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打不动的商业价值

日期:2010-07-13 浏览:339 作者:王新业 来源:品牌中国网

  “雷”在充分满足人们对商业社会的参与热情、好奇心境的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释放智慧、才华和创造力的互动空间。一句话,有“雷”,Impossible is nothing。

  当80岁的教授通过网恋另结新欢时,你想到了什么?当“表酱子”和“俯卧撑”变成唾沫星子时,你想到了什么?当丑女“穿越”诅咒可以天下无敌时,你想到了什么?当长久戏虐变成“脑残式”宣泄时,你想到了什么?当国足“敞开大门”来者不拒时,你又想到了什么?

  你什么都想不到,因为,你被“雷”倒了。在大悲和大喜交织的2008年,最癫狂的词汇,最聚人气的谈资,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诞生了。

  “雷”到底是什么?在通常的理解中,雷是因带电性质不同形成很强的电场的放电现象。由于闪电通道狭窄而通过的电流太多,这就使闪电通道中的空气柱被烧得白热发光,并使周围空气受热而突然膨胀,其中云滴也会因高热而突然汽化膨胀,从而发出巨大的声响——雷鸣。可能正这种“雷鸣”,一下子惊到了现实生活的万物生灵,于是此“雷”非彼“雷”了。

  现在,“雷”这一词汇,是解读一种用流行符码解读专门的时尚知识,文化社会学的专题研究。“雷”被赋予了深层的文化意义,因为,它可以破解商业社会众生相的“后现代生活”。

  越“弱”才能越“雷”

  客观讲,“雷”首先是一种弱势群体采用的防卫姿态,进而发展为一种弱势文化。这似乎与人们今天的印象迥异。因为现实中总有很多有钱有势的主儿显得更“雷”。而“雷”是弱势群体和叛逆者持有的态度。对这些人来说,公开的对抗态度会招致惩罚,所以适当的策略是把它藏在疏离态度之后,对权威憎而远之。

  为什么“雷”为弱势者所采用,从个体的心理角度来解释似乎更合理:“个人或小群体为了向权威——父母老师警察等等——表示反抗而采取的对立态度”。从这一定义出发,“雷”的核心人格特征是三位一体的组合:自恋、疏离和享乐。

  自恋是对自身过分的崇拜,个体借助自恋在压抑沉闷的环境中建立了自尊和自信,疏离的态度则通过表现相反的感情来隐藏自己真实的感受,享乐主义是针对禁欲的清教道德的反动,它倾向于世俗的、冒险的、甚至纵欲的快乐。

  对于经常保持“雷”姿态的人而言,它具有保持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而使内心免受伤害的功能。弱势文化常常遭到主流文化的排斥,或者在主流的评价标准中处于边缘地位。他们为获得尊严,不得不对主流文化采取离经叛道的态度。自建小群体中另类的标准可以使他们独立于主流,另外获得生存和交往的空间。但是,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雷”并不能解决问题。从某种层面上看,“雷”似乎是竞争的对立面——无动于衷泰然自若,这往往了掩盖了本质上逃避竞争的消极心理。

  比如,五十年代,“雷”借助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力量渗入流行文化;六十年代的中产阶级嬉皮士白人也采取了“雷”的立场。在他们看来,“雷”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姿态,资本主义虽然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嬉皮士们仍然决定与富裕生活决绝,去寻求更加平等和真诚的价值,他们已经为“雷”蒙上了一层理想主义的色彩。反文化运动进口了形形色色的信仰,其共同点是“对民主的、资产阶级的、新教徒的的价值观具有惊人的挑衅”。

  今天,商业化的“雷”成了价值主义的主流态度,拥有财富和特权的上流社会也竞相比“雷”,甚至引领了“雷”的潮流,但与“雷”原初的含义迥异。强势群体并不需要对任何人采取疏离的态度,也就不需要“雷”,当“雷”成为流行文化时,他们可以看上去比谁都“雷”。就像强势群体不需要以风雅自居,但时风转向,他们也会附庸风雅。这样,“雷”这道民间菜,经过重重渗透,最终便“老少皆宜”了。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