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升级看SEO“十二五”发展趋势

日期:2010-11-22 浏览:397 作者:李国林 来源:品牌中国网

  进入21世纪以来,以廉价劳动力争取全球市场为特征的“中国模式”遇到了来自贸易壁垒、生态环境、资源瓶颈和科技局限等各方面的挑战,其中最为急迫的,乃是潜在劳动力由无限供应向供不应求的转化。

  据SEO信息传播网分析,在“十二五”期间,中国青年劳动力供不应求局面将进一步凸显,因而在职劳动力的绝对工资也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这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带来了极大压力的同时,也为中国的消费升级提供了物质上的有利条件。

  “刘易斯拐点”:消费升级的原动力

  众所周知,20至65岁是人的“黄金劳动年龄”,其中就包括了25至45岁的人类“黄金消费年龄”。目前,中国处于“黄金消费年龄”者多半出生在1965至1985年,人数约有2.5亿之巨,由于其主要人生经验都发生在改革开放后,故可名为“新生代”消费者。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出生率曲线,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民众生活水平和“计生”政策的执行,这一指标从1980年的18.21‰迅速降至2005年的12.4‰。人口再生产的下降,自然限制了新增劳动力的供应。2004年来,屡现报端的“劳工荒”便是这一现象的直观反映。

  另一方面,鉴于作为“新世界工厂”的中国已经高度融入世界市场的现实,随着金融海啸后各国为救市而超发的货币逐步转变为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动力,长期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也将走进上涨通道,并反映到出口目的地的终端价格上。从这个意义出发,未来数年中国劳动者收入很可能将有较大的提高。而在第108届广交会上,福建某地鞋企集体提价15%只是拉开了这场全球财富重新分配的序幕。

  在劳动力价格全面上涨,尤其是青年就业人口工资迅速提高的过程中,传统的“温饱型”、“小康型”消费模式也将在网络时代的新兴观念冲击下发生极大转变:和老一辈时刻不忘“备战备荒”的储蓄观念不同,生活在经济繁荣,政治相对稳定时代的新生代人消费倾向更强,而教育的普及和医疗水平的快速提高,其未来工作时限也会较老一辈人更长,从而降低养老的实际需求和时间。

  所以,鉴于“新生代”劳动者工资在“十二五”期间可以预见的提高,中国经济由传统的投资-外需驱动转向内需驱动并非没有可能。如何抢占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商机就成了每个有眼光的企业家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