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危机公关”

日期:2013-05-06 浏览:230 作者:沈志勇PR 来源:品牌中国网

  近日,郭宇宽博士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最缺公关公司》的文章,对当下企业、媒体和公关行业在危机公关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提出了批评。郭博士认为,公关公司“没有真正的、提高社会理性的沟通机制,并且以一种掮客手段强化了与记者、媒体老总之间灰色的、地下的利益输送格局。”尽管郭博士并不身在公关行业,对公关行业的情况不完全熟悉,公关公司的职能也并非仅限于危机公关,但笔者认为,郭博士对于危机公关的观点直击时弊,应该得到公关业界、企业和舆论的重视。

  时至今日,社会对公关公司已经不再陌生,公关公司的业务范围通常包括企业形象塑造、产品推广、媒体传播、媒体关系管理、活动管理等,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公关公司更是活跃在新媒体传播的一线,服务内容越来越广泛。尽管危机公关只是绝大数公关公司的一小部分业务,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界对这个行业的印象。

  笔者遇到企业关于危机公关的业务和培训咨询时,很多企业最关心的并不是我的策略建议和处理经验,而是我是否有足够的媒体资源,是否能够在关键时刻 “摆平”媒体。这是目前企业面对危机的普遍心态,他们更愿意“花钱消灾”,而不是正视问题,诚实的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很多公关公司一方面出于利益驱使充当具体的执行人,甘当“掮客”;另一方面,迫于客户的压力,硬着头皮做违背职业准则的事情。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将这种现象的存在归咎于某一些公司或者某一些行业的道德水准,很多行业问题,其本质是社会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不同舆论的态度都是以压制为主,一纸文件,一个招呼就可以轻松“搞定”很多事,粗暴简单,从下到上屡试不爽。这也让很多人养成了这样的惯性思维。

  尽管“搞定”在一定范围内依然有效,但是显然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新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的影响力日隆以及舆论环境的越发透明和宽松,使得“搞定”难度空前加大,无论是达芬奇家居和记者的私下交易,还是大众“公关门”中企业高层对记者的“诉讼”胁迫,都难以改变危机本身的进程。

  作为从业者,不妨自问,当面对利诱,我们是坚守专业价值,还是甘当职业掮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品牌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转载请标明---来源:品牌中国网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沈志勇PR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