌想要达到的目的。但对于那些无法自圆其说的辩解,就一件已经发生的事不能站在平等视角去沟通,消费者也不会接受。尤其是90后、00后群体已成为网络主流群体,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他们不适用,平等沟通才是产生共鸣的良方。品牌要迎合社交媒体属性,不是产出物的社交化,而是要结合微博、B站、今日头条等不同平台的风格,根据群体的特征,去找到受众真正的共鸣点,效果才能最大化。而洞察消费者的心理,也是培养消费习惯要做足的功课。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尽管传播媒体、形式越来越丰富,但用户却被细分的越来越小众,流量的作用更加凸显。在这种形势下,品牌为了达到超预期的流量效果,各种创意玩法也更加大胆。凡事都有准则,营销传播也不能游离于准则之外,坚守底线才能走的更远。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邹凌远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