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酒,能否再称霸30年?

日期:2010-07-22 浏览:429 作者:路胜贞 来源:品牌中国网

  ●品牌贬值

  在80年到1998年前,因为五粮液和茅台的产量以及本身的稀缺,使得市场保持了一定的既饿感,这个时候,还可以称得上是多数人可望不可即的高端品牌,甚至一个普通消费者一生未必舍得消费得起的品牌。

  但是从1998年起,五粮液开创了中国白酒营销史上的一个惊人的举动,“买断经营”到2010年五粮液的高峰时期的五粮液的子品牌一度达到120多个。

  而另一高端奢侈品牌茅台酒也与五粮液的打破了自身单一酒度和单一包装的格局,开发了38度、43度、33度三种低度茅台酒,同时也开始以亲民的姿态,针对消费金字塔的中、低层人群,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中高档的“茅台王子酒”与中低档的“茅台迎宾酒”等系列产品。而且大力发展贴牌酒。把一些原本不是厂里的产品可摇身变成名酒旗下的“子品牌”。 并且两大白酒品牌从2008年起又分别采用保健品的吆喝手法卖起了白酒酒和黄金酒,保健品的操作手法本来就是有悖于白酒的形象维护。五粮液、茅台给人的印象本应是奢侈品,与多数消费大众有一定的距离,

  稀缺也是符合美学的原理,当有一定的距离时,她是美的。

  而高端白酒品牌更像是一种对于矜持坚持,而不是其无限度扩张。

  当茅台、五粮液像满街的白菜一样叫卖的时候,谁还能说,这是高端品牌。

  3、政策抑制,消费者分化

  茅台和五粮液在中国的盛行,应该有其特定背景。改革初期,消费者尚抱有对特定年代的情怀,但是越来越多的新生代的消费者,却对这种带有政治因素的高端白酒失去了兴趣,而更钟情于尊尼获加、马爹利、轩尼诗、芝华士、皇家礼炮、伏特加那些洋酒们。

  而今天还有一个大家心知肚名的事实是,“买的不喝,喝的不买”这种畸形的名酒消费背后的社会问题,除了“送礼”,还涉及到比如公款消费、攀比性消费等等。另这种媚俗的方式,使得两大白酒少了许多的高贵感。这也是中国白酒始终无法真正的成为世界十大名酒的特殊背景之一。

  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发布通知,官方发言人正式宣布,为厉行节约,白酒将退出国宴。一直以国酒著称的茅台、五粮液在消费群体数量上开始遭受萎缩。

  4、资本介入,掘墓一线白酒品牌

  近几年来,随着酒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很多国内外资本开始全面入侵中国内地高档酒市场:先是万基收购孔府家;宝光入主郎酒;辅仁药业收购宋河;浙江嘉得莱入主安徽沙河王;天龙集团收购湖北黄鹤楼。其后是法国轩尼诗就成功控股剑南春旗下品牌文君酒;紧接着洋河以超过五亿元的代价成功收购双沟酒业剑挑一线强势品牌。

  2010年3月,海航和中粮则不断向白水杜康发出合作信号。国际酒业巨头帝亚吉欧则间接控控股水井坊39.71%的股权……

  行业内外资本进入白酒,一方面加快了中国白酒的市场前进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高端白酒行业危机的出现。二、三线品牌的整合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会呈现发展趋势,更多的具有先天潜质的二、三线品牌,后发优势根本无法预测,茅台、五粮液打下的高端市场地盘在资本的裹挟下,很难说不会受到冲击。

  5、高价法宝失灵

  五粮液、茅台之所以走上今天的霸主地位,与1988年7月28日,国家放开了名酒价格后,及时抓住中国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路胜贞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