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市场何时迎来春天?

日期:2012-03-26 浏览:560 作者:娄峻峰 来源:品牌中国网

  电动汽车最终会取代燃油汽车!这是全球车企的共识。

  面对这个电动车汽车的“黄金市场”,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对此虎视眈眈,纷纷涉足其中,意图分一杯巨羹。而目前电动汽车一边是极度一致看好的火热,一边却是市场遭受了寒冬般的冷遇。对于电动汽车的如此尴尬困境,有人认为是技术问题导致的,有人认为是电动汽车购置价格太高,有人认为是政策补贴不够,有人认为是配套设施不足,有人认为是消费者消费不成熟,有人认为市场培育期太长,有人认为是时间问题并做出了三年、五年等不同的预期。这些无法同时解决的问题挡在了电动汽车市场这个各方看好的巨大市场,市场的冷遇何时才能转为火热的爆发?何时才能迎来市场的春天?

  电动汽车数量增长艰难

  有一些行业的市场,必须有一定数量规模的产量和销量,才会推动行业的发展,而汽车产业就是一个典型的规模产业,毫无例外,电动汽车也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才能支撑这个市场的发展。

  在国际市场上,电动汽车也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不成熟市场。目前世界上的电动汽车保有数量明显偏少,2011年德国政府公布报告显示,德国注册行驶的4200万辆汽车中仅有2300辆电动汽车;2011年英国交通部的数据显示,全英汽车的保有量近2900万辆,但电动车购置量只有1107辆;而美国在1997~2007年累计销售的混合动力汽车共有100万辆,仅占美国汽车保有量的0.4%。在2009年美国仅有7000人购买了电动汽车。

  在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则更为艰难。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只有8368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为5655辆、混合动力2713辆;销售新能源汽车815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5579辆、混合动力2580辆。产量少,运行也就更为少见,在中国这个全球的市场,与中国汽车产销规模数量快速激增相对应的是目前运行的电动汽车则是少之又少。2011年3月1日,50辆崭新的福田迷迪纯电动出租车在北京延庆正式投入运营;上市3年的比亚迪F3D M总销量仅为365辆,比亚迪e6仅在广东一个地区共销售500多辆;已经上市众泰2008EV、奇瑞M1-EV等等都无法实现大规模的量产,各品牌电动汽车销售寥寥无几。据统计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万辆左右,而这其中绝大多数为公共领域用车,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仅有800辆左右。

  作为汽车巨头的宝马的几十辆MINI E、ACTIVE E也仅是做测试收集数据用,收集来的数据用来给2013年以后生产宝马i3/i8等真正要投入量产的电动车提供依据。

  产量上的限制,保有数量的稀少,世界上的电动汽车数量发展举步维艰。国内电动汽车保有数量增长有限,即使是中国部分城市发展了一些电动公交汽车,也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参与的品牌无非都是在积累经验,为后续的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打好一跃而起的基础。电动汽车整个保有数量的偏少格局明显导致了整个市场的发展缓慢,更多的人士则希冀与政策的补贴。

  补贴突破?

  一个新兴市场,如果产业链复杂,投入巨大,必然会依赖补贴来发展,但任何补贴,只能是一时的,最终还要以消费者的驱动才会扩大整个市场的发展,如果一味靠补贴来带动市场,那这个市场将是永远做不大的市场。

  2010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深圳、杭州、合肥、长春5个城市(后追加了北京)开展私人购买电动汽车补贴试点。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每辆车最多可以补贴5万元,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最多可以补贴6万元。试点城市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还追加了补贴额度。

  在电动汽车单体购置成本高昂的前提下,政策补贴成为拓展消费者的唯一出路,但消费者认可不认可?是否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因为补贴而去购买电动汽车?财政部原来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预算为50亿元,但最终实际用于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资金不到1亿元,消费者为什么放着补贴不要?原因即使是补贴后的电动汽车,购置价格依然高昂,减除补贴后的比亚迪e6售价高达24.98万,补贴后的单体购买价格很难让消费者接受。

  而购买后的维护和保养成本如何?维护保养是否便捷?一连串的问题又出现在补贴之后,这很难驱动消费者去领取补贴购买电动汽车。从这点看,国内电动汽车消费补贴忽视了消费者对于购买后的利益驱动,解决不了整个产业链的深层次问题,只是针对消费者购买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行为,对整个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推动作用不大。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