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后,中国茶业将迎来“三大变化”

日期:2016-09-08 浏览:575 作者:谢付亮 来源:品牌联盟网

  G2O杭州峰会,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杭州西湖相聚,品茶的照片迅速传遍了朋友圈,大家纷纷对此发表了观点,我欣赏《茶周刊》安明霞主编的一个观点:“习大大的专业,奥巴马的随性。只要喝茶了就是对茶产业的贡献,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喝茶都很专业,这样只能自毁产业。”

  一个专业,一个随性,不错!二者都是茶文化的元素,二者平衡好才能在世界范围推广中国茶乃至中国茶文化。当然,不得不提,我们对茶叶安全的重视程度必须落地,最好是国内国外一个样,像对待外国人那样对待自己的同胞,我们的茶产业更有希望。

  G20杭州峰会是个标志,其带来的理念乃至综合环境的变化,例如,G20杭州峰会倡导“创新驱动型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这比将加速茶叶这一传统产业的变化。但并非只有G20杭州峰会才会促使茶产业的变化。中国茶业正处于大转型时代,G20杭州峰会必将加速中国茶产业的转型,尤其会加速“三大变化”。

  大变化之一:全面拥抱“大茶业时代”

  从农耕社会到移动互联网社会,举国上下,各个角落,都有一群群为发展茶产业而奋斗的身影。

  茶,已经成为一条不折不扣的“金线”,串起了山川和城市,土地和心灵,更是从G2O杭州峰会开始,更加紧密地串起世界各国人民,呈现出五“大”特征,标志着中国乃至全球的茶产业都将顺势进入“大茶业时代”。

  第一,市场容量大。无论眼前的市场怎样低迷,茶叶怎样难卖,茶叶市场的容量依然会扩大。这个我们只要看一看中国人的平均饮茶量就可以知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据搜狐报道,中国只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也是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但是说到人均,那么中国连前十都排不上了,而人均喝茶量最多的国家其实是土耳其(未有准确时间)。

  第二,品牌数量大。“做小”是中国茶产业的大趋势,小而美是中国茶叶行业的新常态。无论是茶叶公共品牌,还是茶企品牌,虽然存在着一批批茶企倒下,但茶叶品牌的数量依然会持续增长,并且会不断地分化,诸如茶企品牌、茶馆品牌、茶艺服务品牌等等。例如,越来越多的茶商渴望与远卓品牌策划公司合作,希望我们为其提供专业的品牌命名服务。

  第三,产业涉及面大。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层面的“物质茶”,也有琴棋书画诗酒茶层面的“精神茶”,再加上与茶相关的茶具、软装等等,都可以纳入“大茶业”的范畴。在“大茶业”中,茶是纽带,是吸铁石,是聚宝盆,可以将很多宝贵的元素纳入进来,一起为消费者服务,为中国经济服务,为弘扬中国文化服务。

  第四,顾客心理变化大。移动互联网催生社会进入“村落时代”,品牌、营销和销售都将回归以“顾客为中心”,都将真正重视顾客的五重价值。在村落时代,有些品牌营销规则必须改变,甚至要“颠覆”,例如,很多忽悠消费者的做法都将失灵,都必须“抛弃”,必须踏踏实实地做有利于顾客的事情。

  第五,整合资源的力度大。不仅茶园、茶农、茶技术专家、茶艺师、茶文化学者、品牌营销专家、茶文学等需要整合,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金融资源、渠道资源等等,也都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整合,尤其是茶区政府和茶企,要敞开胸怀,抱着更加开放的心态,整合一些被忽视的免费资源,快速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心置茶》一书重点阐述了“免费资源法则”,茶商可以进一步参考以凭借超低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为了迎接“大茶业时代”,茶叶界的一切从业人员,尤其是地方政府和茶商需要做七个准备。

  第一,将顾客放在第一位。必须放在第一位!必须放在第一位!必须放在第一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无论怎么卖,茶叶都必须到达最终的消费者那里,茶产业才是安全的、良性的、可持续的,若是主要进入消费者的肚子里,则更好。

  第二,跳出茶叶做茶叶。茶叶和文学,茶叶和旅游,茶叶和陶瓷,茶叶和花道香道,茶叶和家具等等,可以与茶叶“混搭”的元素有很多,甚至“酒”也可以与茶叶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第三,跳出区域做茶叶。今天的竞争,范围越来越大,哪怕是地方的特产茶叶,竞争对手也会增多,也都将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村落时代”。任何茶叶,都要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高度来审视自己,以明确自己的优势,找到消费者购买自己的100个因素,快速塑造茶叶品牌。

  第四,从顶层开始设计“话术”。卖茶不等于叶子换票子,就茶卖茶的情况会越来越少,一切的销售都将瞄准顾客的需求,所以,每一句话都要从战略战术战词三个角度去思考,然后逐步构建茶叶品牌的“话语体系”。这一点可以和第一点结合在一起考虑。另外,远卓品牌推出了《卖茶你要这样说》的图书众筹,感兴趣的茶商也可以参与进来,获得绝对的超值回报。

  第五, 谨防李鬼让自己倾家荡产。“大茶业时代”,也是茶业的大转型时期,很多规则在变,但人性不变,任何违背人性的都要提防。例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道理必须结合时代变迁来理解,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风行,很多企业打着免费的幌子,或者说打着互联网的幌子,很容易迷惑人。茶商要提醒自己多一些考虑,多学习转型时代的茶业商规,避免一些“一夜暴富”的诱惑,避免走上倾家荡产的死路。

  第六,趁早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企业不问大小,店铺不问大小,都要有平台意识,都要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以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在平台上愿意释放自己的潜能,维持并提高茶叶销售业绩。

  第七,卖茶的人,都要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任何人,从书记到局长,从老板到员工,从领导到办事员,都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学习,为大脑及时“换芯片”,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得以提高。

  例如,《推心置茶——大转型时代的22条茶业商规》就是一部正在帮助成千上万茶商或茶区领导人换芯片的“茶业转型内部报告”,趁早“换芯片”并趁早转型,就能早日抢占新时代的先机,比竞争对手活得更好!

  大变化之二:“推心置茶”将成为茶业主旋律

  第一,茶,只是一个容器,“推心置茶”是红利!

  虽然要紧密拥抱“大茶业时代”,但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茶,没那么复杂,他只是一个容器。换言之,你心里有什么,茶里就有什么!你所能“看到的”,不会超过你心里所“拥有的”!

  你内心宁静,就可以看到茶里的山川静美!你内心浮躁,一定会看到茶里的翻江倒海!你想快速发财,就会看到茶里的金山银山。

  你若心术不正,还可以利用它来搞传销,最近的新闻大家看到了,一年挣几百万是很多人的梦想,它不是“小目标”!“小目标”是一个亿,主人是王健林,可惜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王健林!即使你有王健林的气魄,也未必有王健林的机遇!

  古往今来,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在塑造大势,但首先要有“时势”。今天,的时势是“移动互联网”,留给茶叶界的机遇是“走心”,一切的经营行为要站在顾客的角度,走进顾客的心!

  你心里,必须有顾客,必须装着顾客,必须懂得什么叫重视顾客,必须重视“顾客的五重价值”,否则,你即使天天念着《茶经》,也不会懂得究竟什么叫茶文化!抬起头来,你可以仰望星空;低下头来,你必须脚踏实地!而这一切,都必须是围绕顾客转,才能为顾客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

  移动互联网是一把标尺,每位顾客都可以掌握,用它来衡量茶商的价值。茶商别无选择,必须转型,用一言一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在这一过程中,茶,仅仅是一个容器,一个载体,一个“道具”!

  从安化黑茶,政和白茶,武夷山大红袍,霍山黄芽,六安瓜片,祁门红茶,九华佛茶,黄山毛峰,再到舒城小兰花等等,一切的茶,都仅仅是一个容器,一个载体,一个“道具”!

  你心里有什么,就能在茶里看到什么!你心里有什么,就能借助茶做什么!你心里有多细腻,就能看到茶有细腻!你所做的,所说的,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你的内心!

  你要传播茶文化,必须自己“正三观”,让自己有丰厚的茶文化!你要卖茶,也必须自己“正三观”,世界是讲因果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白天红楼梦,晚上金瓶梅,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分不清文化与文盲。

  心对了,茶就对了,“推己之心,置于茶上”,正是我们强调的“推心置茶”,这是茶产业的红利,也是的机遇!你真正造福了顾客,你的世界一定是幸福的!做不到的,赶紧转型;做得到的,赶紧改进,以领先对手,活得更好!

  第二,要赢得顾客信任,必须“推心置茶”!

  知道我涉足茶叶品牌营销咨询,就有朋友让我帮忙买茶。起初我都是自己掏钱买,然后转送给朋友,因为我不好意思收朋友的钱。后来渐渐多了,尤其是不少朋友让我代买大红袍等武夷岩茶,我也就没有这个能力了。

  而少量的茶,我也不好意思找人开口,因为人情就像银行存款,再大也是有额度的,加上中国人都会有的面子心理,有时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诸如为了贪便宜、赚差价、吃白食等等。但要保证品质和正宗,有些茶还必须开口,尤其是名家的茶,有时更要找其本人帮忙才放心。这是一种两难境地,日子久了也就有解决方法了。

  碰巧今天我把代买的大红袍交给朋友,他很坦诚地说:“不好意思谢总,麻烦你了,我自己不去买,主要是害怕买到假货,尤其是不瞒你说,现在很多领导来喝茶,买到假货就丢大人了,倒不是为了便宜。”我很理解,笑着说:“没关系,现在买茶,不信任的确是大问题,很不放心,很怕买到假冒伪劣,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至于价格,能便宜点当然是好事,但不是主要问题。”

  紧接着我就指了指笔记本,告诉朋友我正在忙着一本新书的定稿工作,其主要内容是阐述茶商如何“转型升级”,即,在这个消费者不相信商家的年代里,怎样做才能一步步重建信任,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心”,提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谢付亮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