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对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的一些思考

日期:2015-12-11 浏览:860 作者:王永 来源:品牌中国网

  今天,北京市就居住证管理办法和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身为资深北漂的我,不禁想为管理办法点个赞。这些年,关于北京是谁的北京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北京是北京人的北京,就因为外地人多把北京搞乱了,搞脏了。也有人说,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离开外地人,北京寸步难行,书记市长不也是外地人吗?

  这显然是个无解的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远没有答案。很显然,如果外地人一个人也不来北京,北京确实会保持清新的空气,交通也不会堵塞,房价也不会这么高。但如果没有外地人,北京也没法发展,甚至连一些基础的服务也没办法保证。总不能一方面要求外地人给首都服务,一方面又不给外地人必要的尊重和名分。

  笔者从1996年来到北京发展,算是资深北漂了,这么多年为北京的发展也做出了一些贡献,也感谢北京给予我事业发展的平台。从1996年至今,我把人生最美好的20年都献给了北京,我在这里学习工作,在这里创业发展,在这里结婚生子,但很尴尬的是,我至今还不是北京人。以前,每年都要去办暂住证,后来是工作居住证,每次办护照还要回老家,十分不便,小孩上学也要四处求人,毫无尊严可言。而与此同时,有关方面早已邀请我以杰出人才的身份移民美国或者香港,之前都被我拒绝了。而现在,问题来了,小孩马上就要初中毕业,将来没有高考资格怎么办?事实上,身边像我这样的朋友不在少数,除了那些早年通过各种渠道已经办理了北京户口的之外,大都面临小孩上学甚至参加高考的问题,如果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要么回老家,要么就只能考虑移民了。我不知道,这些人的流失,对国家而言会不会是一种损失。

  怎么办?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明确功能定位、城市承受能力、优化人口结构、提升市民素质等多方面之间寻求平衡。2015年7月,北京市委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北京将按2017年、2020年、2030年三个时间节点,部署四个方面目标任务: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控制人口规模、治理北京“大城市病”,创新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高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其中,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控制人口规模、治理北京“大城市病”,就需要严格控制北京人口;而创新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高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又需要吸引大量优秀的人才。如何在“控制”和“吸引”之间找到平衡,这恐怕就是北京市出台《关于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初衷所在。

  但是,一个办法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今天下午这则新闻瞬间被刷屏了,我仔细研读了全文,应该说起草者考虑得还是比较全面。积分落户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和导向指标构成。基础指标包括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教育背景。导向指标包括职住区域、疏解行业就业、创新创业、专业技术职务、纳税、信用记录、守法记录等。应该说,意见设置的标准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让笔者担心的是,类似的综合测评找到的可能是综合素质较高的通才,但是否会漏掉很多北京亟需的特殊人才?

  出于对于管理办法的基本认同,我在第一时间给北京市提交了建议,希望对申请人子女连续在北京就学的,申请人获得“北京市劳模”、“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青年五四奖章”、“北京榜样”等市级荣誉的,申请人见义勇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对首都发展有其他突出贡献者给予加分,此外,可以考虑设立评审团制度,对于自认为符合落户条件的人开展公开评审。

  这也让我想起了美国杰出人才移民的标准,标准明确所指“具有卓越专业能力,在其领域中少数的頂尖人物之一”,具体而言,首先包括申请人在科学、艺术、教育、商业、或体育领域里具有特殊能力,得到广泛认可,取得很高成就,并且享有国家级或国际性的声誉与成就,其成就和贡献在该领域达到顶峰,或申请人被认为是该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其次是申请人在获得杰出人才绿卡后,将在美国继续从事其领域内的工作;

  第三是申请人的工作将会对美国社会的相关发展,带来极大利益。这些条款显然对我们制定管理办法很有借鉴意义。

  也有人会说,美国杰出人才移民和北京落户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在我看来,落户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国内“移民”吗?当美国人眼里的杰出人才竟然不符合北京的常住人口落户的标准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的落户政策和我们的人才观?

  啰嗦了这么多,我自己也不知所云,权且算是自己不成熟的一些思考吧。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王永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