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中国如何当老大?

日期:2009-10-27 浏览:249 作者:娄向鹏 来源:品牌中国网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15日开幕,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分别致辞,厚重、恢弘、大气的中国主题馆,纸张、活字、书、墨滴四大中国元素登场,以及铁凝、莫言、余华、苏童、李洱等中国作家群亮相,吸引了的注意力。这可能是中国最为重视也是规格的一次。的确,书展是世界思想交流的集市,也是展示中国文化最好的载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思想文化的桥梁。这是很好的开始,我们还要更加系统和主动的持续下去。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也是崛起的中国向世界敞开的两扇文化之门。绝不是简单的体育和博览,也绝不可以用纯经济的思维来评判它的利弊得失。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客观公正地毫不留情地剔除掉那些曾经或者正在桎梏我们的精神枷锁和文化疮痍。就像柏杨在《吾国吾民》里的直言不讳,就像约翰·奈斯比特举例所言:“论资排辈与家长制思维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成一流创新国家的障碍。”

  近期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改革的重要谈话,让我们看到了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令人鼓舞。

  创新土壤

  在刚刚揭晓的200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上,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折桂。此前,已有7位美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当人们为华裔科学家获奖而高兴时,中国籍科学家至今仍无缘诺贝尔奖,不免让人感叹。

  新一轮的“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大讨论沸沸扬扬,其实问题的本质和核心是科技创新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江泽民曾精辟而深刻的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诺贝尔奖是一个缩影,也是最好的镜子。反射出我们在观念、教育体制、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的软肋和不足。

  我们的近邻日本,至2008年已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三大科学奖,与奥地利同列第9位,另有不少美国籍日裔科学家获奖。这些事实充分说明黄色人种的亚洲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比白色人种的欧美人逊色。

  既然民族和人种方面没问题,以中国人的勤奋好学,人口又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一,为什么就不能取得被诺贝尔奖的评委承认的科学成就?把各种可能的原因一一列出来,列在第一位的,恐怕要算是科技创新体制存在的问题了。

  正如学者洪振快所言,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际上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因为制度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度能否以知识为本,体现对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尊重,制度能否以人为本,体现对科学家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尊重,使科学家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摆脱行政权力的支配,都将是看不见却在实际发挥作用的“软动力”。在这方面,如果科技制度不能根本变革,我们离诺奖只会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正是一语中的。

  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居世界首位,在世界财富500强中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它成为一个创新性国家,并不是因为美国人比其他人聪明,而是因为美国社会允许错误,鼓励创新,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欢迎失败者从头再来。

  以《竞争优势》一书闻名于世的迈克尔·波特在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所发布的《竞争力指数》中不无骄傲的写道:“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将偏爱那些欢迎不同文化、吸纳多样化思想以图创新的国家。不同技术和创新领域的融合,学术、创新、艺术和前沿思想的繁荣将大大推动它的发展。这些概念都是美国的长处和我们的竞争优势。而且这些概念为美国所独有。”

  事实上,这段话写给未来之中国,再贴切不过。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正来源于此。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中国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一个三十年,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国要取得更大的辉煌和成就,必须也一定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娄向鹏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