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报告文学《小杨教书》讲述杨佳励志故事

Liu Heng's reportage "Xiao Yang Teaches" tells the inspirational story of Yang Jia

日期:2023-10-20 浏览:8719 作者:杨佳 来源:作者提供

1.png

小杨教书

作者:刘 恒

  《北京日报)》 1999年4月1日第一版第四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语音教室。杨佳用她优美的语调,优美的手势。优美的笑容。向新入学的博士研究生讲授英语口语。同学们并不知道。眼前这位活跃、亲切、耐心、博学的副教授。是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人——

  A读书

  “小杨属兔,腿长,爱笑,喜欢穿裙子。二十四年前,她十二岁,在长沙一所中学读书。学校离家远,她喜欢走着去,这是遗传。父母是勘探队的,找铜找铀找金子,天南地北走了多少年了。小杨在赴学的路上走啊笑啊,是去我什么呢?她在阳光下眯着眼睛,从脚前到天边,路上铺着的全是鲜花,全是鲜花。

  学校很有名,出过一些了不起的人了。小杨上课读书,下课打排球,打篮球,还跑四百米,觉得自己也是了不起的人了。她是三好学生,英语课代表,排球队主攻手,数学比赛的优胜者。还有什么事情是姑娘做不到的呢?

  上高一那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老师和父母让她试试,她说试试就试试。结果考中了郑州太学英语系。欢送会上,同学们赠给她一句话:鹏程万里!她回赠了两句话,头一句——我要做一个大学者!二一句——我要说一口伦敦音,她带着一身奶味儿读大学去了。

  只有十五岁,高高细细的,像棵豆芽菜,不爱说话,一说话很矜持,全是大人话。爱笑,对谁都笑,龇着一口亮晶晶的小白牙。大哥哥大姐姐们觉得小妹妹很好玩儿,见她每天早晨都跑步,每次都跑很久,谁也没当回事,这孩子有点儿毅力罢了。第一次考试得了第一,后来又是第一,后来还是第一。不好玩儿了。而且有点儿可怕了。不服输的人想超过她,追了又追,自知徒劳之后只能报以玩笑,咱不跟天才一般见识啦!熄灯之后,同寝室的大姐常在天才的床头看到一粒烛光。半夜醒来,烛光还在抖抖地亮着。大姐说睡吧别读了,不怕熏坏了眼睛吗?天才龇了龇小白牙,不等笑完便又缩到书脊后面去了。她在苦读的夜里起誓,要以真心面对书海,将永永远远地这样读下去了。

  B教书

  小杨交了论文,提前毕业,留在英语系就地教书了。论文奇好,美国专家给了满分。是个前所未有的分数。没有人吃惊。她能够速记电台的英语节目,一次广播下来,丢不了几个词。口语也好,竟有美国人怀疑她是不是在中国长大的。寒窗清苦读,终于早早地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新教师本应教大一,却让她教了大二,且是英语精读,很深的一门课。站在讲台上,十九岁,龇着一口白牙,找不到几个比她小的人。

  教了两年书,一路顺风,考中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专攻应用语言学。

  北京到了。大而美妙,有数不清的诱人去处。她只看中了一个去处——北京图书馆。书味儿,桌子味儿,小卖部的面包味儿,榨菜味儿,都深深地吸引了她,满足了她。在校园至图书馆的路上,春夏秋冬,她不倦地来来去去,为读书之爱定了归宿,也给自己寻了永久的报偿。

  一路顺风。成绩自然是优秀的。巧的是,又一次留下来教书,二十四岁便是这里最年轻的讲师了。教《学位英语》,教《学术英语》,双双评为优秀课程。

  只有一点小小的不足,视力不行了。先是读课文错行,继而跳行,以为是近视眼加重,不当回事。接着是在课堂上听到叽叽喳喳的声音,猛然发现自己只读了半页便掀起了下一页,还是不当回事,以为迟早换副眼镜便解决问题。最终是去图书馆翻目录卡,翻了半天也找不到要找的,这才觉出事情有点儿不妙了。

  诊断迅速、简洁而准确。黄斑变性,失明将不可逆转。小杨的聪明不够用了,像傻瓜一样站在同仁医院的走廊里,一遍又一遍发问:什么叫黄斑变性?失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失明?为什么让我失明?我还得给学生上课呢,我还得上周书馆看书去呢,不!我眼睛没事,是你们弄错了。她不接受这个现实。校园里。课堂止,她不露声色地做着做惯了的事情。依旧温和地笑着。但是,当新办的借阅证递到手上,看着自己模模糊糊的像片,禁不住潸然泪下。

  C听书

  病眼无泪,心里却在淌血。她在讲台上坚守,不肯倒下,周末和假期却不再去图书馆,而是蹒跚地走在求医救眼的路上。所幸并不孤单,父亲在一侧,母亲在另一侧,于逆风中陪着女儿上路了。

  老两口儿是黄金局退休的高工,住在北京北边的一栋楼里,颠簸了一辈子,来不及歇一歇,又要接着颠簸下去。他们腾出一间屋子,把女儿接回来,让她悄悄地舔净伤口。小杨说我没事,真的没事。父母迎合她,好好,没事没事。小杨又说眼睛好多了。比昨天好多了,话没说完便撞在门框上,一闪身又撞了冰箱。她一只手捂着脑门儿,一只手伸平了摸索,还笑。她竟然一点儿也看不清楚,父母呆呆地贴在墙边,已是老泪纵横了。

  小杨临睡前总怀了梦想,盼着一睁眼什么都清楚了。西医无效,中医蒙医也无效。父亲领着她去了河南,又去了湖南。针灸,按摩,气功,还是无效。最后是眼底注射,眼圈肿了眼袋黑了,奇迹却迟迟不见。视野越来越窄,由一片到一斑,由一斑到一丝,像舞台的大幕一样徐徐向中间靠拢。终于等到了那个早晨,睁眼后一片空白。大幕拉严了。没有掌声,戏剧以失败收场。可是。真的收场了么?

  屋里有早间新闻的声音,有父母轻轻走动的声音。母亲又为她熬上药了。母亲为她熬了多少药了?为了这些不能报销的药,母亲花去多少积蓄了?她看不见父亲,却能听见他在翻报纸,又像找矿一样在找着偏方吗?母亲说父亲的头发白了,全白了。父母是为什么呢?从小到大,她可一直是有出息的孩子呀!她的戏剧不能这样收场,不到言败的时候,能做的事情还多得很。小杨爬起来大声说:“妈,领我去一趟图书馆吧!”

  她又闻到了书味儿,桌子味儿,便宜盒饭的味儿。她在书架上和卡片箱上漫无目标地摸索,向她熟悉的一切告别。母亲颤声劝慰,咱们不怕,咱们学盲文。小杨笑着摸母亲的眼睑,买个好点儿的收录机,不读书了。我要听书了。

  她的小屋便堆满了录音带。她用原声带听各种有声读物,用空白带收录电台的各类广播,当然,是英语广播。没完没了地听啊,听啊,比读书还要贪婪。成箱成箱地买带子,又不开发票,老板就打听干吗使呀?打听明白了不胜唏嘘:以为碰上干盗版的了,给你们出厂价啦。成千的录音带走进了小杨的收录机,听书听得很累,却听得便宜多了。

  D写书

  小杨编过教材,写过书,比较有名的一本叫《研究生英语写作》,好几个大学都用。现在,除了听书,还要练习盲文。汉盲很难,英盲就更难了。还能写书么?怎么写呢?她有点儿吃不准了。母亲用厚纸板做了书写框,她用不惯,字母叠在一起,像一团缠紧的细铁丝。她自嘲地向母亲提起早年读过的名著,担心成了冬妮亚却成了保尔,一心要做简爱,却做了失明的罗切斯特了。她扶着书写框一字一字练下去,信心还是不足,直到有一天听说了电脑的“语音系统”,她才确信自己真的可以写书了。

  那是地地道道的盲打。看不见,却可以听见。书籍也可以听见,只需用扫描器扫描,电脑便能为她准确地读出来。声音是男的,语调怪里怪气,不过听着听着就习惯了。小杨自我解嘲,这家伙不错,脾气多好,不吃不喝还不累。

  她为新书起了名字,《研究生英语阅读》。前后准备了两年,原稿增增减减,积了厚厚的一沓。不满意,打算接着改下去,直到尽善尽美为止。她很少在十二点以前睡下,为了录资料,经常四五点钟就早早地打开了收音机。父母心疼她,却不想阻止她。女儿生活里没有别的了。亲戚们走进小屋,无不惊异于它的清贫,这是年轻女人的深闺吗?没有像样的家具和器物,全是旧的,连黑的收录机都泛着灰白色,旧得不能再旧了。暖气的回水管从屋顶划过,上面有十几个衣撑子,挂着她的衣物,怕落土,用旧布单裹着,中间扎了一根塑料绳。找不着大衣柜。从门口到过道。从过道至卧室再到阳台,纸箱子蜿蜒不绝,井然有序地摆满了录音带。只有它们是新的。她知道每一盒带子的位置,任何外人都不能碰,用她的话说,一动就乱了,一乱就不能安心写书做事了。

  导师答应为新书作序,是小杨最欣慰的事。导师叫李佩,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的第一夫人”,是小杨永恒的偶像。八十多岁的女人,还在授课写作,思维敏捷,风度翩翩,心胸又那样坦荡,人家才是真正的大学者呀。小杨一直在模仿她,追随她。以为失明了会气馁,李先生的形象反而更清晰了。她要以新书响应导师的召唤,以事业的精进来求做一个完美的学人。

  新书像儿子,有时候会在梦中看到它。她看见人家让她包销,几千册书几乎将她埋葬。她举着心爱的书在车流和人流中叫卖,看看我的书吧,看看我的书吧,我的书写得好极了,我自己看不见,求求你们帮我好好看看吧!恍惚间知道不是真的,却忍不住爬起来四处摸索,把冰凉的书稿抓到心口上,泪水就止不住落下来了。

  E接着读书

  别人说月亮真圆,小杨会下意识地往天上看一看;说风筝真高啊,又会抬着下巴看一看。明眼人的习惯不好改。走路也这样,鞋底趟着地走一会儿就大意了,家里挨碰是轻的,在街上撞树崴脚磕膝盖是没有断过的事。她曾经试着用盲杖,走了没多远,居然让这根帮忙的棍子绊了个大跟头。索性丢到一边不用了。

  除了请假治病,她没有断过课。全盲以前,家人把她送出门,由她独自上路。外语教学部的同事们以极大的善意爱惜她,为她在台阶边缘漆了宽宽的白线,示意她走路当心;怕剐到她的衣服和眼睛,又折断了伸到路边的树枝。白漆渐渐剥落,热心的同事要重漆一下,她说不用了,她已经看不见它了。从那以后,她的身边多了一个人。不用问,只看身材和面相也知道这慈祥的老者是她父亲。大家只是不明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人家风里来雨里去,超常的韧性是从哪儿来的呢?如果知道他是勘探队的,知道他探过金矿,知道他把女儿视为自己探到的最大最珍贵的一块金子,他们就明白了。女儿心疼父亲,劝他别跟着跑了,雇个小阿姨替换一下。老人不干。把女儿的手紧紧攥在自己手里,叮嘱她地铁人多,贴着爸爸的膀子,别让他们撞着你,孩子!

  小杨在本院教书,也应邀去外面教书。教室不同,电教仪器的型号也不一样,她最怕的是摸不准旋钮。不肯让学生帮忙,甚至不肯让他们知道她是一个盲人。往往提前一天就赶去了。先熟悉路径,再熟悉设备,还要确认一下搁粉笔的位置。课堂上讲得兴起,还要来几行板书呢。每个学期下来,学生们要给老师打分写评语。她总是高分。丰富,活跃,清楚,生动,亲切,耐心,认真,博学,精通,纯正,热情,和善……散落在评语中的赞誉之词让人怦然心动,这是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人呀!她看不见年少时从眼前铺到天边的鲜花,却还记得离别母校时的誓言。她很惭愧。没有做一个大学者,也没有说一口伦敦音。她说的是美音,做的是教书匠,是万千匠人中的一个。可是她很愉快,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教书更让她愉快的事情了。

  小杨叫杨佳,副教授,一级视残,1米72,喜欢穿裙子。老磕腿,青一块紫一块不好看,现在爱穿长裤。如果去她家做客,你不必为听到那么多笑声感到奇怪。父母在老年大学学画,母亲略胜一筹,工笔的仕女图栩栩如生,怎么看怎么像她女儿。清贫的是物质,只有物质。你会羡慕那些听她讲课的人。优美的语调,优美的手势,优美的容貌,这灿烂的一切让平凡的教室洒满了圣洁之光!

  优秀的人,不太优秀的人,不妨找一块布把眼睛蒙上。蒙一天,蒙一个小时,各自会想些什么呢?如果良知未泯,你会摘了布跳起来,一路跑着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吧?前有迅者,诸位要加油了。


感受自强

连枢

来源:《北京日报》1999年4月1日 第一版第四版

  杨佳,好样儿的!读了刘恒捧给我们的《小杨教书》,心里不由得发出这句感叹!

  杨佳的人生之旅本是一路顺风,甚至可以说很幸运:15岁考上大学,19岁当上某大学最年轻的教师,24岁担任有科学家摇篮之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最年轻的讲师,30岁被评为当时最年轻的副教授。

  杨佳的人生之旅又是布满荆棘,甚至可以说很不幸:眼睛的大幕渐渐拉严了,面前从此变得一片灰白,婚姻也随着阳光和色彩从她眼前一并崩溃。她沉默了,她淌泪了,她心里流着血。

  但杨佳并没有被击倒,反而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方式,向不幸的命运

  发出不屈的呐喊,发起顽强的抗争。她买来了成箱成堆的有声读物——听书;她掌握了电脑语音系统——写书;她在慈父的呵护下走上了大学讲台——教书。她用优美动听的语调,优美准确的手势,优美灿烂的笑容,在高等学府的殿堂里洒下一片圣洁之光,在人生旅途上谱写了一首生命礼赞!

  人生旅程,命途多舛。人从落地的第一声啼哭起,似乎就注定了漫漫人生中不可能都是鲜花和掌声,不可能没有逆境和失败,不可能总是扮演喜剧角色而不扮演悲剧角色,尽管我们一般不会遭遇像杨佳那样半途双目失明继而婚的变沉重打击,但挫折和痛苦总是难免的。而感受苦涩、感受艰辛、感受打击、感受失败、感受坎坷、感受不幸,对不甘认输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财富?我们要是经不起挺不住坚强不起来,那可就坏了。那很可能灰心气,破罐破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连钟也不撞,甚至要死要活。

  自信与自卑,自强与自弃,一字之差,两种人生态度,必然也会有两种结果。俗话说,没有钻不透的窟窿,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没有撑不了的船。路,在我们自己的

  脚下;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修筑坦途,改变命运,靠天靠地不如靠我们自己。大不了我们还可以“从头再来”

  前有小杨,感受自强!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杨佳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