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为何如此钟情洋葡萄酒?

日期:2012-06-04 浏览:670 作者:邹凌远 来源:品牌中国网

  业内有句话说的好,“中国人1年,喝掉拉菲10年的总产量”,正可谓是一语道破国人消费葡萄酒的能力。据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里,中国葡萄酒进口商总量增长了200%; 2011年,全国葡萄酒进口商数量增长至3863家,较上年增长了73%。” 随之而来的是,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分、阿根廷等这些国家在国人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年国外几百种葡萄酒进入中国,每年洋品牌国内市场扩张速度高达50%。在洋品牌一波又一波的侵袭下,让这个有着几千年葡萄酒历史的国度刮去了一阵又一阵强劲洋红酒消费热潮。

  再看看国内葡萄酒产业。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酿酒葡萄面积也居前列,是世界葡萄酒生产大国。 国内优质葡萄酒产区数量众多,像通化、渤海、武威、吐鲁番等;也有山东、新疆、北京等产量大省市;国内本土葡萄酒品牌也不乏数量,更有王朝、长城、张裕、威龙等巨头。论种植,论产能,论规模,论历史;本土葡萄酒品牌哪一项也不比洋葡萄酒差。然而2007年至2011年,中国葡萄酒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7.05%、23.4%、27.63%、12.38%和13.02%,增速放缓的趋势却是如此明显。相比洋葡萄酒在国内跑马圈地的凌厉攻势,本土品牌却是在节节败退。

  消费者的购买情况往往是市场消费的风向标,显然国内目前葡萄酒市场的情况是洋胜中弱,且差距在不断拉大,这是消费者对洋红酒的倾向性表现。那国人为何如此钟情洋葡萄酒呢?是国外品牌红酒太好,是国人太崇洋媚外,是80后、90后的消费需求改变在作祟?笔者认为,在这个葡萄酒有着和白酒同样漫长历史的中国,所有这一切都是本土葡萄酒品牌一手造成的。下面就来,好好看看本土葡萄酒品牌迫使消费者钟情洋葡萄酒的几宗罪。

  抛弃自我,湮没殆尽的红酒国史

  我国最早的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反映了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了,并认为葡萄为延年益寿的珍品。虽然从这简短的文字中,我们不能得出葡萄酒就是有着国酒的地位。我国现在栽培的葡萄是汉武帝建元年间,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他出使西域(公元前138— l19年)从大宛带来的。《史记•大宛列传》:“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可见当时,葡萄酒在中土的盛行,这就足以证明其千年的历史。

  我国的栽培葡萄从西域引入后,先至新疆,经首肃河西走廊至陕西西安,其后传至华北、东北及其它地区。到了唐代,酒业繁荣,出现了不少名酒,葡萄酒已被列为当时的名酒。《唐国史补》有:“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河东之乾和蒲萄···”等记载,更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千古名句。宋朝时期,葡萄酒的酿制方法也多样化;元朝时期,葡萄种植面积之大,地域之广,酿酒数量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尽管明朝葡萄酒不及白酒与绍兴酒流行,经过一千多年发展,已有相当深厚的基础,在一些文学作品,甚至民间文学中也都有反映。清朝,尤其是清末民国初,是我国葡萄酒发展的转折点。由于西部的稳定,葡萄种植的品种增加。到清朝后期,由于海禁的开放,葡萄酒的品种明显增多。至此国内葡萄酒在历史的传承中,一直都陪伴社会上层阶级左右,直到建国初期,全国剩下的葡萄酒厂有六家,年产量还有115.8吨。

  从这源远流长的历史来看,葡萄酒和国内主流的白酒有着同样深厚的历史,而且酿造技法也都在传承中不断更新。在历史的每个朝代中,葡萄酒还都是王公贵族、官贾富商等阶级的上等佳品。然而时至今日,本土葡萄酒都已经把这些葡萄酒的价值昂贵的国史外衣抛弃的一干二净,蜂拥而至的贴上洋字招牌,真是一颗洋心,一身洋外衣。本土葡萄酒品牌酒抛弃自我的做法,让红酒国史淹没殆尽,何以让消费者钟爱本土葡萄酒。

  长期内斗,丧失抵御外敌的合力

  如果说忘记了抛弃了自身的历史,对消费者的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本土品牌之间的相互竞争消耗,在洋品牌强大冲击下而节节败退时,也毫无收敛反而是愈演愈烈的趋势,这让洋品牌占领消费者品牌很顺其自然。从目前我国葡萄酒市场发展市场状况来看,整个行业形成了大中小型品牌共存的竞争格局。总体上,根据品牌影响范围和规模,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以长城、张裕、王朝为代表的全国性知名葡萄酒品牌;以新天、龙徽、通化等为代表的二线知名品牌;以古井、茅台、五粮液葡萄酒为代表的由其他传统酒类知名品牌的延伸和扩展;各地区的各种小型葡萄酒厂的知名度不高的品牌。

  原本是如此欣欣向荣的葡萄酒产业,国内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也随着近年来饮酒健康的观念流传,让更多的人忠实于消费者。这原本对本土品牌来说,不管是从市场,还是从消费,各方面都是有利的。而恰恰就在这大好发展的时候,本土各类葡萄酒品牌之间非但没有抓住机遇,很好的发展自身稳固本土市场,而是各自之间在进行明争暗斗。首先是在传播上,其次是在渠道上,再次是公关上,最后是促销上。相互之间,如此全方位的凌厉攻势,这让消费者如何选择。原本就是大敌当前,而彼此之间却在争斗,而没有达成将市场做大做强的概念。张裕作为国内解百纳葡萄酒的开创者,更是在解百纳品类上进行长达几年的诉讼,从2002年开始的中国解百纳品牌之争,最终虽然赢得了诉讼,让新天、华夏、长城等品牌黯然失色。但这却让葡萄酒解百纳这一品类,在张裕独享中失去了活力,这对于行业来说是何等的损失。

  葡萄酒的消费市场在逐年扩大,葡萄酒的消费群体也在稳步增加,但是80%的购买者并非真正了解葡萄酒,更别说凭品质去判断和购买葡萄酒,而是靠对品牌的认识和包装档次来判断葡萄酒的价值。在本土品牌的长期内斗中,消费者自然就更加倾向于购买传播清晰的消费者洋品牌,更让整个行业丧失了抵御外敌的强大合力,这不是成全了洋品牌。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