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利模式看企业多品牌战略

日期:2013-02-20 浏览:2983 作者:沈志勇 来源:品牌中国网

  你知道吗?在超市里销售的好吃点、达利园、可比克、和其正等等食品饮料都是来自一个企业,那就是福建的达利集团。据了解,达利集团目前拥有的“达利园”糕点类、“好吃点”饼干类、“可比克”薯片类三大品牌500多个品种产品,已被公认为休闲食品的旗舰企业。2007年,达利集团又全面推出“和其正”凉茶、“优先乳”蛋白饮料、“青梅绿茶”八大品类、二十多个品种的饮料产品,品类之全、品种之多,在国内饮料界绝无仅有。

  可以说,达利集团是实行多品牌战略的典范企业。我们就以达利集团为案例,对企业实施多品牌战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实施多品牌战略的好处

  从市场细分的角度上说,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建立不同的子品牌,的好处就是使品牌定位更精准,更契合目标消费人群的心理,更符合他们的需求。比如,针对糕点这个细分市场,推出“达利园”品牌,针对饼干这个细分市场,推出“好吃点”品牌,针对薯片类这个细分市场,推出“可比克”品牌。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的品牌,能够使企业在某个细分市场的品牌定位更准确,针对每个细分市场推出更专业的食品,从而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推出不同品牌的产品,利于做大细分市场的规模。在商业社会,任何试图以一个品牌覆盖所有市场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消费细分的趋势越发明显,这是消费者走向成熟的表现,而成熟的消费者一定会更加关注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未来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的发展趋势,一定是精专路线。未来的品牌发展趋势,一定是纯粹的趋势,品牌越单纯越好。这就要求企业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推出与之高度契合的产品或品牌,并且在该细分市场精耕细作,从而有利于企业在该细分市场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

  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的产品,利于企业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从而利于企业做大整体市场的规模。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在同一个办公室里,有的人喜欢糕点,有的人喜欢饼干,还有的人喜欢吃薯片类的食品,那么,如果一个企业,通过采取多品牌的战略,在各个消费细分的市场都建立起强大的品牌,那么,无论什么样的需求它都能同时满足,从而利于企业扩大在整体市场的规模。达利集团就是这样,通过在糕点、薯片、饼干等各个不同的休闲类食品当中建立不同的细分品牌,利于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从而能够扩大整体市场规模。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单一细分市场的规模毕竟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企业如果局限在一个细分市场,仅仅推出单一品牌,它增长总会遇到天花板。如果采取多品牌的战略,几个品牌加起来的总销量往往比原来一个品牌时更多。这就是通常被企业界称为“1+1>2”的策略。

  做大整体市场规模的好处还在于,利于截获“品牌转换者”。许多消费者属于品牌转换者,具有求奇、求新、求变的心理,喜欢不断尝试新产品。要抓住这类消费者、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途径就是推出多个不同的子品牌。

  实施多品牌的战略,可以限度的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资源互通。无论是薯片,还是糕点,抑或是饼干,其实它们本质上都是属于休闲类的食品,他们在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制作流程、渠道终端甚至包括品牌推广促销套路上,都是差不多的。那么,在企业自身实力容许的情况下,走多品牌的战略,能够发挥各子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企业的资源。比如在产品通路上,达利集团就可以对不同的子品牌进行捆绑销售,从而节省渠道开发成本,提高渠道利用和运营效率。在终端货架上,同时陈列达利旗下不同子品牌的产品,一方面,占据更多的货架,利于消费者的购买,利于产品的销量增加,打压同类竞争者,同时也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该企业实力强、值得信赖等等心理暗示。毕竟商店的商品陈列位置有限,企业的多种不同品牌只要被零售商店接受,就可占用较多的货架面积,而竞争者所占用的货架面积当然会相应减少。

  实施多品牌战略,能够强有力的支撑起整个企业集团品牌,同时也为整个企业集团未来发展战略布局预埋了管线,预置了空间。达利旗下这么多品牌,当然能够支撑起达利集团这个集团品牌,同时,如果未来达利还想开拓其他的细分市场,建立其他的子品牌,那么无论是在前期经验累积方面,还是在消费者的认知方面,等等,开发新品牌错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开发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更容易让市场接受。

  实施多品牌战略,是一种进攻策略,也是一种防守策略。关于进攻策略,前文我们已经做了说明。防守策略是什么呢?多个品牌,如果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成为悲剧了,不会令到其他的子品牌遭殃,对企业总的市场份额也好,销量也好,不会带来太大的冲击。比如前些时候达利“可比克”薯片出现“可比克菌群超标下架”一场风波,但是这不会对集团旗下其他的子品牌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尤其是食品行业,是个“高危行业”,所谓“高危”就是食品企业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弄不好出现“车毁人亡”的事故。采取多品牌策略,更多的是对集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考量,即使某一个子品牌出事故了,不会影响到其他子品牌的发展,更不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与此同时,市场上风起云涌,变幻莫测,某些细分市场还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逐步萎缩。那么,如果企业实施多品牌,它就是航空母舰,即使一两个细分市场萎缩,一两个零部件出现金属疲劳,不足以影响到这艘巨无霸的稳定前行,在惊涛骇浪之中依然坚挺如初。

  二、实施多品牌战略的条件以及注意事项

  既然实施多品牌战略的好处那么多,那么是不是亟不可待的实施多品牌战略呢?显然不是。实施多品牌战略,需要足够的实力和资本才能玩得转。事实上,多品牌战略是地地道道的强者的游戏,非强势企业不能轻易尝试。

  有的企业实力足够了,也想发展多品牌战略,但是需要把握好节奏。如果旗下所有子品牌都不出名,影响力不够,那么还是先重点培育一两个强势的品牌,而不是均衡用力。等扶植出一两个优秀的子品牌、建立强有力的市场影响之后,再来培育其他子品牌的成功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回到达利,它也是先在“派”这个细分市场里打开了局面,之后的“可比克”以及“好吃点”,其实都是在复制蛋黄派的模式。

  另外一方面,不同产品品牌之间需要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就是各个细分市场之间要有比较明显的区隔,但是也不能有太大的差异。糕点、饼干、薯片类之间的产品差异比较合适,他们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但是又同属于休闲食品这个范畴。区隔太大了也不现实,总不能造飞机的去造拖拉机。

  一般而言,企业可通过性质、品类、功能、工艺、档次、地域等分类的不同,实现子品牌的差异化塑造,采取多品牌战略。比如达利集团,它就是根据品类的不同,建立不同的差异化子品牌,实施多品牌的战略。子品牌如果能够做到各负其责、各有地盘、互不掐架,这是最理想的多品牌战略。

  三、达利多品牌战略为什么能成功?

  我们回头再来看达利实施多品牌战略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首先,我们发现达利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对所谓食品休闲化潮流的准确把握。无论从早期的蛋黄派还是到后期的薯片、饼干,达利似乎总能敏锐地找到市场空档,发现消费者在市场中暂时得不到的满足,并以低于同类竞争者的价格优势迅速切入。

  其次,注重产品的品质。多年来,达利食品一直是坚定地奉行“拿来主义”的战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保证所有的子品牌都在一个质量标准上生产。这一点,从达利集团早期的蛋黄派、薯片、饼干,到新近的饮料产品,无不是如此。

  第三,根据休闲食品休闲化、时尚化趋势特点,选择流行娱乐明星代言并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达利大胆采用“明星代言+大广告投入”的宣传推广战略。启用多位明星代言,并将电视广告、平面展示、终端陈列组成立体网络宣传攻势。通过高频率高密度的广告投放,周密有效的市场行销,让新品在第一时间脱颖而出,牢牢抓住大众眼球。

  归结起来,达利模式=品类产品+明星代言+强势广告+渠道密集覆盖。这是保证达利集团成功推出新品牌的重要因素。

  这还没完。达利目前在全国各地都建有生产基地,达利目前成品生产厂有6个,分别是成都、武汉、吉林、济南、福建(2个)。这六个基地辐射周边,基本覆盖全国区域。我们知道,快速消费品的物流成本很高,比如薯片在运输中损耗非常严重。通过在当地建厂,能够实现快速铺货,减少物流成本的目的。

  同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达利已经建立起强大的渠道网络。通过全国6000多个经销商和90000多个销售网点畅销国内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每个角落,终端渠道占有率超过85%,并出口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

  总而言之,达利具有敏感的市场嗅觉,一旦发现某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可观利润空间的新品类,就大手笔的投入,注重产品的差异化,注重产品的品质,并以大手笔的广告投入跟进,抢占市场制高点。在生产方面,达利在全国各地的生产基地,以及强大的渠道网络,保证了达利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高密度铺货,以强大的品牌攻势来拉动产品销售,以强大的渠道网络实现产品出货。这一切是达利不断推出新的子品牌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品牌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转载请标明---来源:品牌中国网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沈志勇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