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期,中小企业应对策略是什么?

日期:2017-09-14 浏览:636 作者:于斐 来源:品牌联盟网

  萧条期来了,许多中小企业老板都是面色暗淡,愁眉紧锁。

  由于所处行业的疲软带给老板们更多的是身体和情绪反映上的胸闷和心悸,市场不相信眼泪。

  记得立白集团掌门人陈凯旋曾于2008年1月28日在公司礼堂作了《立白的光荣与梦想》报告,至今仍很有借鉴意义。

  “我们创业的时候,国内日化行业早已兵荒马乱,一些产品价格奇高,更多的消费者买不到或买不起优质的洗衣粉,所以我们觉得一定有市场,抱着这个朴素的理念,我们坚持做下去,所以就有了立足的机会。”

  “没有任何一条路是畅通无阻的,做企业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看到了太多规则的瑕疵,我们不断完善,不断地改变规则,所以就有了机会。很多人抱怨找不到机会,问问自己,你对规则的理解和利用有多少?”

  “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心存善念。因为只有首先对别人好了,别人才会同样地回报你。所以我们的合作伙伴、经销商、供应商,乃至员工,都是我们大家庭的一员。我们选择了一个不被看好的行业,选择了一条注定充满坎坷的道路,我们深知自己的渺小,所以我们走一步看一步,从产品、市场、工厂、渠道、品牌、知名度,一步步地提升,一点点地学习。失败的变数太多,我们尽可能地走得小心,走得平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着自己的责任。做企业如做人,我们不能留下大笔的财富,但我们至少可以留下一个让人尊敬的名声。”

  “其实这是一条简单的道路,作为立白,我们就这样坚持了14年!”

  陈凯旋的话,不仅使我想起柳传志的“下辈子还做企业家”的话来,要知道一个人的成功总是遭遇多重波折,就像李宗盛所唱的一个人不能随随便便成功一样。

  在这方面华为的任正非是我很钦佩的一个企业家,有关他的报道和介绍看了很多,任正非2001年的春天写下《华为的冬天》,预言“IT业的冬天必将到来”。

  事实上自2000年后,国外公司开始采用残酷的价格竞争与华为争夺地盘。而在国内,华为无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壁垒。危机之中,任正非“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

  应该说得益于及早的准备,华为并没有在严冬中倒下。通过卖掉安圣电气获得宝贵的现金流得以安然过冬,华为因此顺利度过了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的市场萎缩期。2003年后,随着管理变革的顺利推行和海外市场的崛起,华为迅速扭转了颓势迎来了又一次发展高潮。

  随着华为日益做大,自我感觉良好,华为人的危机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开始仅体现在任正非等少数人身上,尚未升华为全体华为人的共识与行为。

  形势已经发生改变,曾经一无所有、舍身追随任正非创业的老一代华为人要不离开华为,要不已经买房安居,创业激情已经逐渐衰减,而新一代华为人与创业的激情又毫无联系,这种心态脱节日益明显,很多华为人越来越觉得公司内部曾经的上下一心的氛围不如以前,尤其是很多年轻员工对华为内部的文化并不认同,往往会在积累了工作经验之后就突然离去。离开的人很多都认为华为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华为的制度设计和工作压力容易让员工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逼着自己从华为辞职,重新就业。甚至又人认为华为的成功正是建立在不停地更换新鲜血液的基础之上,绝大部分员工的年轻正是华为成功的秘诀。尽管华为永远不缺新手补充进来,但这些新手只会让整体效率更低,更加难以维持。

  当华为成长为一家全球化的大企业时,从全球性企业角度来看,华为所形成的文化难以与国际主流实现对话,难以实现跨文化的有效融合与管理。华为开始面临跟众多国际员工之间的价值观的冲突。华为人被要求继承追求卓越、持续的艰苦奋斗、默契的团队合作的传统,又要在新形势下追求规范、精准的职业化行为,一种开放性和企业文化内涵就显得十分重要。华为人需要从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土狼心态变为狮子心态,逐渐走向开放和自信。所幸的是,他们凭着韧性和坚持绕过了一个个的暗礁险滩,而一旦站稳脚跟,又把目光放在高远处,同时又不断调整自身,使自己在适应环境的严酷挑战中不断变得强大,从而由不得我们不佩服并且值得好好学习。

  不妨让我们来回望上一次美国的大萧条,那是1929年到1933年间,世界性经济危机让企业经营理念发生了第一次革命——销售意识确立,销售的地位首次超越了生产,营销自此产生。

  1933年大萧条带来了营销概念的产生,推销术、广告术、公关术细分类别产生并得到重视,这也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始向下延伸,最终造就了全球跨国公司的产生。

  的确,中国的企业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他们普遍处在低端、低价、低利润的境况,很多企业对营销不重视或者理解有所偏颇,加上营销手段单一和无创意性,走进了产品、广告、促销、品牌、渠道、执行等的同质化死胡同。

  不是吗,许多挣扎在生死线边缘的企业,由于没有显赫的品牌声誉,面对寒冬,也无法完全复制行业领袖企业一样的应对办法。因此,必须找出适合自己的“过冬”方法。

  事实上,再怎么顺风顺水的企业,也许之前经历了千难万险,如今看起来虽已达到了光鲜靓丽、风光招摇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进路上不会遭遇莫测和未来的某种不可确定性。相反,跌跤、犯错等等还会时时在经营的征途上重现和闪回。关键是,如何以一个理性的心态来应对。

  原中粮董事长宁高宁曾在为老朋友王石的自传《道路与梦想》所作的序言中不无感慨地说,王石和万科在成长过程中“犯了几乎所有可能犯的错误”,幸运的是“他们在错误还没有能把他们毁灭的时候醒悟了”。

  市场这东西其实很残酷,它一变脸,你就要面临变革,而且它每一个变化,你都要在每一个细微之处予以敏感的发现并快速的予以捕捉。所以说,从事企业经营是一份痛并快乐着的苦差事。因此,我们要想在同质化的红海中迅速突围进而走进差异化中的蓝海就必须迅速转变增长模式,创新发展模式,真正实现自身发展由“经验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赖”转变,由“企业制造”向“企业创造”转变,使企业真正走上良性运营轨道。在这一过程当中,也许我们还会犯错、犯难、犯规,但谁又能否认,这恰恰也是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机会呢?

  在这个社会上,如果一家企业仅仅是靠着跟风、追随、模仿起家,尚未系统的建构自身的核心优势,也许一时半点会解决相关的温饱,但大浪淘沙、激浊扬清万一形势突变,遭遇到也只能是夭折的命运,不幸就是其典型的标志符。

  诚然,企业的竞争力离不开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特定客观条件的演变和调整。但更多的是在立足自身的前提下,能否有效把握行情的趋势运转能力,同时在审时度势前提下以整合资源和突破创新为双翼给自身一个准确的定位,才是考验企业真正命门的关键。

  就目前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其战略应有其相应的发展导入模式:

  企业结构薄弱处。显然,取长补短应该是每个企业都明白的通俗道理。

  目前对于一些正在成长中的企来说,风浪凶险前景莫测。因此根据产业结构变动以及相应出现某个局部或某一方面的薄弱处来合理布局,制定本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措施,就显得大为强迫。最关键的在于企业应设法成为产业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获得相对稳定的发展。

  当然,这一战略又可以有几种选择:一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产品变动的总体趋势及本地区的情况,选择处于上升、扩展阶段的细分领域,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二是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来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三是进入新兴行业,在“前沿”领域寻求变得优势及发展的机遇。

  企业资源的拓展处。中小企业通常会比较依赖本地区所特有的社会资源和人脉优势。这些资源优势有时相对单一和区域特征明显,但有其进入的可控性和便利性。如一些地区的特色生产基地等。

  生存夹缝的求索地。生产经营中,除少数技术集约型中小企业外,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设备水平、技术开发能力都比较低,一般难以在同类品种上于大企业直接展开竞争。在“夹缝”中求发展的战略,就是选择产品市场开发的结合部或边缘地带,找到竞争较弱同时又具有广阔前景的某些“间隙”,开拓企业的发展空间。

  依附经营的结合点。所谓“依附”,就是把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于发展相对固定的纳入或嫁接在某个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上,成为这个大企业或企业集团系列化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专业的生产与开发服务。选择采用依附型经营战略的好处在于中小企业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供销渠道,产品的开发方向较为单一、明确,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另外还能通过协作的关系进行联合开发,依靠大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实力,突破自身在资金、人才、设备等方面的制约。

  时代变了,观念和行为必须改变才行。

  笔者应邀在为北京某企业作实战培训时,讲到了《企业变革时期的7大运营策略》,可以带来不少借鉴启示:

  1、过去靠员工体力,未来靠员工脑力;

  2、过去靠员工加班,未来靠员工创新;

  3、过去靠老板魄力,未来靠团队魅力;

  4、过去靠金钱驱动,未来靠使命凝聚;

  5、过去靠经验管理,未来靠流程复制;

  6、过去靠产品独步,未来靠服务横行;

  7、过去靠关系人脉,未来靠资源互联。

  如果企业仅仅象过去一样在盲目推崇战术上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忽视或根本没有注意到战略定位的重要性,或者就如同温水里的青蛙一样看不到周围环境的变化。慢慢的,逐渐升高的水温最终麻痹的是搏击的力量和进取的斗志,接下来很显然,在市场的大幕上,只会演绎一场又一场的悲剧,而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

  现在,每当国家出台新政策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总有些企业难以适应,呈现惶惶不可终日之态,他们总希望各种各样的变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于斐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