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李宁是安踏的直接竞争对手

日期:2009-04-29 浏览:730 作者:陈士信 来源:品牌中国网

 
    1996年年初,李宁公司总部从广东迁到北京,算是从距离上“告别”了健力宝和广东,开始了它全新的征程。当年,李宁销售收入再创新高,达到6.7亿元。97年以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多元化“泥潭”、组织机构臃肿的大企业病,及家族制对于成长到一定规模企业的影响等诸多因素,李宁公司进入调整期。这些摆在眼前的事实也证明,李宁虽然贵为行业第一品牌,但仍是一家停留于“机会导向”的企业。
 
    1997年—2001年,这4年里,李宁公司发展得并不顺畅,然而让我匪夷所思的是,97年7月,李宁成了北京大学法律系的一名新生。李宁的读书热情后来又延续到了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在企业调整的时期,他本应当率领企业在市场中拼杀。李宁“顾学业而轻公司”的经典例子,或许就是某天李宁到李宁公司上班,前台挡住了他,并询问他是谁!在这背后,似乎只有一种解释,陈义红撑起了这家公司的运营,事实上从多方面的信息与报道来看,也确实如此。
 
    一个曾经率领这家企业突飞猛进的人,一个贡献杰出的人,一个事实上担任了李宁CEO的人,哪怕再怎么出色、卓越——哪怕几年之后还有机会用更大的成就来证明自己,一旦企业业绩出现问题,企业或资本拥有者就会让你离开,这就是商业。从1997年到2001年,李宁的销售额一直未能越过10亿元大关,这让李宁和公司上上下下都感到了焦虑。据说,李宁给了陈义红4年时间,陈义红很努力,但是未能达成。事实证明,这并非陈之过错,相反在这次大调整中,李宁公司在陈义红的管理下存活下来,但是他依然摆脱不了“下课”的命运。李宁认为陈义红靠悟性做生意,未来的李宁公司要靠流程、岗位和组织能力来完成一个生意,而不是靠一个人,李宁认为他已难以为继。
 
    2001年某天深夜,李宁公司的核心人物李宁与陈义红进行了一次理性而又伤感的对话。李宁直接而简单地对陈义红说:“你不应该再插手具体业务了”;“好吧,那我就走好了”,陈义红回答。
 
    商业往往充满戏剧性,塞翁失马之说,似乎成了商场变幻莫测的解读。仅仅6年之后,也就是2007年在安踏上市不久之后的10月,中国动向(3818.HK)在香港正式挂牌交易,该公司拥有国际品牌KAPPA在中国的永久使用权,市值比肩李宁。而当年黯然离去的陈义红先生,正是中国动向的老板。这家公司、这个人的成功,可能是对一个人和一家咨询公司的“讽刺”,那个人就是李宁,他认为李义红“难以为继”,那家咨询公司就是世界知名的罗兰·贝格,他们建议处理掉北京动向(代理KAPPA)这块“烫手的山芋”。让人不可思议的是,2008年8月,李宁又以不低于10亿港元的代价,获得LOTTO(乐途)在中国为期20年的独家特许权。这或许说明,自97年以来的10年之后,李宁依旧是一家“机会导向”的企业,企业战略模糊。
 
    2001年,中央财大、财务出身、年轻的张志勇出任李宁CEO。
 
    上任之后的张志勇“烧了两把火”渠道扩张——在他主导下,公司大部资源都投入到对渠道的支持上;品牌再造,聘请盖洛普调查公司,公司自身提炼、李奥贝纳广告推广协作下,李宁的品牌精神得到蜕变与升华,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一切皆有可能”。张的努力很快从财报上得到了体现:2002年李宁销售额突破9亿5千万,2003年突破12亿,2004年更是突破了18亿,并且在那年成为第一家在海外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陈士信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